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优秀7篇

大学生就业问题多年来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一些文化、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地区的高校中,不少大学生甚至有“毕业即失业”的悲观情绪。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大学生就业形势论文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秀论文 篇1

浅谈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的优秀论文

据智联招聘发布的一项针对1。3万名应届生的调查报告指出,截至2014年3月初,为了寻求一份好工作,参与点差的应届生平均每人要投出28。1份简历,甚至有22%的毕业生投递简历数高达50份。

早在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中,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曾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然而时至今日, 201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达到699万,是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2014年有毕业生727万,加上去年尚未就业的应届大学生,2014届应届大学生就业形势仍难好转。 应届大学生就业难既有自身原因同时还存在着社会等复杂的原因,这些直接或间接的导致了应届大学生毕业等于失业的社会现象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阐述应届大学生就业之中存在的问题。

一、应届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过去的应届大学生是天之骄子,有着较高的心理期望值,较高的心态,求高薪、求舒适的心态在应届大学生中比较普遍。这样就造成很多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就业观偏差,一味蜂拥沿海、沪京津地区,导致就业人数集中竞争大。东部沿海的岗位往往让应聘者趋之若鹜,而西北地区有些条件优厚的工作却无人问津。一方面,东部惊呼人才过剩,应届大学生预期薪酬屡屡跌破底线,甚至有人主动提出零薪上岗;另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急缺人才,国家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也引不来金凤凰。许多应届大学生先入为主的认为,西部就是荒漠戈壁、贫穷落后的代名词,去那里扎根意味着纯粹的奉献,难以实现个人的发展。事实上,那里不但有希望的绿洲、丰富的资源,更有供应届大学生施展抱负的大舞台。这里不是苦行僧的炼狱,很多时候它更适合发挥你自己的才干。因此我们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应该通过制定你自己的职业计划来了解你自己,也包括了解他人和了解社会。通过实践,让学生对自我有更全面的了解 。

二、巨大的社会压力

由于市场上出现的大量的人力资源,使得用人单位将用人标准提的越来越高,人才高消费现象严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人才,储备和吸收更多的人才本来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有些企业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需要出发,而仅仅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厚经验。本来专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本科学历,而本科生可以做的工作要求硕士学历,这些都导致人才高消费现象愈演愈烈,不仅仅造成人才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也严重的挫伤了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的积极性。

除此之外,很多用人单位过分看重工作经验,不能及时置换冗员。很多单位在招聘时特别看重工作经验,明确表示不要应届生,他们认为应届生动手能力差,招聘后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培训才能正常上岗。工作经验是需要在工作中产生的,对于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应届生来说,如果用人单位动辄要求几年以上工作经验,不给他们得到经验的机会,他们何时才能拥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经验呢。在2013年5月16日,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就已经指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从深入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大力促进就业公平、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领导等。

三、应届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三个要素

第一,就是应届大学生本身对你自己工作的定位。部分应届大学生好高骛远,对你自己的定位有很大偏差, 总书记在天津考察时关于这点曾说过,当代应届大学生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转变择业观,要勇于到基层一线和艰苦地方去,善于在平凡的岗卫生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广阔的天地,只要我们定位好,认识清楚你自己的方向,总能在青春里散发出你自己的异彩。第二,就是就业竞争力。面对当前社会如此严峻的就业压力,当代应届大学生必须要提高自身的就业竞争力,加强自身素质,只要有能力,总会有你想要的职位在等着你。

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篇2

四、结构失衡是就业难的主要因素

A、时间结构 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

B、区域结构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

综上情况所述,阳光大学生网给2014年大学生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

1、关于职业生涯规划:

现在职业规划当中,很多时候会对学生有一种误导,就是给学生们过早的制定了一个职业点,比如根据你的个性、特征等来评定你就适合做什么,过早的给学生定了一个框框,告诉学生就这个职业最适合他,这就对学生造成了束缚。其实我们的学生不明白,人的这种个性的东西是不断的变化的,比如讲我的兴趣、我的能力,甚至我的价值取向,它是随着外部的环境的变化和自己的学习,自己的体会,是在不断调整的。

