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文化论文范例优秀9篇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如下是勤劳的小编为家人们收集的儒家文化论文范例优秀9篇,欢迎参考。

儒家文化论文 篇1

“内圣外王”一词最早是由庄子提出来的,儒家将其发扬,使其成为是中国古代一种伦理政治观,儒学中的“内圣外王”有修身治国之意,讲究内修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所谓“内圣”就是修己,是人格理想,“圣”是中国古代的人格典范,是个体自我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通过修身可以成为圣贤之人格。“外王”就是安人,是政治理想,在内圣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把圣人的王道理想通过社会生活和国家政治体现出来,实现治国平天下的圣王理想。张载将这种理想人格概括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19“内圣外王”是我国传统德育的整体目标。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儒家推崇培养“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将“内圣外王”作为个人追求的道德境界的最大目标,同时也是社会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儒家看来,个人的价值就是成人,成德,要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仁人,关键在于自身修养即“内圣”,正所谓“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3]114“我欲仁,斯仁至矣。”[3]58个人价值的实现就在于“外王”,子曰:“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儒家以“修己”的人格理想为起点,从而实现“治人”、“安人”的政治理想。内圣和外王是相互统一的,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只有内心不断修养,才能成为“仁人”、“君子”,才能达到内圣;同时,也只有在内圣的基础之上,通过外王之道,才能达到济世救民、安邦治国的外王目的。中国古代,道德和政治有着直接的同一性,“内圣外王”的思想体现了传统社会道德与政治的统一,人格理想与政治理想的统一,同时也体现了个人自我完善与社会奉献、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这对大学德育目标由“泛政治化”倾向转向政治性与个体道德教育相统一,重德性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我国大学德育目标随着时代的变化、社会的需要在不断完善。从建国初期至20世纪80年代,我国大学德育目标是以政治要素、思想要素为主要内涵,紧紧围绕“共产主义理想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教育”而开展,“三育”“五爱”是高等学校德育目标的重要内容,到90年代,大学德育目标在“五爱”和“三好”的基础之上又提出“四有新人”的目标。

进入21世纪,大学德育增加了使命感、责任感的教育,增加法律意识、公德意识等学生思想品德和道德修养方面的内容[4]。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大学德育存在着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的特点。“泛政治化”的德育造成的直接后果是德育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染上政治色彩,德育目标表现为极端的政治功利性。一方面,理想化、空泛化的政治理论教育,难以将社会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感和道德价值;另一方面,过高过空的德育目标、大而不当的德育内容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最终影响了德育的实效性。“泛政治化”的大学德育,其实质是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将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与社会需要相分离,严重影响了德育的实际效果。大学德育目标对德育过程起导向性作用,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既要代表社会的要求,也要代表教育对象的要求,要将社会的要求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统一,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现代大学德育要继承传统德育的合理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担当的精神,使大学生成为具备良好思想道德素质、人格素质、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大学德育要从“泛政治化”的目标转向重在德性培养的目标上来。要把政治性渗透在爱国主义、法律教育、价值观教育等内容之中,以大学生日常活动为载体,将政治性植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中,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接受社会价值渗透和政治要求。要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道德规范教育,人格心理教育。要把宏观目标教育与德育对象的实际生活需要直接结合起来;将道德理想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要着力开展以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核心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重点的公民道德教育,加强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和民族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将个人价值与社会的责任统一起来,从内圣入手,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以便将来成功地拓展理想的“外王”之道。

二“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精神与现代大学德育

“以人为本”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内容,具有独特的哲学思维特色。张岱年认为“以人为本”与“天人合一”、“刚健有为”、“贵和尚中”并列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四大要点[5]286-295。“以人为本”,通俗地讲,就是指以人为根本来考虑和解决一切问题。以“仁”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是儒家道德文化的核心,不但包括人对于同类生命的基本的同情和关怀,也包括对自然界一切生灵和万物的热爱,具体表现在仁爱、德治的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中。儒家以“仁”为核心的人道主义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在人性本质方面,儒家提出“仁者,人也”[1]23的命题,认为“仁”是人与自然界其他事物区分开来的本质特点,因为有德性、有人道、有思想,人并非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所以,“惟人,万物之灵”[6]31-33,“君子不器”[3]8-12。在人与神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当学生季路问鬼神之事,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3]102强调以人为本,鬼神次之。在天地人之间,儒家提倡以人为中心,强调重人事。有一次,孔子家的马棚失火,孔子退朝回家,看见焦土断垣,他首先关注的是伤了人没有,而对财产只字不提。因为“仁”,人区别与自然万物,高于万物,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仁”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尊严,每个人都需要自尊自爱。在人际交往方面,儒家提出“仁者,爱人”,将“仁”作为人际交往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是其仁爱道德思想的实质,具体表现为“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7]136。在儒家看来,人群间的“仁爱”关系可以以孝悌血亲之爱为本,推己及人,由内而外,由近及远,可“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从而实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7]136的大同理想。其所谓“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3]102

