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许多人会觉得作文很难写吧,的小编精心为您带来了传统节日作文600字(8篇),在大家参照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给您最好的朋友。
刘磊
我最盼望的节日就是春节了,春节是一年之中最热闹的节日,每家每户的人就要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
每年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一家人就要去爷爷家过节。准备好后,我们就出发去爷爷家。
刚到村子的路口,先是听到了一阵鞭炮声,又闻到了一股香味,再往里走,更浓的香味就扑鼻而来,仔细一闻,原来是带鱼的香味。
进了大门就看到了爷爷在院子里炸带鱼。给爷爷问过好后,我就进了屋子,一股热气扑面而来,我闻到了我小时候熟悉的味道。
大家就各自忙碌起来,爸爸擀饺子皮,奶奶包饺子,妈妈在和叔叔一起做菜,过了一会儿,屋子里就热气腾腾。
“饭做好了”。爷爷大喊道。我们就在屋子里一起吃饭,桌子上有许多菜映入眼帘,非常丰富。
吃饭时,大家总是说说笑笑,有说不尽的欢乐。吃完菜,奶奶就问我们要不要饺子汤,我总是第一个说:“要!要!要!”惹得大家都哈哈大笑。
晚上,爷爷就给我们讲许许多多的故事,比如:春节是怎样来的?古人是怎样过春节的?每年的这个时候,我都是最享受的一个了,因为我很喜欢听爷爷讲故事,爷爷讲的故事生动有趣。
听完故事,我和哥哥就开始放鞭炮了,各种声音的鞭炮声在院子里响,还放了烟花,美丽极了。这时候,我们就吃这饺子看着烟花,别提有多有趣了。
我很喜欢春节,他是一个热闹的节日,他给了每一个人欢乐,喜欢春节。
我的整个年都沉浸在各色各样的家美食中,浓浓的年味也从美食中得来,我的家乡的独特味道非常多,个个让我流露口水,不过,其中我的最爱的那就要数麻饼。麻饼,麻仁粒粒饱满,香醇。枣细,松仁肥嫩,清香,玫瑰味儿芬芳扑鼻。
麻饼是合肥安徽的四大地方传统名点之一,在国内享有盛誉。合肥大麻饼以南瓜为主料,白糖,冰糖为配料,再配上青红丝,在和拌麻油做饼馅,用精细面粉做成饼状,并将饼馅包入其中,外皮粘上密密麻麻的芝麻,入烘炉炕制而成。这麻饼面如蟹壳黄色,边沿泛白,吃起来脆而不焦,香甜柔软。
相传早在北宋时代,合肥就生产一种形似铜钱大小的实心饼,名“金钱饼”,元末,朱元璋起兵反元时,朱元璋的下属张德胜,派人到合肥定做一种大“金钱饼”,水师们吃了家乡的饼,士气大振,战胜了元军,夺取了采石天险。朱元璋称之为“得胜饼”。李鸿章官府主事,刘东山回合肥开杂货店,店名为“刘东泰”,把“得胜饼”改制为麻饼,在门市上现做现卖,每人限购一个,因此名声大振。于春节前送八百筒给李鸿章,李鸿章尝后认为“风味俱佳,堪与苏点媲美”,便将麻饼分送给大臣。从此,刘东泰麻饼名扬全国。
麻饼风味可口,在农村过节中,麻饼被视为喜饼,表示寓意吉祥。麻饼是历史悠久的正宗川点。每逢佳节,我奶奶总会批发几大筒的麻饼,分给街坊邻居。
麻饼的味道与浓浓的年味令我无法忘记,当你品尝时也会发出同我一样的感叹。
我喜欢的传统节日肯定是元宵节啦!在元宵节里,我们可以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猜灯谜,当然最少不了的就是吃元宵了。
我喜欢吃元宵,更加喜欢自己动手包元宵。我家的元宵都是我和外婆亲手做的,所以想吃什么馅的都可以。到现在,我还记得我和外婆第一次做元宵情景。
前年冬天,我和表妹一起在外婆家过元宵节。看到外婆在桌上正和面准备做元宵,我们俩也兴致勃勃地挽起袖子要帮忙。外婆一瞧见两双脏兮兮的小手,忙把我们推进厨房,让我们把手洗干净。
和面真好玩!外婆在白花花的面粉里加上一些水,一点油,再慢慢地揉搓,很快面粉就变成了面团。软软的、滑滑的面团,摸上去真舒服,就好像绸缎一样。我和表妹一会儿从大面团里揪下一点小面团做个小兔子,一会儿又揪下一点做个小猪,好好玩儿。
不过,很快就被外婆阻止了,再下去就没有元宵可吃了。接着我们就乖乖地学习做元宵了。先从大面团里揪下一个小面团,揉成一个圆圆的球,然后一只手托着,另一只手的大拇指戳进去面团里,一边捏一边转,捏成一个“小碗”,最后放进馅儿,封口搓圆。因为我学过做陶器,所以很快就会了。表妹太小,她就继续捏她的小兔子。
外婆一边包着元宵,一边和我们讲着元宵节的来历。农历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也叫作“上元节”。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十五又是一年中圆月之夜,所以名字就这么来了。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故事说完了,我们的元宵也都下好了。我和表妹坐在窗边,欣赏着天上圆圆的月亮,吃着元宵,觉得很幸福!
