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语:资本运营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实现资本有效配置和提高资本运行效率的重要方式。为大家精心整理了资本运营论文(优秀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国资产管理公司的资本运营及其发展趋势论文
作为金融系统编制改造的一项复杂行动,我国从先后成立了信达、华融、东方和长城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从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手中接过了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应该说,成立金融资产治理公司是我国借鉴国外成功履历,措置金融不良资产的一种现实选择。然则,从成本运营的角度来看四年夜金融资产治理公司的运营及其成长趋向,以市场为绳尺使资产治理公司形成优越的资金融通系统,还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切磋。
一.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的运营现状
所谓成本运营,是指以利润最年夜化和成本增殖为目的,以价钱治理为特征,经过过程出产要素的优化培植和家当结构的动态调整,对企业的有形和无形资产进行综合有用运营的一种经营体式格局。成本运营实施的本色是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根柢根底上,从企业全数者的角度出发,强调企业可以支配的实足成本按成本化运作体式格局进行重组和优化培植,使有限的成本取得最年夜的经济效益。
经由初期的试探阶段,我国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的工作进入了慢慢范例、稳步成长的时代,并慢慢形成了一套相符中国国情的不良资产的措置模式。仅,我国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已超出1200亿元,达1245亿元,接纳现金逾256亿元,较好地实现了资产接纳最年夜化的运营目的,表清楚明了我国措置不良的手法进一步增强。可以说,资产治理公司行使其400亿元的有限成本去拉动近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的接纳和变现,根底实现了成本价钱的增殖,提高了成本蕴蓄的遵守。
日常说来,资产治理公司是为了星散银行不良资产、化解我国金融风险、促进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机制而设立的。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共接管四年夜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1.4万亿元,四年夜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率是以而平均下降超出9%,使国有银行减轻负担,轻装上阵,为其入世后的竞争缔造了有利前提。国有企业是国平易近经济的支柱,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已对我国1000多产业物有市场,手艺提高前辈,有优越成长前景的国有企业执行了债转股,涉及金额4000多亿元,使这些企业欠债率年夜幅下降50%以下,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由此可见,资产治理公司成本运营起到了国家栋梁的浸染,更有利于中国金融业、国有企业等面临中国入世的峻厉搬弄、竞争和成长。
资产治理公司在近两年的成本运营中,措置不良资产的手法日益立异、日益完美,多元化的款式正在形成,以债务重组、资产置换、诉讼追偿、债转股、租赁、外包、让渡、投资银行等10多种形式对不良资产进行治理和措置,加速了措置速度,提高了措置遵守,四年夜资产治理公司凭据自身特点,接纳响应设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20,华融公司国外演艺之后,又在上海执行绑缚式的打包措置,实现接纳现金128亿元,实现了规模效益;长城公司则选择和接纳以最年夜限度保全资产为基点,以依法起诉、风险署理为手法,以“公允价钱”为依据的政策组合;东方公司全年措置帐面资产182.91亿元,接纳资产85.13亿元,资产接纳率达46.5%。由此不难看出,资产治理公司在处置责罚不良资产的成本运营中慢慢形成了良性资金融通系统,使物化资财酿成了活资财,实现了不良资产的国平易近经济再增殖。
二.资产治理公司成本运营中的题目问题与毛病
因为资产治理公司才刚刚运营不到两年的时刻,在实践中暴披露来的题目问题还不多、还不严正。然则,从久远的概念来看,把资产治理公司纳入到国有企业改造、平易近间和私营经济的。培育、金融机相干统和成本市场的培植等统筹考虑之中,从成本运营的角度考虑资产治理公司的成本运作,则当今状况的资产治理公司的成本运营仍存在许多值得注重的题目问题,暗藏着许多毛病。
一.中国市场经济系统编制不完美,经济天气情况不理想,给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带来了许多灾题,各成本运营的正常运作造成了诸多障碍。
在市场经济情况中,企业必需竖立相符竞争性市场经济系统编制要求的成本运营机制,依托发育优越的成本市场,才气有用的实施成本运营。而我国经济市场则处于由设计经济系统编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系统编制转轨的时代,资产治理公司不是市场经济系统编制的侥幸儿,而是由我国政府主导的金融轨制立异,是中国转轨经济的出格产物,这种出格性是美国等蓬勃国家的资产治理机构所没有的,更与成本运营所需的市场前提造成了直接矛盾。是以,我国资产治理公司在与市场接轨上还不成熟,不完美,其成本运营的需要市场前提将受许多市场不良成分如全国金融市场冲击、国家泉币政策、入世后的汇率风险等诸多成分的影响,在不完美的经济天气前提下,将致使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的成本盘活、变现等难度增年夜,晦气于资产治理公司的成本运营和成长。