“君子之于物也,爱之而弗仁;于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8]31儒家这种以仁爱为核心的人本主义精神,通过相互尊重、相互关心和爱护,从自爱到爱亲,爱人到爱物,其“人”的范畴不单是指个体、群体,更指向了人类,这是一种更高意义上的博爱,真正意义上的以人为本。在社会管理方面,儒家认为“仁乃为政之本”,主张“仁政德治”。早在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曰:“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6]31-33在儒家看来,“以人为本”的仁爱道德规范不仅是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同样是人与人交往的需要,而且是兴国安民的需要。因此,周公提倡“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孔子提倡“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民有耻且格。”[3]8-12指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3]8-12各统治者坚信“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作为自己的警世训导。在儒家看来,“仁”既是人之为人的本质,又是个人的道德理想,同时也是社会的政治理想,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既是个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又是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儒家这种仁爱精神由“亲亲”到“仁民”,由“仁民”到“爱物”,最后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体现了中国古老而朴素的人本主义思想,这对创新和加强现代大学德育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大学德育出现的目标政治化、内容空泛化、方法机械化、过程简单化,其实质是德育过程中“人性化”的缺失。“以人为本”的德育原则,就是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发展的需要来制定德育目标,选择德育内容,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来实施德育的全过程。第一,在德育目标上突出理想与现实、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的理念,充分尊重受教育的对象,从人本主义出发,使德育更好地体现人本性、和谐性和全面性,体现个体需要与社会责任的统一。德育目标既要面向未来,把握时展的趋势,又要立足于现实,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生活。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协调学生的个人价值与集体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的关系,使德育工作既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也能满足学生的个人成长的愿望,将学生个人成长需要与社会的要求结合起来,真正发挥高校德育的功能。把一定的社会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9]第二,在内容上注重政治性(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价值观)和一般性(公德教育、人格教育,心理教育)相结合的理念。

首先,要加强以“仁者爱人”为基点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让学生从自爱、爱亲到爱人、爱国,将个体的仁爱意识上升到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高度。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增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在大学生中加强“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兼容并包”的宽容心理,“天下为公”“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尙中贵和”“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的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其次,要加强社会公德、人格心理的教育。倡导仁爱谦让、敬老慈幼等伦理规范,让每个大学生有了“仁”的理性知觉,了解人之为人的道理,将“仁爱”作为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将传统社会人伦关系中倡导的尊人自重、正己安人、诚实毋欺、宽容豁达、敬业乐群、勤劳勇敢、坚强不屈等个人美德,经过现代意义上的体认和升华,直接变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美德。第三,在方法上突出德育人性化、生活化的理念。改变传统德育中以灌输说教式的形式来完成概念原理的传授,采取人性化的教育方式,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让大学德育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让共产主义人生观、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以教师为本,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激发教师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利用多样化的形式在教育过程中因材施教,在充分考虑受教育者个体差异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择合适的德育内容和实施办法。总之,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大学生在大学德育过程中陶冶情操,磨练意志,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有机统一。

三“知行合一”的践行方法与现代大学德育

“知行合一”是明代大儒王阳明在批判地继承先秦儒学和程朱理学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王阳明“知行合一”的“知”有两层含义:第一,是“良知”,指仁义礼智信等伦理道德观念。王阳明强调“良知之外,别无知矣”、“知无不良”。第二,是“真知”,指在实践后对客观事物正确的认识。王阳明主张“亲身履历而后知”。“行”也有两层含义:第一,是指人们心理上的意念活动,所谓“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第二,是“笃行”。“笃者,敦实笃厚之意。已行矣,而敦笃其行,不息其功之谓尔。”王阳明常把“行”解释为“体究践履”“实地用功”,“行”在这里就是“实践”[10]。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倡导知行合一。从道德教育上看,道德意识离不开道德行为,道德行为也离不开道德意识,强调实践在认识论中的重要作用,提倡道德躬行。所谓“路歧之险夷必待亲身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邪?”[10]这种重视“身亲履历”、重实践,将道德认识与道德实践统一的思想,对现代大学德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大学德育是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相统一的实践过程。道德教育的过程是内化和外化相统一的过程,道德修养又是内化和外化的关键。儒家在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有很深的研究,值得我们发掘借鉴。《大学》提出的“明德”“亲民”“至善”道德修养的三纲领要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来实现,“格物”就是指在实践中求知,通过学习、认识、实践来穷尽万事万物之理,做到万事万物无不知晓;“致知”就是求得真知,通过认识、实践、再认识不断循环反复的过程,对事物从粗到精,由表及里,由部分到整体形成真理性的认识;“诚意”就是意念诚实;“正心”是指要除去各种不安的情绪,不为物欲所弊,保持心灵的安静。在求知的过程中要做到“正心、诚意”。同时,儒家提出在修身的过程中要经常“自省”“自讼”,所谓“自省”,就是内心反省,对功过、成败、悲喜的情感体验都在内心进行。所谓“自讼”,就是自我批评,是直接对自己行为方式,或者由他人行为方式所联想到自己行为的是与非、当与否的思考和分析。孔子“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2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不善而自改之。”[3]169“自省”“自讼”具有自我约束的心理功能,它通过反思对自我进行再观察、再认识,知过必改,得能莫忘,它的目的在于调节自我行为,不断强化自我的道德意识,处处以正确规范要求自己,不断弥补自己的不足,在反躬自省、解剖自己、克己自律的修身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人格素质。修身既是格、致、诚、正的结果,又是齐、治、平的起点,大学设计的人生奋斗步骤,自上而下、自内而外把总目标层层展开,形成了一个以修身为本、纲目结合的网络体系,体现了由个体道德修养到实现社会理想的循序渐进的实践过程。加强大学生道德建设,培养四有新人,我们可借鉴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步骤,并赋予它们以时代的内容和新的含义。通过“内省”“慎独”加强自我修养;通过“齐家”端正家风,使家庭成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场所。“治国”就是要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平天下”就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11]。这样就将大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和社会理想、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在道德实践的过程中有机统一起来。第二,大学德育是道德认识与道德践行相统一的实践过程。大学德育是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只有在道德实践中,一定的社会理想、道德准则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的目的在于道德实践,道德教育成功与否也要靠道德实践来检验,因此,道德实践在大学德育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大学德育要取得实效,就要改变过去那种“重教育,轻实践”的做法,要紧扣时代脉搏,在教师、学生等主要群体中积极搭建道德实践的平台。例如,在管理服务队伍设立“共产党员示范岗”,在教师中评选“大学名师”,在学生中设立“青年志愿者”,将道德教育与道德实践紧密结合。同时,必须建立强有力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为之提供动力和保障,增强道德规范的约束力,将道德规范融入各种管理制度中,如各高等学校的《大学生作弊处分条例》将诚信道德规范以制度形式加以强化。要不断创新德育方法和手段,切实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一是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生乐于接受的社团活动及社会实践活动,以各类活动为载体,吸引学生普遍参与道德实践。二是要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让学生在校园内的人际关系和社会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从中学会社会活动的规则,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三是要在各类活动中树立学生自己身边的榜样,让学生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见贤思齐。四是要加强师德建设,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以身立教、践德体行,把德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各个环节,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过硬的专业技能。第三,大学德育是继承和发展相结合的实践过程。“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12]大学德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继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成果和建国以来各高等学校积累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优良传统之所以能代代相承,是因为它正确地体现了我们民族的道德价值取向和理想追求,是优秀民族精神借以传承的客观载体。”[7]5然而,传统不能代替现实,时代在变化,事物在发展,只有在合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改进和创新,才能真正完成对文化的传承和超越。继承不是简单的照搬照套,是一个批判继承、创新发展的过程,要完成这个创新,我们必须积极挖掘、提炼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与现代接轨,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换。首先,要深入研究优秀传统美德的现实价值,对优秀传统美德作出现代诠释,使其与现代大学生道德建设相结合。其次,要找准优秀传统美德与当今新道德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13]。再次,要通过行之有效的方法,使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要积极开发优秀民族道德教育资源,利用各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历史和革命传统教育,利用各种重要节日、纪念日等宝贵的道德教育资源,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要不断充实富有时代特色的道德教育内容,推广“通识教育活动”、“人文社科系列讲座”等高品位、高格调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学术讲座活动,营造健康高雅、文明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弘扬民族精神,坚定学生理想信念。要组织学生参加适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帮助他们认识社会、了解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增强公民的礼仪、礼节、礼貌意识,不断提高自身道德修养。