2.转变观念是实现顺利就业的关键:

大学生应该根据自己的个性、能力、作出个性化的职业选择,不把求职的目光盯在传统的“集中”的区域、行业、单位,拓宽求职的视野。 改变“短期求职”为“较长期求职”在选择工作时,大学生不能太理想化,一个人可能要经过3至4次的选择,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工作,所以对第一份工作不要太挑剔了。

关于大学生就业形势的论文 篇3

《浅谈“大学生就业形势的问题”》

【摘 要】就业是每个人和家庭要面对的问题,是民生之本。随着高校扩招,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日益凸出。针对当前大学生与工作岗位之间信息的不对称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作用与来源;紧接着分析了造成了毕业生就业巨大压力的原因;最后本文从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四个方面提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字】大学生就业;渠道;措施

一、就业信息的重要性

从国内外关于教育方法与解决就业问题的研究可以看出,大多数研究都把注意力集中在高等教育方向的能力培养上,而忽视了对专业技能、社会适应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的培养。这种做法通常会让刚刚迈出校园的学子们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适应复杂多变的社会。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二者应当结合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及时、有效的就业信息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高校可以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关系,通过企业提供的就业信息来了解社会需要什么类型的人才,从而灵活地调整教育模式。这样一来社会就能有效迅速的吸收高校输出的人才。[1]朱继光(2009)曾提出学校和企业应加强联系,共同培养大学生的就业能力。第一,加强校企合作,让高校了解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人才类型以及对毕业生就业能力的要求;第二,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与沟通,让大学生及早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用人单位应提供给大学生更多的见习和实习机会。此外,大学生自身也要明确自己的未来的发展方向,了解社会发展趋势,关注当今就业的动态。根据企业的就业要求,发现的自己的不足,从而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弥补自己的缺陷。当前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校园招聘会。校园招聘会主要是中小型企业,其中不少企业是私人企业。2、学校校园网发布的就业信息。校园网就业信息具有参考性。3、社会人才招聘会。社会人才招聘会所涉及的岗位多,信息广泛,是获取各种岗位有效信息的理想渠道。4、报纸或新闻媒体。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取的信息一般繁琐,缺少针对性。5、亲朋好友以及父母提供的信息。

二、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教育理念还没有得到根本的扭转。近几年来,各大高校连年扩招,使得毕业生的就业市场逐步由买方市场向卖方市场转变。此外,由于日趋激烈的竞争,企业对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

(一)国家相关政策和改革的影响

我国虽然已经由计划经济步入到了市场经济,但在户籍、社会保障和人事管理方面的制度尚不健全。由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社会制度的改革存在错位,这同样给大学生就业带来了困难。例如:由于现在大城市的经济相对发达,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有着良好的创业环境,所以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把目光都集中在那些较发达的城市。但许多大学生由于户口问题他们无法为自己的创业申请贷款资金,梦想也就随之化为泡影。另外,现在很多企业,尤其是私人企业不可能像国企那样为大学生提供很好的五险一金保障,造成了很多毕业生不愿意到私企或小企业工作,从而形成了供需错位的现象。

(二)高校扩招和教育模式的影响

近几年来,各大高校连续扩大招生规模,造成毕业生就业市场出现严重失衡。传统关于大学生是宝的说法已经退出历史舞台,而大学生就业困难却成为了不争的事实。自从2000年以来,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其增长率与社会可提供的工作岗位悬殊甚大。下面通过近几年的数据可以简单了解一下高校招生人数以及毕业生人数的情况:

年份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高校招生人数(万) 540 567 607 629 657 675 686 704