〈一〉国有企业改造任重而道远。众所周知,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是国有企业经营不善的反映,更是设计经济系统编制下盲目的投资、有国产业局出头具名变相贷款的不良产物。是以,要彻底治理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只有率先让国有企业改变经营机制和经营概念,走出年夜年夜都国有企业吃亏破产的窘破之境。然则,国有企业自改造开放以来,因为系统编制和机制的原因,总体业绩持续下降,而且随中国入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经济局限自90年月以来最先泛起净吃亏,沦为“吃亏经济”或“补助经济”。例如,7月末,国有产业企业资产欠债率为65.4%,净吃亏92.8亿元,成本费用利润为-0.7%,在14923家国有年夜中型企业中,有6042家吃亏,吃亏面达40.5%,到196月末,吃亏面进一步扩年夜到55.1%(国家计委宏不雅观经济研究院,)。是以,在之内,国有企业又将发生一些不良贷款,其根源包含:一是一批此刻业绩较差的国有企业经营状况持续恶化,即资产治理公司的老成员不能退出;二是一些此刻看起来经营优越的国有企业因为不顺应入世后更为乖戾的竞争而陷入逆境,即资产治理公司的新成员又要进来。可以说,国有企业是我国国平易近经济的支柱,国有企业市场机制的运作直接摆布着我国经济系统编制的转轨水平,摆布着我国经济系统编制状况的年夜气侯,在这种市场经济系统编制的现状下,资产治理公司――中国不良资产的投资措置银行要完全严厉走市场化道路,将受当今市场化前提不足的极年夜限制,将受国家政策风险、国财家当导向等多方面市场成分的限制,将导致资产治理公司的成本运营不能完全按市场化导向运作,不良资产的呆坏账系数变年夜,致使资产部门流失落。
〈二〉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的市场狭小。首先,我国的成本市场狭小。在岁尾,虽然我国证券市场股票总市值首次达到4.8万亿元,相当于昔时GDP总值的5%,然则,不能通顺的国有股和法人股仍占年夜都,通顺总市值为8200亿元,相当于GDP的17%,而遏制到岁尾,资产治理公司从商业银行收购的不良资产已高达1.4万亿元,远远超出市场通顺总值。而且,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证券化等金融立异是由政府鼓动的,这就致使资产治理公司在措置不良资产证券化的道路上受到政策的限制而不是市场的限制,导致不良资产的措置难度增年夜。其次,我国的股票市场异常懦弱,政策性光鲜明显,在泉币政策都难以启动的情形下,试图想用之于不良资产的措置,更是难上加难。再次,不良资产对外资开放,因为受其他政策和市场系统编制题目问题的影响,还不能年夜规模睁开。这就使外商对我国不良资产的投资发生挂念:收购我国不良资产是否存在司法依据;作为一个债权人,他们的权力能否执行;人平易近币没有完全摊开,对他们的投资将发生极年夜影响。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又分歧于美国储金会的房地产等典质贷款,再加上国有珍爱等成分,感快乐喜爱的器械概略不多,除非年夜比例折价。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能走市场化道路,将会给市场系统编制改造带来压力,给资产治理公司成本运营的市场系统编制等运营前提带来冲击。此刻,我国金融业不凡是银行业一贯是政府介入最深的行业之一,政企不分,设计经营日久,规模重年夜,地位贵要,由此而造成企业轨制的竖立、股份制革新与上市的难度加年夜。在其市场化的经营没有成立之前,还将在必然水平上持续银行业设计经济系统编制下的政策性营业,以及对贷款器械的全数制倾向,还会发生新的不良资产。所以,只有国有银行彻底脱节行政性干扰等成分,完全进行市场化运营之后,才气从基本上杜绝这种系统编制性的国有企业不良贷款的普及发生,而改变当前的状况决非一朝一夕的工作。
二.权属、相干、法式以及资产治理公司的定位题目问题是资产治理公司措置不良资产的四年夜坚苦。
我国四年夜商业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是由设计经济系统编制的不合理而造成的,这些巨额不良资产的债权、其权属等题目问题受到各级政府的过问干与过重。是以,对债权类资产,其权属题目问题齐集在购置时购置人对他所购置的债权原形有什么样的措置权力。凭据现行的《担保法》,在债权人不能了债到期债务时,债权人不能直接以典质物抵债,而是必需与债权人协商或经法院裁定后,以拍卖、变卖、折价体式格局所得价款抵债,这是资产治理公司手中债权的一个较年夜坚苦,会使购置价钱与拍卖、变卖后的价款发生差距,致使资产治理公司的资产在成本运营中流失落。纵不雅观国际上措置不良资产的成功履历,许多国家都在这一点上授予资产治理公司不凡的权力,即债务人不能按期了债债务的,资产治理公司就可直接有权措置典质物。对产权类资产,其权属题目问题齐集在原形能否正常过户?更况且成本运营是竖立在产权界定清晰的根柢根底之上的,因而,只有治理了权属题目问题,才气治理债权人与买方之间的生意业务相干,
关于什么是人力资本,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相对于物质资本或非人力资本而言的,是指体现在人身上的可以被用来提供未来收入的一种资本,是指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并不断增值的能力。贝克尔则进一步把人力资本与时间因素联系起来,认为人力资本不仅意味着才干、知识和技能,而且还意味着时间、健康和寿命。在我国,李忠民将其解释为“凝结在人体内,能够物化为商品或服务,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并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比较而言,李忠民的解释更能体现人力资本的基本特征。首先,定义中的“凝结”隐含着人力资本是有意识投资的产物,这与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关于人力资本形成的理论观点是一致的。其次,“物化于商品或服务”,说明人力资本的价值承担者是能够作为商品或服务交易的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这就吸取了舒尔茨、贝克尔等人关于人力资本概念的合理内核。再次,“能够增加商品或服务的效用”,揭示了作为人力资本所应具备的促进财富和经济增长的内在特性。最后,“以此分享收益的价值”不仅说明了人力资本属于价值范畴,而且体现了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人与人的关系。这种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一种以收益分配为核心的资本产权关系,也就是说,人力资本能够享有资本产权收益。