四结语

现代大学德育是一个由德育目标、内容、方法、途径等融合的有机整体,必须科学分析其各部分要素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发挥部分与整体功能,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要坚持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相结合,坚持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新办法。”[9]要坚持批判继承的原则,积极挖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使其成为大学德育宝贵的文化资源,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理想与现实、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教育与实践相结合,切实发挥大学德育在人才培养中应起的作用。

儒学文化论文 篇2

关键词:儒家文化 生态文明 思想

儒家文化是一门重要的中华传统文化,其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现阶段,随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当对儒家文化中以“仁”、“德”思想为中心的生态智慧加以继承并运用,积极探索可持续的对大自然的索取与利用方式,以此来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永续利用,并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儒家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

(一)儒家文化的生态伦理思想

从根本上来讲,传统儒家文化中的生态伦理观念的最大原则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是儒家“天人归一”的生态伦理理念,想要表达的是个体思维具有整体性与系统性。正是在这两大特点的基础上我们才有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自然环境与人类发展的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实现科学发展的目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发展。传统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理论,被越来越多的人推崇,主要是因为作为一个传统而又古老的哲学命题,它又与现代化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密切统一,其具有的生态伦理价值有利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有效合作,实现自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生态环境失衡不但体现在人与自然之间,更表现在人与与,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在这里所说的生态危机不是单纯的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等一系列表层现象,而是指人类正在面对的一系列生存危机。这些危机都是我们对地球无节制物计划开采,耗费所造成的。

从儒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对生态环境应该怀有敬畏之情。对此,孔夫子有三畏之说,“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其本意是说,我们应该对生命,对自然,对他人怀有基本的敬畏、尊敬之情,要尊重生命本身的多样性与自身的发展规律。大自然中存在着不同种类的生命,其形态以及其他调整各有各的不同,我们应该尊重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尊重生物物种的发展规律。保持谦卑、兼容的认识观,在爱护自身的同时,也爱护其它生命体,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同时,也要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其他生命形式。共同建造一个和谐共处,共同发展的生存环境。

(二)儒家文化的生态责任担当

儒家文化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它不仅包含了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同时也包含了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文化。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将传统儒家生态环保伦理观念与现代化生态环保学进行统一,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有效进行,对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的实现来讲,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根据传统儒家观念中“个人―家族―国家―天下”的认识逻辑,“个人”是其所有认识的出发点,位于其他几个重点内容的中心位置,儒家思想认为个体通过自身修养的提高,以实现齐家,治国最后平天下的远大战略目标,其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中,也要担负起自己的职责。

作为当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观念的来源,必须要从全球化生态保护的需求出发,对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全面性、系统性进行深入探讨,将其与现代化生态环保理念意识想结合,使之引导我国生态建设工作的有效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良好的生态环境,进一步促进家国国家发展,切实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

二、生态文明下儒家文化在当下的意义

(一)“仁”

简单来说,传统儒家文化最基本的一个思想中心就是“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仁”又作为一种包含内容极为广泛的道德品质而存在,中心思想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怜惜、体谅、互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这一理念基础上“仁”已经成为整个人类社会得以继续发展向前的重要动力。