招生人数增长率 5.00% 7.05% 3.62% 4.45% 2.74% 1.63% 2.62%

大学生毕业人数(万) 413 495 559 611 630 660 680 700

毕业生人数增长率 19.85% 12.93% 9.30% 3.11% 4.76% 3.03% 2.94%

表1 2006~2013年高校招生人数、毕业生人数以及二者的增长率;

资料来源:(1)高校招生人数及毕业生人数来自教育部公布数据;(2)高校招生人数增长率和毕业生人数增长率均通过计算得来;

从上表中可知随着高校招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人数也随之增加。根据招生人数增长率和毕业生人数增长率可以看出每年的增长率均为正值,且2013年的高校招生人数和毕业生人数均突破700万。这远远超出了社会所能提供的工作岗位的范围。

除此之外,部分高等院校墨守成规的教育机制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在知识更新迅速的时代,高校应根据就业形势灵活地转变自己的教育模式,用新知识、新技能来培养社会所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总之,[3]高校作为人才的生产者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新世纪的经济法则已经表明,未来的职场竞争将不再是知识与专业技能的竞争,而是学习能力的竞争。

(三)企业的要求苛刻,盲目追求高学历、高文凭

随着毕业生人数的逐年剧增,使得企业掌握了毕业生就业市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在招聘的过程中,他们往往利用毕业生市场供大于求的特点来抬高用人标准,对一般的本科院校、专科院校的学生简历不屑一顾。他们打着“吸收高水平人才”的口号,将目光集中在少数名牌大学,而忽视了其他一般院校的毕业生。这种现象往往会使一般院校的毕业生产生自卑感,从而不愿意与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去竞争同一个工作岗位。

(四)大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能力不足及不合理的求职方式

就业观念对大学生选择就业的行为影响很大,合理的就业价值观是大学生做出正确选择的关键。一方面,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期望过高,一心追求高薪金、高福利、环境适宜的工作场所。同时,到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基层部门工作抱有怀疑的态度,这种滞后的就业理念就造成了供需结构不平衡问题。因此,社会中往往会出现“有业无人,有人无业”的现状。另一方面,部分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由于自我约束能力差,任意放纵自己。在四年的大学时光中,能力没有得到较高的提高。此外正确的求职方式同样是获取理想工作的关键。俗话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往往成功的路径不止一条,求职的方式也不是绝对的。一般来说,求职方式主要有招聘会求职、网上求职以及电话求职。但对于不同的工作性质需要不同的求职方式,不同的求职方式有着自己不同的方式和途径。[2]   三、缓解大学生就业的途径

面对毕业生人数和就业岗位的不对称现象,当前解决好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迫在眉睫。为了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及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国家、社会、学校和大学生应当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努力,最终实现建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政府调控为辅助、以学校推荐为媒介、以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为根本”的就业机制。

1、 国家方面

首先,国家应该为大学生就业提供良好的就业环境。政府要坚持为大学生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对于积极响应“三支一扶”和西部计划的大学生,政府应该提供良好的社会保障,鼓励他们到贫困和偏远的地区磨练自己。第二,要建立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政府要加大对人力资源市场的监管,确保招聘过程公开、公平、公正。第三、完善和健全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国家应该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良好的平台。例如,为了实现大学生由岗位竞争者向岗位的开拓者的转变,国家可以通过建立大学生创业基地为他们提供贷款基金、法律援助等等。这种做法使得创业者不但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同时也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第四、健全教育制度、调整培养结构。国家要根据社会需要做出合理的招生计划和完善的教学模式,并将相应的指标和政策及时传达到各个高校。

2、 社会方面

社会经济状况的改变对大学生就业有着显著的影响,目前的社会经济状况对就业的影响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三大产业的结构发生了变化,最终使三大产业所能吸收的就业潜力也在逐年改变。因此,协调好三大产业之间的劳动力配置问题已成为缓解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因素。下面通过具体的数据和分析可以得到清晰的了解。

年份 就业人员(万人)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所占比例 第二产业所占比例 第三产业所占比例