公司为何实行绩效考核制度其目的在于,一是为了提高组织管理效率及改进工作中不足之处的重要手段;二是为了员工能积极的改进工作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及谋求发展的重要途径;三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各环节的重要依据。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许多环节的决策、调整和操作,均需要以人员绩效考评作为依据。
然而,由于受计划经济等的影响,我国许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中还存在着与市场经济要求相悖的弊端。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是对绩效考核制度理解的偏差。考核的核心问题定位是绩效考核的,其本质就是能通过绩效考核来解决企业目前面临着什么问题,更清楚的认识到绩效考核工作的管理目标是什么。考核的目标定位直接影响到企业考核能否真正的实施,定位目标的不同必然会给企业在实践中实施方法上的差异。对绩效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标,有些企业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这样做的结果通常是考核都成为形式的,员工不能受不足够的重视。而面对考核的结果不但不能充分的利用起来,并发现其中的不足地方,且耗费了企业大量的不必要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最络就不了了之。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管理目标,只强调了考核可能会对员工工资、年底奖金有帮助,并没有意识到考核的真正目的在于完善管理中的不足,对考核目的的定位实在过于狭窄。例如,一些公司的考核目的主要是为了年底分奖金。
二是绩效考核的确定缺乏合理的科学性。在企业动作过程中如何选择和确定正确的绩效考核指标,是相对于人力资源其它方面管理来说比较难的问题,清楚理解其重要性也是核心问题。许多企业所采用的绩效指标都是片面强调经营指标的完成情况、工作态度、思想觉悟等一系列非核心问题。虽然能够从这些小方面去考核是很好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如何科学地确定绩效考核的指标体系以及如何让考核的指标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许多企业则考虑得很不周到。常理来说,员工的`绩效中可评价的指标一部分应该是与其工作产出直接相关的,也就是直接对其工作结果的评价,国外有的管理学家将这部分绩效指标称为任务绩效;另一部分绩效指标是对工作结果造成直接或者间接影响的因素,并不一定以结果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一般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些表现,通常被称为周边绩效。对前者的评价可以通过其本能工作完成的质量、数量、时效、成本、他人的反应等指标来进行评价,对后者的评价通常采用行为性的描述来进行评价,比如其在本职工作中的某些突出表现,进而使别的环节产生了良性发展。这样就使得绩效考核的指标形成了一个整体,同时也便于对员工考核操作化地评价。
一些公司的绩效指标,在任务绩效方面仅仅从经营指标去衡量,过于单一化,很多指标没有囊括进去。因为市场经济都具有波动性,举例来说,如果以利润或营业额作为对部门经理的考核指标的一部分,如果上层决策失误,他就会说这不怪我,或者他为了绩效可能产生大赌市场的做法给公司带来巨大风险。
在周边绩效中不重视行为性的描述,而片面的把指标强加在描述评价,多依赖评价者的主观感觉,没有实际的客观性;如果是行为性的描述,则可以进行实际客观的评价。这样的标准,不仅模糊性大而且执行偏差也大。结果,评先进变成评“人缘”,选拔干部变成搞平衡,存在着轮流坐庄现象。并且,综合标准有千篇 一律的倾向——无论是高级领导人还是初、中级员工,往往都用一个标准去评价,没有顾及人才有能级差异的客观现实。
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我们要清楚的认识到考核制度正确与否对一个企业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员工与管理层、管理级与决策层的矛盾是必不可少的,关键企业要能在面对这一系列问题时有正确的决策方案,让人能信服。
决策是领导过程的核心, 也是领导者的首要职责和主要任务。从某种程度上讲, 决策与领导是孪生兄弟, 二者密不可分, 有时候可以视为同义语, 这就是通常讲的出主意、想办法、领而导之。决策的正确与否, 直接关系到领导的效能和事业的成效。广泛吸收管理科学、系统科学、信息科学、决策理论、组织行为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理论, 是实现领导行为科学化的重要内容和要求。
采用科学的决策方法,预测是决策的前提和依据, 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准确预测的基础上。企业应设立专业机构, 负责收集、整理、分析科技经济发展的信息, 在预测分析的基础上, 为企业的经营决策者提供一些可供选择的决策方案。需要强调的是, 决策是有风险的, 要正确对待决策的风险, 通过对决策风险的预测, 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尽量减少或避免风险损失。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利用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建立辅助企业科技决策的支持系统, 通过虚拟的企业内外条件, 进行风险、成本、利润的模拟计算, 以人机对话的形式辅助企业进行科学决策。
摘要: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如何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由过去的管资产为主向管资本为主转变。通过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在改革试点期,企业的诸多管理制度也同时面临着巨大的转变[1]。本文在讲解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性质及治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最后结合工作阐述了自己对于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公司治理;内部审计