“月亮出来了!月亮出来了!”我望着圆圆的月亮高兴地欢呼着。我们全家人围坐在院子里,小桌上摆放着许多好吃的,有香甜可口的月饼,还有各种各样的水果。我们一边吃着,一边谈着话。
我可是出了名的小馋猫,妈妈刚把月饼端上桌,我就立刻拿起一块月饼塞进嘴里。没过一会儿,一块月饼便很快钻进了我的肚子里。当我准备再拿一块的时候,妈妈叫住我,说:“别只顾着吃,有本事我来考考你。”
“这有什么难的?我的脑袋就是一本百科字典。”我毫不含糊地接招了。
“说几个有关月亮的词语,越多越好。”妈妈说。说完,她脸上便露出一副挑战的神色,我知道那是在等着看我的笑话。沉思一会儿,我脱口而出:“花好月圆,风花雪月,春花秋月,皓月当空,月朗风清……”
“不错,不错。”爷爷笑着说,我有点得意。
“会几个词有什么骄傲的?”哥哥说,“来背几句关于月亮的诗句。”我说:“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接着来。”哥哥说。可是不管我怎么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了。这时,听见姐姐说:“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哎,我拍了一下脑袋,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奶奶也不想落后,给我们讲起了“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
我躺在奶奶的怀里,听着故事,望着圆圆的月亮,不知不觉睡着了。
支慧敏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除夕,也叫月近。这一天早上,我们要贴春联,爷爷拿出压箱底的对联。上联是随心随喜常微笑,下联是一茶一辈福聚祥,首联是团圆阖家。于是我迫不及待的拿起上联,跑向大门,准备贴在左边。爷爷急忙阻止着我,并把上联贴在了右边。我疑惑地问爷爷:“为什么要往右边贴呢?”爷爷说:“古人有从右往左写字的习惯,所以对联也要上联在右边,下联在左边。”我点了点头,和爷爷把对联贴了上去。
下午,我们一家人要做年夜饭。爸爸是本次的大厨,只见他右手拿着铲子,左手拿着大锅。大火直直的向上窜,那炒菜的香味中,流露出幸福的味道。妈妈和奶奶在包饺子,那一个个圆鼓鼓的饺子,看上去是那样的可爱!那样的迷人!经过几十分钟漫长的等待之后,只听奶奶喊到:“开饭了。”大家急忙围坐在一起,弟弟转着圆圆的大眼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饺子夹起,放进嘴里,说:“太好吃了。”这下全家人又一起笑得合不拢嘴,春节的气氛流露在我们的言谈中。
春节的重头戏来了,放鞭炮。这时胆子大的孩子都纷纷出来放鞭炮,大家拿出各种各样的鞭炮,统统放下去。那烟花五彩缤纷的颜色,飘落在空中;那甩炮噼里啪啦的声音,摔落在地上;那礼花百花争艳的姿态,飞舞在门前。让大家心里升起了一股暖暖的团圆的幸福年味。
春节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了,那一件件幸福的事情虽已消逝,但那幸福的味道永留心中。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就是我脑海里过年的样子!