2005 74647 33442 17766 23439 44.80% 23.80% 31.40%

2006 74978 31941 18894 24143 42.60% 25.20% 32.20%

2007 75321 30731 20186 24404 40.80% 26.80% 32.40%

2008 75564 29923 20553 25087 39.60% 27.20% 33.20%

2009 75828 28890 21080 25857 38.10% 27.80% 34.10%

2010 76105 27931 21842 26332 36.70% 28.70% 34.60%

2011 76420 26594 22544 27282 34.80% 29.50% 35.70%

2012 76704 25773 23241 27690 33.60% 30.30% 36.10%

表2 2005~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例;

图1 2005~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

图2 2005~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比例;

资料来源:(1)2005~2012年三大产业就业人数及其比例均摘自中国统计年鉴;(2)图1和图2是根据表1绘制出来的。

从表1和图1不难看出每年的就业总人数在不断增加,但第一产业每年的就业人数呈现下降趋势,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却在逐年增加,这说明就业岗位开始由第一产业向第二和第三产业转移;从图2可以看到第一产业由2005年的44.8%下降到2012年的33.6%,下降了大约1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由2005年的23.8%上升到2012年的30.3%,上升了大约7个百分点,是发展最为迅速的产业;第三产业由2005年的31.4%上升到2012年的36.1%,上升了5个百分点,并且在2011年首次超过了第一产业的比例。

3、 高校方面

刚刚走出校园迈入社会的学子们往往由于涉社不深、缺乏社会经验、没有正确的定位,所以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处处碰壁。因此,高校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和输出者,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他们做出合适的职业生涯规划。首先、要把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大学的一门必修课程,要让所有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要让他们明白开设这门课程对他们将来就业的意义以及重要性。再者、高校要采取灵活的授课方式,让学生们真正参与到课程当中来。课堂上老师可利用实例分析,多用一些成功案例来激发同学们学习的动力。另外,对于不同背景和不同经历的学生,高校可以选择有针对性的授课方式,这样一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更能让学生产生对着门课程的兴趣。反之,如果所有的高校都采用相同的教学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结果只能是适得其反。最后,当面临社会环境和国家政策的重大变化时,学生们应学会如何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没有任何方法和技巧是永远有效的。因此,高校应根据学生自己的特点,为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指导,让他们对自己的生涯规划有一个动态的把握。事实上,为了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生涯规划又可分为内职业生涯规划和外职业生涯规划,二者存在一定的区别与联系,见下表。

职业生涯规划概念及区别、相互关系

内职业生涯规划

从事一项职业时所需具备的知识、观念、心理素质、经验、能力、身体健康等因素的结合及变化过程。内职业生涯是外职业生涯的前提,它带动外职业生涯的发展

外职业生涯规划

从事职业时的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职务与职称、工作环境、工作待遇等因素的结合及其变化的故事。外职业生涯通常是别人认可和给予的,也容易被别人否认和收回

可以看出,内外职业生涯规划有着各自的特点、范围和方式等。但二者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所以高校在指导学生做出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时,应让他们了解内外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让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职业生涯规划。

4、大学生方面

面对激烈的竞争形势和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需要提前为自己的将来做好规划。首先,要增强自己的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现在很多大学生依赖性较强,凡事都要请教父母或询问朋友,缺乏主见。但对于走出校门的学子们来说,正是敢于奋斗、敢于拼搏、敢于争取的时期。他们理应用自己的思想和智慧去追求自己的梦想,做自己想做的事业。作为新一代的青年还需要具备创新意识。创新意识能提升人的内在动力。创新本质上概括了了一种新的人才标准,它蕴含着一种重要的信息:社会需要充满活力的人、有开拓精神的人、有新思想道德素质和现代科学文化素质的人。它能够激发人的能动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进一步发挥,从而极大丰富和扩展了人自身的内涵。江泽民曾讲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第二点、要具备竞争意识。竞争是一种能力,它能使人感觉到生命的存在、能使人的生活充实而有意义。如果一个人缺乏竞争意识,就等于没有了奋斗和进取的动力,那么他终究逃不过平庸和被淘汰的命运。因此,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要勇于和善于竞争。第三点、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价值观对动机具有指导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同样受价值观的支配和约束,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着重要影响。[5]价值观是人生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拥有正确的价值观意味着一个人可以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做出正确的抉择,意味着一个有道德、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是一个值得信赖、值得托付的人。作为一名合格的大学毕业生,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不仅是其成功就业的基础,更是其人生道路的垫脚石。