在古书《中庸》中写到“: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对作为个体,却又属于社会的人的存在结构与生存原则作了简明,清楚的论述。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观念正是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儒家哲学与美学的大体构框架。根据儒家文化的初始观念来看,我们对“仁”字的本质有了一个大致的认识,是从目前个体生存权进行拓展,涵盖所有生命形态的生存结构与态度。在《礼记・大学》中,古人个体想要有大的作为,为天下人服务,首先要做的是提高个人修养,这是个体发展的基础,只有处理与与自己的关系,才能以正确的态度与世界,与他人相处。

(二)个体与群体的协调和睦

在儒家的传统文化思想中,尤其看重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统一。从先秦开始,众多入派学家一直将人的社会性群体性看得特别重,不过即便是这样他们并不否认个体存在的价值以及个体对群体的作用。在儒学思想观念中,人类本能情感的抒发与表现必须要以共同存在的条件作为前提,这里所说的共同存在的环境就是中国人一直以来比较重视的社会伦理与道德规范。虽然儒家学派的精神与道家精神境界相比,缺乏一种维度性,不过从人类社火存在的大环境来看,儒家学派所体现这一条件,恰好体现了人类智慧与理性的优势,同时也使得人与之之间,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能够保持一种正确的关系。处于对个体生命有限性与群体生命无限性的理性认识,在儒家学派的思想观念下,认为个体更应该怀有一种人本主义的情愫。

(三)“天人合一”

还是从儒家学派的核心思想理念,即“天人合一”来论述,其中“天”就是指自然生态环境,而“人”即指个体实体,也指个体的精神状态与情感意志,个体言行举止。根据儒家美学的观点,个体情感与意志可以寄托与自然,同时也会以自然变化为转移,自然作为客体与人这种审美主体之间存在着“比德”联系,最能体现这一点的就是“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另外,个体意志情感与自然相附而存在,从古语“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中可以反应出古人的这一思想。大自然馈赠人类,人类要服从于自然,才能共同存在,长远发展。对于儒家学派来说,天人合一,人顺于天,才是生态美学的终极体验与目标。根据马斯洛的相关理论来看就是:人与自然是彼此最为重要的组成内容,这就要求人类必须与自然保持某种程度上的相似性,才能在自然中持续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而且人和超越他的实体之间其实不存在任何绝对化的间隔。这一观点打破了以为生态观下对生命认识的局限性,它是从生命的普遍性这一角度出发,对生命之间的联系进行认识,以实现不同生命体与结构之间的协调性。

(四)“德”

我国儒家生态理念的重点是坚持以德性为中心,从爱民普及到爱万物,达到“仁者”与世间众生统一的思想境界。在这里所说的“仁”,就是仁爱。在《论语》一书,第一次对“仁者,爱人”的思想内涵做了一个概述,反映了儒家生态哲学的观念。从儒家学派所反应的生态哲学中我们可以对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有初步的认识。儒家思想观念中,人是万物之首。孔圣人曾经说过“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这就反映了儒学中仁爱的三层内涵:第一是爱亲人,第二是爱祖国,第三是爱世间万物。儒家学派的继承发展人孟子也曾说过遵循规律,按时播种,粮食年年有余;不用过密的欲望,放过小鱼仔则鱼鳖年年充足;山林砍伐采摘有度,则材木山货用之不尽,只有这样民众才可以获得长远富足的发展,这也是治国之道也。从孟子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儒家学派不但将仁德看做是人类的本质品性,而且希望能够将这一品性推及到世间其它物种,包括宇宙自然的万物,让作为个体的人具有一种普世的价值情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在号召仁德的同时,给予世间所有的生命以尊重和爱护。儒家思想中顺天时,万物生生不息,尽天命的观念与态度,为当今人类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充足而有力的理论支持,为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平等和谐发展提供了指导作用。

三、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儒家文化中蕴含有丰富的生态文明哲学思想,儒家以仁德出发“亲亲,仁民而爱物”的生态伦理观,以及儒家的“天人合一”辩证思想对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宇宙万物和谐共生,建设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不断深入,我们要认真分析、学习儒家文化中的“仁”、“德”精髓,结合当下生态环境现状,重新审视人类的生产发展模式,转变无规划、无限度地索取大自然的粗暴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洪克强,卢剑。儒家文化与现代生态文明观的异质与同构[J].科学经济社会,2012,(02).

儒家文化论文 篇3

庞德与中国古典文化之间的交集源远流长,而研究者们开始关注这个角度却是在他的著作《诗章》(The Cantos,1915—1970)发表之后。《诗章》构建独特,内容庞杂,涵盖政治学、经济学理论、经济史、进化史、建筑学、神话传说、文化理论、思想形态、社会现象、历史人物等多个层面,反映了人类历史进步的文化成就,《诗章》是埃兹拉•庞德的扛鼎之作,在现代诗歌历史上占有里程碑式的地位[3]。《诗章》总共一百一十七章,这部作品晦涩难读,第一章到第七章是主要介绍各种诗学理论。第八章到第十一章描述军人的生活。第十二章到第十三章比较孔子心目中大同社会的理想画面。第十四到第十六章描述诗人们向往的诗学天堂———伦敦,以及庞德崇拜的历任美国总统的轶事。第三十一章到第三十三章描述了美国经济社会的几位名人。第五十二章到第六十一章专注描写孔孟之道,以及他心目中孔孟之道构建的君主治国有方,百姓安居乐业的太平盛世的理想社会秩序。第七十二章开始为《比萨诗章》,属于《诗章》的后期创作阶段。在《诗章》的前半部分,庞德就已经开始融入了中国的古典文化,但不是全部的内容,而在后半部分,中国文明尤其是儒家思想文化自始至终贯穿整个后期《诗章》。“后期《诗章》是庞德最深沉宏博的诗篇,是建筑在他对儒学的独特理解之上的。”[4]20著名作家诺尔德在其名作《Blossom From East》中称儒家思想体系是“庞德诗章中永恒的主题”[5]44。美国学者丹尼尔•帕尔曼称“孔子的儒家思想是《诗章》全诗的哲学思想支柱”[6]30。在纷繁复杂的《诗章》体系中,庞德广征博引,其中《论语》被引用二十二次,《大学》)被引用二次,《孟子》被引用九次,《中庸》被引用五次。儒家思想文化体系不仅是庞德意象主义诗学理论的基础,而且是其诗学理论的起源。本章将从儒家的社会秩序性与庞德的史诗架构、儒家的正名论与庞德的功能论、儒家的因材施教与庞德的推陈出新、儒家的格物致知与庞德的道德仁爱四个角度探讨庞德史诗理论与儒家文化的渊源。