一、绪论
1、研究背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组建若干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为适应经济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的新形势,继续完善国有资产管理监管体制指明了方向。经过多年改革探索,经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研究决定开展国企改革“十项改革试点”,确定了国有资本运营公司试点企业,其主要职责是进行资本经营,而资产经营则由他们所投资的企业进行,这些企业要尽可能的进行公司化改造,对于自由竞争的行业主要向混合所有制的公司制企业转变。这一变化对于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2、研究意义在当前国有经济转型升级和布局优化的大背景下,如何推动实现监管国有资本,强化资本管理和资本运营,实现资本聚焦和保值增值成为了下一步国企改革的重点。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发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审计作用成为了实现国企改革目标的关键因素。基于以上问题,本文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以及公司治理及内部审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介绍,并对如何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运作模式下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二、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概念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国家授权经营国有资本的公司制企业,通过划拨现有国有企业股权组建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即以资本营运为主、不投资实业的公司形式,营运的对象是持有的国有资本(股本),包括国有企业的产权和公司制企业中国有股权,运作主要在资本市场,既可以在资本市场融资(发股票),又可通过股权产权买卖来改善国有资本的分布结构和质量。公司运营强调资金的周转循环、追求资本在运动中增值,运作的形式多种多样,通过资本的运营,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是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的市场化专业化平台。以市场化手段服务于国家战略目标,主要目标是提升运营效率、提高国有资本回报;核心功能包括但不限于国有资本市场化运营的专业平台,依据授权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推动国有资本布局结构调整;以财务性持股为主,提高流动性和运营效率,实现保值增值。
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关系
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是指所有者对经营者的监督,其目标是保证股东利益的最大化,防止经营者对所有者利益的背离,主要通过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管理层所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内部管理。其本质是解决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而产生的代理问题,而解决代理问题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所有者对经营者进行监督。
2、内部审计内部审计是指企业内部建立的独立的`审计部门,基于内部管理的需要,以公司内部控制为对象,日常业务流程为内容,按照董事会的要求,站在管理层的高度,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对企业日常管理和其他相关方面做出评价和判断,从而有效降低内部经营风险,保证企业良性运转,并促进企业管理的高效与透明,是公司管理权限的延伸。内部审计是一个组织内部建立的一种独立的评价活动,并作为对该组织的活动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服务。内部审计对企业管理起制约、防护、鉴证、促进、建设性和参谋作用。
3、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相互影响的关系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委托责任理论及契约理论等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共同理论基础,决定了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的目标是一致的,他们密不可分、相辅相成。一方面,合理有效的内部审计是良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它既可以维系公司治理结构中的股东、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之间的制衡关系,促进企业内部形成上下沟通、左右协调的合力,又可以确保企业的信息披露真实、有效,最大限度的保护相关利益主体的权利;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是实施内部审计的制度环境,是促使内部审计有效开展,保证内部审计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
四、构建于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治理结构