参考文献

[1]朱继光:。英国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及其启示。世界教育信息,2010年

[2]理查德?尼尔森?鲍利斯:《你的降落伞是什么颜色》,中信出版社,2002年

[3]游一行:《狼性法则》,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年

[4]李军锁、王胜荣:《大学生就业指导》,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年9月

[5]李开复:《成功学教程》,中国商业出版社,2010年

大学生就业形势 篇4

看点01

各个行业的面试邀约率10%左右

报告显示,各个行业的面试邀约率10%左右,也就是说,毕业生每投递十次简历,可能才会获得一次面试机会。

其中,通信行业面试邀约率低,计算机软件行业面试邀约率较高。

看点02

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依旧热门,人力资源岗位投递多

从毕业生简历投递行业分布看,最热门的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行业、房地产和基金证券。

特别是互联网/电子商务的投递占11%,新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带来了大量的人才需求的同时,也成为毕业生热追的行业。

而从毕业生投递岗位类型分布看,主要集中在储备干部和人力资源类的岗位。

其中,软件类专业的学生投递的主要行业是互联网/电子商务和计算机软件,高达45%的毕业生都投递了这两个行业。

看点03

期望薪资反映市场供需

除了行业投递分布外,各专业毕业生期望薪酬也有所不同。

排在首位的是计算机科学和软件专业毕业生,平均期望薪酬为8000元/月,而财务类专业毕业生的平均期望薪酬约为4000元/月,这也体现了市场对专业类别的供需程度不同。

从重点专业平均期望月薪的排行榜看,期望薪酬最高的专业是IT类专业,其次是医学、机械、建筑和金融类专业。

值得注意的。是,面试邀约率排行榜和期望薪酬排行专业顺序有一致性。

例如,旅游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的期望薪酬不高,面试邀约率也较低;而有竞争性的专业,如计算机科学、软件工程、医学、机械和金融等专业性较强或需求较大的专业,期望薪酬和面试邀约率都较高。

看点04

五成以上学生有明确的求职定位

报告显示,五成以上学生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

对于“公司是否解决户口”“一线还是二三线城市就业”等问题,有52%的学生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定位,16%左右的学生还未充分考虑清楚,处于徘徊阶段,另外有19%的学生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定位。

看点05

薪酬福利和发展机会依旧是关注重点

随着95后学生逐渐进入职场,他们的职业价值观也引人注意。

有专家表示,95后学生成长于经济高速发展期,物质生活较为丰富,此外,他们从小生活在互联网时代,习惯了平等和主动的生活方式。

报告测评数字显示,95后员工职业价值观排在前三的是:薪酬福利、晋升机会、安全稳定

排在后三位的职业价值观为:工作环境、声望地位、管理他人。

大学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篇5

前言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630万人,比增加20万人。而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比今年增加约30万人。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庞大的待就业人数、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又使大学生们面临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但随着经济的逐渐回暖,就业形势也将得到一定好转。因此,研究20大学生就业的形势,帮助毕业生们认清客观状况,形成理性化的求职择业心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时下又将是毕业生就业的高峰期,为了更好的了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和对目前就业形势的认识,我们组织了此项调查,由此进一步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前景,以便为学校提供未来就业指导工作的资料与对策依据,也使我校大学生在整个大学学习期间进行以提高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准备,培养大学生追求最优选择和最佳就业的精神与品质。 调查方案设计