(一)儒家的社会秩序性与庞德的史诗架构

秩序论是指人类社会与自然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的相通性、肯定性和连续性。人类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就为建立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而不断奋斗。思想家哲学学者们究其一生探究和平秩序的理论原则,为人类社会奉献了可贵的文明遗产。孔子就是其中的一位,他苦心孤诣创建的儒家学派一向将建立一个和平有秩序的世界作为自己奋斗的最终目标。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这个时期是中国历史新旧秩序交换更替的时代。孟子曾称那个暴行有作的时代为混沌的时代。旧秩序未曾完全摒弃,新秩序还没有建立起来,社会处于动荡不安,混沌无序的状态,这个时候迫切需要一个理论去打破这种局面,从而创建出新的秩序,这个时候,儒学思想应运而生,成为清除社会毒瘤,创建社会新秩序的一剂良药。《礼记•礼运》篇中勾画了这样一幅画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举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7]44庞德对此儒家思想甚为推崇,在《诗章》第十二、十三章中他阐释了儒家的秩序性思想,并揭露了他生活的年代的西方社会秩序的不和谐、混乱的状态,指出西方社会要学习儒家的秩序思想,彻底消灭社会毒瘤,并称中国的儒家文化是治疗西方混沌社会秩序的一剂良药,并在第五十四章中明确指出:孔子之于中国犹如水之于鱼。其实早在1915年庞德刚刚着手准备创作《诗章》时,他就把孔子和但丁相提并论,认为他们的作品是必读的经典之作。二战期间,庞德由于了对美国不利的反动言论被捕,被投进了比萨监狱,由于美军突然到庞德家中逮捕,他没有任何的思想准备,被逮捕的当日只带了两本书:《孔子文集》和《汉英词典》。在艰难的牢狱岁月里,他笔耕不辍,仅凭借《汉英词典》他翻译出了《孔子文集》中的《中庸》和《大学》,成为他艰苦难捱岁月的强心剂,伴随读过那段烦郁的时光,他将那段时间的作品汇集成册,即是后来享誉世界的《比萨诗章》。庞德对儒家文化的《大学》篇如痴如醉,他曾说他在这部分篇章中找到了灵感,可以指引美国走出混沌的社会状态,走向光明的未来。而这些灵感即是秩序和和谐,他尤其推崇《大学》中关于下面这段社会统治的描述: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已[8]34。庞德认为,要想治理好个人的家庭和家族,首先要注重自身品格的修为;要想修为自身的品格,必然要端正自己的心态;要想端正自己的心态,先要拥有诚心的意志;要想使自己的意志诚心,先要找到获得知识的途径;而获得知识要通过认知和探究。通过认知和探究才能获得知识;获得知识后才能拥有诚心的意志;有了诚心的意志后心态才能端正;心态端正后才能修为自身的品格;有了一定的修为才能治理好家庭和家族;治理好家庭和家族后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国家后才能天下和谐太平。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修为个人的品格。《大学》中提到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秩序性是实现天平盛世的要素,而《诗章》开篇便为我们呈现出这样一幅画面。《诗章》给人的最初印象是内容繁复庞杂,结构变化多样,其活跃的思绪、断续的叙述、破裂的诗篇给人以巨大的冲击,加上庞德在《诗章》中运用了成语、神话、故事、寓言、政治、经济、建筑、文化等各个领域和多种文学表现手法,为这部著作增添了神秘的色彩,一度被美国文学史的研究者们誉为“天书”。但是看似破裂的诗篇却自始至终贯穿着统一的核心思想———孔子的儒家思想,虽然孔子的儒家思想这一核心并未改变庞德一贯的文风,但它却如废墟中巨大的砾石,独自屹立于一片残垣断壁之中,为《诗章》这部鸿篇巨制勾勒出宏伟瞩目的线条。庞德推崇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并提倡美国社会借鉴这一思想,他在《诗章》第十三篇的著文可以看出,他对这一思想透彻深入的感悟:这段文字是庞德对苟日新,日日新的翻译和理解。如果说“明德”是对发扬人类正义的品格的要求的话,那么,“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强调不断革新的动态问题了。这里的革新不仅仅是思想的革新,还包括社会秩序的革新。这使人想到基督教的每日忏悔和宗教教义的自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表达的是一种动态的观念,促使国家摒弃旧的理念和腐朽制度,建造新的有生机的社会秩序。在庞德的其他散文著作中也反复提到儒家的社会秩序性对国家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庞德对儒家的社会秩序性的理解可谓深入骨髓,透彻淋漓。