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治理结构主要是基于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的基本目的,有效界定公司董事会、监事会以及经营管理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制度性安排。国家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唯一股东,对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控制手段应以董事会和监事会的成员任免权为主。因此,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治理结构必须在国家所有者代表即政府的主导下,依据现代企业制度以及经济规律对董事会、监事会进行合理配置,建立以董事会为决策核心和以监事会为内部监督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董事会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治理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国有资本的所有者代表,也是衔接国家利益与公司利益的重要环节,代表国家选择经营管理者并对公司经营行为进行监管。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行使公司内部监督职责,监督公司董事和执行人员的职责履行情况,确保公司有序运转,对发现的问题直接向政府主管部门报告。
五、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1、高度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应规范审计制度,建立专门审计委员会,由董事会进行管理,从机制上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公正性。使审计委员会真正成为超脱于企业本身之外的代表政府、投资主体等各方利益的,能够真正发挥作用的权利组织[2]。
2、建立内部审计机构的双负责制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审计机构应同时对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及总经理负责,一方面直接向总经理报告工作,另一方面受审计委员会管理,定期向其报告工作情况。既有责任为董事会或审计委员会提供监督、评价公司高级管理层以及决策咨询服务,同时也承担为公司高级管理层监督、评价各业务部门活动、鉴证信息以及咨询服务等义务。从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利用内部审计成果的速度和效益,更好的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
3、明确内部审计功能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审计应以促进管理、提高效益为目标,实现从差错纠弊向管理效益审计的转变。其内部审计功能应该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有无漏洞和风险,公司制定的政策有无得到兑现;公司计算机系统是否安全、可靠;二是关注公司直接投资的项目的情况。
4、划分内部审计范围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特殊的运作模式,决定了其内部审计工作的范围应该是公司内部所有部门的各项业务活动,包括公司高级管理层的经营管理活动和决策,但不应包括对下属企业的审计或其内部审计部门的管理,仅承担对下属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技术指导工作。下属企业的内部审计机构只需向本公司的总经理和审计委员会报告。
5、完善内部审计人才队伍支撑一是改善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提高专业化水平,在具备财务、审计等专业知识的同时,还要熟悉法律、计算机、金融等方面的知识;二是提高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道德修养,在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品质;三是加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内部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根据国有企业改革的最新动态和要求,及时开展最新的财经、法规专业培训,增强理论知识,更好的满足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治理模式下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要求。
六、结语
内部审计是公司治理、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国有资本运营公司的内部审计部门更应抓住变革的契机,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运作模式,充分发挥自身管理咨询、风险监管的作用,寻找自己新的定位和均衡,以为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来实现自我价值。充分做好在转型期间迎接各项挑战的准备,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内控制度、提升管控能力以及提高审计人员自身素质等方面逐步改进、持续完善,根据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战略规划不断进行适应性调整,争取实现自身价值和公司价值的协同提升[3]。
参考文献:
[1]谢志华,胡鹰。国有资产管理:从管资产到管资本[J]。财务与会计,2014(7)。
[2]张治强。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有限公司的内部审计[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2002(2)。
[3]张鹏豪。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综合转型期内部审计发展挑战与对策——以中国长城资产公司为例[J]。中国内部审计,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