一、调查目的:为了解我校毕业生的就业期望,自身素质的评价,学校就业指导,对就业形势的看法,旨在了解当前的就业形势对大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更好地调节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供需关系;为当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作一个新的描述;帮助大学生尽快认识自我,学校为学生提供就业引导,使学生能谋取理想职业。为同学们在今后的求职就业过程中提供参考。

二、调查对象:****学院本、专科应届毕业生

三、调查时间:月1号至年12月8号

四、调查内容:

1.学生的就业去向

2.学生的就业态度

3.关于就业指导方面

五、调查形式: 调查问卷共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98份,回收率高达99.6%,调查文件采用单项选择,不定项选择和限选题三种方式来设计问卷。

调查分析

一。大学生对就业前景的关注的比较少

在调查中了解到,大学生对就业信息的关注还是比较少的,只有24%的同学表示一直在关注就业信息,而71%的同学只是偶尔关注,在看到时留意下。而对就业情景的关注程度,直接影响了对为所选职业所做的准备程度和将来职业所带来的成就高低。同学们大都表示对未来的工作有担心,但在实际生活中却缺少了这种基本的努力。典型的眼高手低表现。

二。自身工作经验缺乏

调查显示,有60%的大学生认为造成就业难的状况,除了社会压力大,企业用人少的因素外,主要问题还是在于自身的工作经验的缺乏,缺少实战经验是致命的因素。目前大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和能力缺失,突出表现为相对缺乏社会实际工作经验,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缺乏艰苦创业精神,在与人合作与沟通方面存在着障碍。在调查中发现,有57%的同学认为沟通能力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大的难题。

三、就业指导对于学生来说很重要

我校应加强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人群中,有67.01%的人觉得就业指导很重要。给就业指导工作重新定位,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部分,作为对学生的人生指导,满足学生对于就业的需求,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既弥补以前就业指导的不足,加强就业指导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操作。

四、就业方向

先就业后择业成为第一选择,大学生在职业取向方面:先就业后择业,先择业后就业, 不就业继续深造, 自主创业它们分别为 38%,27%,25%,10%,调查显示,在面对就业压力时,多数学生表现出特有的自信与成熟,在此问题的选择中,特别值得关注的现象是继续深造,这选项占 ,有过四分之一的学生希望继续学习,而且此风近年经久不衰,且愈演愈烈。 进一步提高学校就业指导工作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

五、就业取向

就业地区首选经济发达地区,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在选择就业地区时,选择经济发达地区占66.5%。这说明两个问题,一是经济发达地区除了有较可观的工作待遇外,更能为就业者提供在学习提高的机会,这与学生的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要时密切相关的。二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其他不发达地区的高,且就业岗位多元化的选择方位较之其他地区多,这也成为就业者选择的原因。

六、就业态度

而大学生在对自己发展前途的态度上,一半以上选择很乐观或比较乐观,占57%;在问及求职中最困扰的因素时,8%认为学校就业指导不够;16认为信息量少22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10%认为能力不足;9%认为优势难以发挥;17%认为求职方法技巧欠缺;16%认为对社会缺乏了解。

七、毕业生对试用期工资要求

大学生毕业参加工作的初期月薪,12%选择1000元以下;20%选择1000元—元;选择2000元—3000元的占48%;22%选择3000元—4000元。总体来说,大学生对于试用期的工资集中在2000到3000元的范围。

八、就业倾向分析

大学生今后就业的岗位大多集中在国企及政府部门,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经济较发达的城市,总体趋向稳定 大学生毕业后的行业类型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政府部门。大学生选择上述地区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该地区有较大的发展机会或有良好的社会资源,占57%;15%选择该地区是因为生活条件好;而因看中创业环境的有8%;回报家乡有10%;因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别占4%、6%。