(二)儒家的正名论与庞德的功能论

在庞德最早提出“意象主义者”之前,休姆就已经开始倡导意义深远的意象派运动了。休姆是探究美国现代诗歌理论的先驱,他的诗学理论是二十世纪初英美诗歌发展的航向标,有力地打击并淘汰了腐朽落后的传统诗歌理论。英美现代主义诗歌运动深受其熏陶,后来的诗人学者也以他为榜样。“休姆热衷于日本徘句,对东方文化也相当痴迷,他激烈反对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诗歌模糊抽象、矫情雕琢,主张诗歌应该写得‘硬朗、清晰、严谨’。”[10]5791908年,著名的“Poetry Club”就是由休姆与他的志同道合者们齐心协力创建的,在这个诗歌俱乐部里面,他们集思广益,提出了许多至今对英美现当代诗歌影响深远的诗学理论,而后以休姆为首的诗人学者们又创建了另外一个著名的“Thursday Club”[11]。庞德受邀欣然加入这个俱乐部,并在一起探讨诗学的过程中与休姆等人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相似的诗学理论,在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识上也有很多共识,一拍即合。庞德认为其个人的诗学理论可以概括为四点:第一,如实描述所见所闻;第二,大胆表现美丽的东西;第三,避免使用陈腐的教条文字;第四,适当重复别人描述的美好的句子[12]。在这里,庞德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才华和理想。这些主张可以借以实现他比肩大诗人荷马、但丁之属的宏大抱负,可以让他治疗美国新文明所患的贫血和营养不良。在探索诗歌语言精确性的过程中,庞德将自己的注意力转向了孔子的研究,并且在儒学经典著作中探究出“正名”二字。“正名”二字最早出现在《论语•子路篇》中,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于其所不知,盖缺如也。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13]、[14]、[15]54在孔子的世界观里,名分不正当,说话就没有理据;说话没有理据,就无法完成事情。无法完成事情,人们便会没有法律意识;没有法律意识,就没有公正的法度;没有公正的法度,百姓就没有生活的保障。所以说话做事都要名正言顺,行得通,绝不能敷衍了事。孔子的正名言论体现在诸多儒家教义中,比如孔子认为不同身份不同地位的人死亡应用不同的委婉表达方式。天子死称之为驾崩、山陵崩;诸侯死称之为薨;士大夫死称之为卒;士死称之为不禄;庶人死称之为死;僧尼死亡则称之为圆寂或涅槃。庞德对孔子正名论的认识不仅仅停留在社会身份的正名,还将其发展成为语言功性的言论,他将孔子的正名论进行创译,将其译为:“If wordsare not precise,they can not be followed out orcompleted in action according to specifica-tions.”[16]204(如果语言不精准,就无法被读者了解,与之密切相关的行为也无法实现。)只有精准的使用语言,才能达到交流的目的,从而实现既定的目标。庞德认为使用语言是否精确关乎诗人的作诗态度,更与社会、经济、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一脉相承,但是庞德年代的某些诗人只会刻意仿效,人云亦云,没有个人的语言特点,也不会追求诗歌语言的精确性,这也是很多哲人对诗人的诗歌理论不屑的主要原因,他们认为诗人的语言毫无精确度可言,无法细致的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更没有能力把握事物之间的微妙联系,也就抹杀了语言原本的意义和价值。庞德对诗人充满自信,他认为诗人不应自暴自弃,应当勇于使用凝练精致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将语言从模糊堕落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从而促进社会文明的进步。庞德认为文学的作用并不在于利用强制的或情感胁迫的手段使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而在于废除臃肿变质,累赘腐烂的语言,用凝练清新、简洁明快的语言去说服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理论。语言变质会影响社会的健康运作,从而崩溃社会体系,诗人应当担负起“正名”的使命,救日益腐烂的语言于水火之中。汉字“正名”多次出现在庞德的史诗当中,儒学的“正名观”成为庞德“正名论”的理论基础。

(三)儒家的因材施教与庞德的推陈出新

《论语•先进》记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众弟子有的长于“德行”,有的长于“言语”,有的长于“政事”,有的长于“文学”,这就是所谓的孔门四科。因此,北宋理学家程颐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朱熹注解:“圣贤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弃人也。”于是有了“因材施教”的说法。因而,因材施教就是根据人们不同的素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材”的含义是指每个学生不同的智力水平和特点。学校要将各个学生不同的特质作为出发点,分别采取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措施。孔子依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把学生大致分为“上智”“中人”“下愚”[17]406三类。孔子弟子中,智力水平参差不齐。针对不同智力的学生,要给予不同的指导方式。以每个人不同的特色为划分基础的“因材施教”思想体系对庞德影响至深,他尤为推介儒家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理论。他认为孔子的教育对一个国家社会政治乃至经济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庞德还有力地鞭笞了当时美国社会的落后腐旧的教育理念,认为该理念古旧过时,没有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也没有根据每个学生不同的特点将学生进行划分教学,完全达不到教育的最终目的。从教育理念的角度来讲,庞德自始至终欣赏“推陈出新”的理念,即根据实际条件和情况采用人性化的创新的政策。联系儒学的“因材施教”,有机的将“学”与“思”这两个元素巧妙连接,孔子云“学而不思则周,思而不学则殆”,在思考中追求不断的变化。这点在法律学院课程设置方面体现的尤为突出,庞德对法律学院的课程编排进行了因地制宜的革新,他大胆提出了一个设想:大学本科和研究生的教育不要分割成两个阶段,应当将这两个阶段合并为一个完整的阶段,有学习才能的学生可以一起修研究生的课程。因材施教,适合其特殊需要[18]57。教授也要积极的投入到本科和研究生这个完整阶段的教学,不必将本科阶段的教师跟研究生阶段的教师分开。以上这些都体现了庞德推行的“推陈出新”的教育理念。