往年爸爸妈妈都会带我们回老家过年,老家不禁止放炮的。爷爷总会早早地准备一箱一箱的花炮等着我回家一起玩儿!奶奶也会在我们回程的时候到门口放一大挂鞭炮让我们一路平安。可惜这两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我都没有回老家过年,真的特别想念那些每天都能放花炮的日子。
从腊月小年那天起,姐姐就开始为家里写新年对联了。她写的对联每年都会被爸爸妈妈的朋友们一抢而空!妈妈说,明年让姐姐从腊月初八开始写起,我觉得姐姐好可怜呀!外婆常说:“二十八蒸馍馍贴花花。”每年农历二十八那天,我们全家都会一起来贴对联和福字,还有成对可爱的生肖。我觉得这个时候就是新桃换旧符,就是要过年啦!
过年,有鞭炮,对联,肯定还少不了妈妈大年三十丰盛的年夜饭啦。她每年在这个时候都要写菜单,展示她的厨艺!今年我长大了,也帮着妈妈做了几道菜,我想以后妈妈就不会太辛苦了,因为我可以当她的小帮手了。瞧,我做的香煎大虾得到了全家的一致好评,我好开心!
今年是牛年,我听到最多的词语是:牛气冲天,牛转乾坤,牛劲十足!希望我在牛年能在学习上牛转乾坤,小提琴上能牛气冲天,牛劲十足!
我喜欢过年。有鞭炮,有外婆一起包饺子,有全家一起做大餐,还有年三十到初一可以随便打游戏!过年真好。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所以被称为中秋或仲秋。八月十五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还要圆,要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中秋前夕,人们都尽可能和家人团聚,取人月双圆的意义,八月十五又叫“团圆节”。
中秋节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民间传统节日。早在三代时期我国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夕月,即祭拜月神。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晚上,有赏月、游湖等活动。明清以来,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今天,月下游玩的习俗,已很少了。但设宴赏月仍很盛行,人们把酒问月,庆贺美好的生活,或祝远方的亲人健康快乐,和家人“千里共婵娟”。
古时还有祭月和拜月活动。设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梨,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还有切成莲花状,在月下,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地方,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切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月饼与中秋节的联系是在明代。具有关资料说,当时,北京城市里出现了一种以果做馅的月饼,而人们在中秋节这一天自己制作月饼,用于自身和赠于亲朋好友,以表达团圆和祝贺之意。那时的月饼大小和形状很不规范,差别甚大,其名称也颇特别。
正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在这天,人们会出去赏灯、赏月、猜灯谜等。在宁波,家家户户还会吃汤圆,以示在这年里生活会团团圆圆,甜甜蜜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这是古人描写元宵夜的诗句。虽然,今晚是个阴天,看不到“星桥开锁”的景象,但天公还算作美,连续半个月的雨天,居然在今天停止了下雨,仿佛也知晓人间有个佳节似的。趁着天晴,爸爸赶紧带上我出去到外面感受我们宁波元宵夜的美丽和气氛。
我们首先来到了三江口。本来就非常美丽的三江口,因为灯光的渲染变得格外的迷人。红的,蓝的,绿的,紫的……各种各样颜色的灯光投射到水面上,变成一道道五彩斑斓的彩虹,随着波浪晃动着。岸边,披满了霓虹灯的高楼大厦,正像魔术师一般变化着炫目的色彩和图像,一会儿变成一只蝴蝶飞舞在夜空中,一会儿变成一条鲤鱼跳跃在高楼上……在岸边的人们,纷纷拿着手机拍摄着这美丽的夜景。
接着,我们去了东鼓道。东鼓道里游玩的人们明显比往日多了许多,各家商铺的门口都张灯结彩的,一片喜庆。吃的,玩的,买衣服的人群都挤满了各自的店门,我也乘机敲了下爸爸的“竹杠”,让他给我卖了我已馋了好久的冰激凌。
顺着东鼓道,我们到了鼓楼。哇!鼓楼更是更加的热闹和拥挤!车水马龙,人山人海的。沿街都挂满了一串串的大红灯笼和中国结,人们手上也提满了各式各样的小灯笼,随着拥挤的人潮一闪一闪的,像极了晴天的星空。到处都是音乐声,欢笑声,叫卖声……热闹无比。而我,又懒在糖画铺门口不走了……
不知不觉中,时间过得好快,一下到了九点多,我只好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跟爸爸回家了。在回家车上,窗外的街道依旧灯火灿烂,不时还有漂亮的烟花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