九、就业信息的获取

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还是人才招聘会50%的大学生获取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是学校或院系就业信息栏;25%认为是人才招聘会;10%认为是学校就业网;从班主任及任课老师或亲朋好友方面得到就业信息的,分别占3%、10%;也有少部分通过电视报纸等媒体或其他渠道获得。

总结照成这方面的原因:

1.因为学生现在仍在安逸,舒适的校园中生活,对激烈的社会生活没有足够的了解。在经济上仍依赖父母,忘却了就业压力带来的紧张感,每天仍是如中学生活,上课、下课,对就业缺乏了准确的了解和认识。

2.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到位。同学们表示,虽然学校开设了就业指导课,但只是泛泛的讲些大道理,缺少了实际的操作能力。

3.学生要加强自身素质,提高各方面能力,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之路。

大学生就业形势的相关论文 篇6

《当前形势下对大学生就业的几点思考》

【摘要】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就业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就业难”问题凸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成因,提出了新形势下破除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思考

目前,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多,“大学生就业难”凸显,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各大院校的扩招,技术院校、成人高校的普及使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各专业型人才也逐年增加。第二,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各单位对应聘者要求专业技术的同时,还对应聘者的交际能力、语言能力、实践能力、世界观、价值观都有不同的要求。第三,失业再就业人员、往届毕业生也挤进就业大军。第四,部分毕业生择业观念存在偏差,就业期望值和社会需求差距较大,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普遍存在。第五,应届毕业生缺乏就业竞争力,在激烈的人才竞争中难于找到合适的岗位,“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面临的严峻问题。鉴于此,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

(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能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一定是德才兼备的人。其中的“才”指的便是专业知识,在日益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专业知识是求职者的立足之本,掌握熟练的专业知识才能使自己在竞争中占据优势。因此,大学生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应该树立就业观念,努力用四年的时间将自己的专业知识学好,增强专业技能,学到利于职业规划的知识,增强自己的竞争力,使自己在专业领域立于不败之地。

(二)参与社团活动,挖掘学生的个性才能

开展学生社团活动,是校园文化建设的基本载体,开展内容丰富、形式灵活的社团活动,它能更大限度地激发主体的创造潜能、培养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大多数新生入学伊始,应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个或两个社团,课余时间积极参加社团组织的活动,参与比赛。通过参加相关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社交能力、工作意识、合作意识以及如何应对复杂环境随机应变的技能。这在无形中增强学生的个性才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

(三)要转变传统的择业观念,树立新时代就业观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要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切忌好高骛远。大部分毕业生不愿去一线,去基层,有业不就的错位现象依然存在。很多同学想一次性找到自己理想的单位和工作,希望留在大城市,要求工资高、工作要体面、能解决住房等等,这些要求集中到一个单位是非常困难的。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空闲岗位,小城市、乡村等地急需人才,小企业、私企等还存在大量的用人要求,大学生应树立基层意识,事业意识和奋斗意识,到基层锻炼自己,挖掘潜能,还可以将眼光投向西部,到西部地区锻炼成才;逐步树立起“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职业策略,从现实出发选择自己的求职道路。

(四)拓宽就业渠道,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

就业就是有事做,有生活保证。那么同样是工作,为什么不为自己工作呢。现在,网店、小摊位等许多小“营生”已经越来越普遍,所以自主创业是今后大学生一大就业路线。自主创业,依靠自身实力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在一定的条件下,找准商机,发挥一技之长,走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道路,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缓解了就业压力。

(五)充分利用假期时间,做兼职工作,为以后就业打下基础和创造条件

寒暑期做兼职工作不是为了简单的赚钱,更主要的是为了以后求职打下基础。不要轻视短短的一个假期,这一个假期的工作所学会的东西是你在学校的专业课上无法学到和理解的。同时,任何一个兼职都很有可能成为你今后所要从事的工作。