(四)儒家的格物致知与庞德的道德仁爱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19]579格物,即经过事物的表面追求至真的道理,可见,格物乃促成万事之基石。庞德认为:科学家研究自然界奥秘的途径是执着探索自然的规律,社会学家和文学家也应通过学习赏鉴历史思想和文化以获得永恒的为人[20]102。格物寓指道德仁爱。其中仁爱正义乃格物之核心。庞德在其巨著《诗章》第八十七章中发出了这样的呼喊———“让我们的君主也能说出‘道德仁爱’吧,这些才应是唯一的主题。”[21]庞德提倡遵循事物客观规律,保障社会利益。他认为:“正义仁爱,亦即法律的目的。”[22]3仁爱所追求的是平衡,“仁爱”在英语语词中,与平等,公平,正义等词意义甚为接近,可以互相解释。庞德还指出:道德仁爱是社会的人应当具备的美德,是保证人们意愿和利益的体制,是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的正确方式。不得不说,在这个问题上,庞德是极具远见的。纵观上下五千年,我国人民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崇尚仁义道德,成功步入现代化的文明社会。人们拥有了很多财富,社会地位也得到提升,但是同时也带来了许多弊端,在社会进化的过程中,某些人的贪得无厌也逐渐显露,他们一味追求资本、财富和权力。某些人逐渐忽视了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兄弟阋墙,为争遗产斗得你死我活,医生收受红包,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劣质原料,对消费者的身心造成很大的伤害。少数人游弋于名利场,逐渐丧失了自我,对社会发展造成了不良的影响。所以,儒家的“仁爱”思想和庞德倡导的“道德”在现代社会仍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庞德对中国儒家思想文化的诗化解读

《诗章》中最能凸显儒家思想文化的篇章是著名的《比萨诗章》,仔细研读本部分不难发现,庞德并非一五一十地照抄儒家思想文化的内容,而是经过自己的创译和再加工,将他理解后的儒家思想文化转化成诗歌的形式著于《比萨诗章》当中,通过意象、联想、情感与审美四种形式解读了他对儒家思想文化的独到理解和探究。

(一)意象解读

意象在不同的语言环境当中有不同的理解。意象的内涵即是不以人的情感为转移的客观物体,但是,物体融入诗人的构思之后,经过诗人本身思想的渗透,就不可避免的打上了诗人的主观烙印,融汇了诗人本身的情感和思想,这种融汇了诗人本身情感和思想的物象就是诗歌之意象。诗人若要在诗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必须依托意象这个客观载体。意象就好比是建筑时的材料,是基础,不能独立存在,必须依托诗人的言语表达出来。如中国著名诗词“小桥流水人家”中包含三个意象,分别是“小桥”“流水”“人家”。再如张继的《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诗中出现了月、乌、霜、天、枫、火、寺、钟、船诸多形象,诗人将自己的感情寄托在这些意象当中。

(二)联想解读

诗是许多意象的联合体,这并不意味着意象构成诗歌的主旨。一首诗歌是由有限的意象和特定的主旨构成的。如果要全方位多角度的理解诗歌,就必须充分发挥想像力,巧妙运用诗歌的意象,构建完整的诗歌主旨。庞德在解读儒家思想文化的时候,就运用了庞大的想象力,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性深入探究儒家经典的主旨。古代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唐棣的花朵啊,翩翩地摇摆。我岂能不想念你吗?只是由于家住的地方太远了。”这里的友人指的是庞德的好朋友雕塑家布尔热斯卡,庞德用“山雾缭绕”来追忆友人的魂魄,故人已逝,生者死者有着遥远的距离,但庞德运用“何远”二字,拉近了生死的距离,表明虽然友人不在,但是生死无法割断友谊,他仍与友人有着灵魂的沟通和交流。当然,庞德的用意不仅仅在于此,我们不能忽略一个庞德《比萨诗章》的写作背景,二战期间,由于散布对美军不利的言论,他被关押在比萨监狱,在那期间完成了《比萨诗章》的写作,这段时间对诗人而言是黑暗阴郁的,他生活的惴惴不安,时刻有生命的危险,于是不难推断,这里还表达了庞德的那种对死亡的恐惧,这在“看到绞架的阴影,比萨上空的云变幻莫测”这句里面可见一斑。