二、学校要加大投入,做好就业指导工作,促进大学生就业

(一)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

职业意识是职业道德、职业操守、职业行为等职业要素的总和。它是每一个工作岗位最基本的要求,是必须牢记和自我约束的。对大学生而言职业意识就是他们在职业定向与职业选择过程中对自己现状的认识和对未来职业的期待与愿望,很大程度影响到他们的就业方向。因此,我们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除开设职业规划课程外,还要邀请专业的职业规划人员到学院作讲座,通过宏观形势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相关专业的美好前景,通过职业人员具体讲解让学生知道行业缺少的相关人才,进而明确学生在校期间的努力方向。

(二)强化就业指导,全面增强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当代大学生在职业追求上更多的看重职业的个人价值,很少考虑职业的社会价值。容易造成大学毕业生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缺乏敬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沟通能力差,而这些往往是用人单位最看重的。因此,在高校的教育中,应加强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的教育,增强大学生的职业意识,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好基础。在平时学习和生活中多方面锻炼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表达能力、动手能力、沟通能力等,形成比较强的综合竞争力,尽可能多地参加社会实践、社会兼职和社团活动,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积累工作经验。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三)建立毕业生就业网络平台,促进就业

网络已成为现今社会工作学习的重要平台。它信息容量大、涉及面广,而且方便快捷。通过建立网络平台为毕业生提供各类工作信息,搭建网上招聘、求职平台,为毕业生择业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条件。

(四)积极开展校园招聘会,促进大学生就业

招聘会仍然是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招聘会上,毕业生可以直接与企业面对面,可以对企业有更真实、更细致的了解。同时对所要应聘的工作有更深入的学习和了解,从而知道自己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

【参考文献】

[1]王铁英。不断创新高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模式[J]。科教导刊,2011(3)。

[2]任萍萍。关于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商界,2010(9)。

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篇7

大学生就业形势如何

1、现在咱们国家的内外经济增长的速度已经放缓了脚步,将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中国经济整体仍处下滑周期中,经济发展速度的放缓和结构的调整,客观上会对劳动者就业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对就业总体规模产生挤压效应,对劳动者就业产生影响。

尤其是传统支柱产业企业改革的重组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部分行业持续低迷及产能过剩将造成结构性失业和转型性失业,就业难度加大。国际经济发展形势仍然不确定,风险和变数依旧较多,欧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着财政紧缩、主权债务风险上升等诸多问题,新兴经济体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出口下滑等问题,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影响着出口型经济及就业的发展。

2、目前市场上对就业形势影响比较大的依然是市场预期还有就是企业的转型升级。一是企业转型升级的步伐缓慢。一些中小企业、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还比较薄弱,产品结构转型的步伐比较缓慢,受国内外市场竞争、产品技术含量、附加值等因素的影响,企业不得已实施低价竞争策略,部分企业过分控制人工成本,支付给员工的工资待遇偏低,导致员工流失;二是部分企业对近期的生产形势不够乐观,裁员频繁,急于消解成本压力,这在一定程度上伤害了员工对企业的感情;三是部分企业的社会责任感比较欠缺,长期沿袭的“需要就招工、不需要就解雇走人”的用工模式伤害了劳动者的感情,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和稳定感。

3、随着现在大学生毕业人数的不断增多,现在社会对于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我国中高层次的人才严重短缺,社会对高层次的复合型、外向型和开拓型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呈现对人才结构的需求层次重心上移的趋势。在毕业生就业中研究生已越来越“抢手”,本科生还能基本平衡,专科生则较明显地呈现供过于求的趋势。高校、科研单位、大机关、大公司已经基本上以接收硕士生博士生为主,甚至连一些中小型单位都开始希望多接收研究生。

这种社会现象致使现在不少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的错误观念,盲目追求高学历人才,因而对毕业生的需求出现扭曲,人为地制造了就业难。

另外咱们一起来来看一组数据,从开始全国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727万人,到年这个数值增长到749万人,而今年据相关数据统计将达到历史新高刷新这一纪录,所以大学生现在的就业形势非常的严峻。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