(三)情感解读

文学作品是作者抒发胸臆的载体,有生命力和思想的文学作品才可以经久不衰,文学作品的存在离不开人的思想和情感。文学的存在是因人而宜,有了人才能有故事,有了故事才能有文学的存在,文学的存在也是因为社会变革而存在,社会状态决定文学作品的内容,继而涌现什么样思想和情感。由此可见,文学的存在是有社会原因的,文学要以思想为依托,诗歌更是符合这个原则,无论是哪种诗歌体裁,诗人想要表达的无非是个人情感,思想领域,个人嗜好,生活情趣等。鲁迅也曾说:“拜读别人的著作实际上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读者跟作者的生活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就无法有十足的契合度。故而在文学作品中经常会有一些精彩的片段,如果未曾经历过,就无法深入理解和探究,直到在今后的岁月中自己也有了这样的阅历,思路才逐渐明晰起来。”这里以儒家“孝悌”为例,“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者,即孝顺父母,孝乃至圣先师孔子育德内容的重要部分。孔子推崇孝顺父母的仁爱。人们若都能孝父母,则以怀有仁义之心待他物,终使老有所养、长有所敬,若君王能以仁孝治天下,则民忠而拥戴之。故曰:“孝古之大义也。”悌者,敬悌也,即兄弟姐妹之间互敬互助之情。推广之,朋友之间也要讲义气,重情义。庞德在解读“孝悌”二字时,说到:孝悌乃情之根本。其最终的着眼点是“情”字,既包括兄弟姐妹之间的互敬互爱,也包括朋友之间的深厚友情。庞德为什么将“仁”与“情”结合在一起?这里与庞德的亲身经历有关,这里的“情”有两种版本的解释,第一种版本是庞德与艾略特的友谊。庞德与艾略特邂逅于英国,正值意象主义发展澎湃的阶段,庞德对艾略特的作品评价颇高,极为赞许,曾慷慨地帮助他发表了《普鲁洛克斯的情歌及其他观察》(1917)。艾略特对庞德的知遇之恩一直心怀感激,并称庞德为恩师。之后,艾略特编著了《Ezra Pound:Tempo and Poetry》一文,并编著了《Selected Essays of Ezra Pound》,他指出现代文艺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文艺批评论即是庞德的文艺批评理论,其在英美文学史上具有经久不衰的意义。可见,艾略特对庞德的诗学理论甚为推崇,在《荒原》的引文中,他把庞德与诗神但丁相提并论,并给予庞德最具匠心的艺人的美誉。而庞德也毫不保留的倾其精力为《荒原》做修改和指正。对此,中国学者赵毅衡在其论著《诗神远游:中国如何改变了美国现代诗》中就认为:“通过细读庞德,艾略特不可避免地受到了一些中国诗的感染。”[28]154在《荒原》的原稿中,艾略特曾称:“我应该从下面两点上感谢吾之挚友庞德:第一,在文艺批评方面他的理论对我的帮助,第二,他在我批评理论最有成果的创作初期对我进行谆谆教诲。后来,艾略特在多部作品中指出诗人都应当广泛借鉴庞德的诗歌理论和批评理论:“正是吾师吾友庞德,给我提出了新颖的诗歌理念,使我果断改正传统诗歌理论的弊端,不断进步。依我的观点,后世的年轻诗人们,你们如果要想在诗歌创作上有所造诣,必须学习庞德的作品和理论,否则不会取得任何成绩。”[29]44艾略特认为通过庞德对古典诗歌的创译,我们得以领悟诗作的精髓[30]29。艾略特本人对中国古典诗歌以及现代文学作品也有着极大的贡献,而这一切都来自于庞德的熏陶。庞德又对中国古典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推崇备至并从中获益良多,故而中国传统文化对艾略特的诗歌创作也产生了不朽的影响。第二个版本的解释是威廉•卡洛斯(1883—1963),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他一直被奉为诗坛的大师级人物,为现当代文学理论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二十世纪初,他就读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这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和里程碑,因为在这里,他结识了对他一生的事业转折有着重要影响的两个人:希尔达•杜利特和埃兹拉•庞德,三人自此成为一辈子的朋友。他把创作时期划分为两个阶段,都以庞德的名字命名:“庞德之前期”和“庞德之后期”。在文学史的划分上,他没有被划分到意象派诗人的行列,但是他却终其一生,始终如一的坚持意象派诗歌简洁、明了、严谨的文风,在其鸿篇巨制《帕特森》的序言部分,他不遗余力的表达庞德对他一生的转折的影响和对庞德崇敬,而庞德也很看重这段友谊,在《诗章》第六十七章节,他曾经说到:“什么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情感的质量。”[31]64说的就是他与威廉•卡洛斯之间笃厚的友情。

(四)审美解读

“审美”的概念最早是德国哲学家鲍姆加通提出的。美是能够使人们感到愉悦的一切事物,追溯到词汇学的起源,审美一词的含义是一切可以通过人类自身察觉的东西,东西的价值可由人类自身鉴定得出[32]78。审美是作家审美体验审美标准的理性体现。在《比萨诗章》中,庞德在解读儒家文化时,采用了“示现”的修辞手法,“示现”又称“形诗”,就是把实际不见不闻的事物,说得如见如闻,活灵活现,利用想像力,将过去、未来或无法亲眼目睹的事物,凭藉文字的描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在《诗章》第八十三章有这样的一段描述:“Itflourishes by its decent,has no harm,towers theland,it endows the land with nine skies.”这段文字是庞德对《孟子》中关于浩然之气的解读。孟子对浩然之气的理解是要依赖正直感去捍卫,而不是以暴制暴,用邪恶遏制邪恶。而经过庞德的创译,变成了诗歌的第二行中所描述“doesno injury”,意即用正义来养育浩然之气,没有伤害。诗歌的第三和第四行是对“浩然之气塞于天地之间”的解读,他成功了运用了“示现”的修辞,在诗中加入了“nine fields to heaven(九重天)”的描述,把九重天这个原本不见不闻的飘渺物象加入到他对儒学的理解,神韵流动,气势恢宏,使原本抽象难懂的“浩然之气”蒙上了一层空灵、立体的色彩,使原本的哲学思想变得灵动流转。

三、结语

儒家文化论文 篇4

我国古代儒家乐舞理论《乐记》中说“大乐与天地同和”这强调的是儒家思想精髓——“和”。古之乐舞与天地同音、同韵。乐舞表现的内容与自然带给人的感受相统一,是自然与人的统一。古典舞有许多作品都是以自然生物为载体抒发某种情感或表达某种精神的,譬如舞蹈表现梅、兰、竹、菊,是以这些花卉的品格来抒发一种傲然独立、与世无争的优良品质。是自然界与人生观的和谐统一。其中“和”的思想有着重要作用。古典舞身韵中讲求“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力与形合”,“心、意、气”的统一与协调,正是儒家思想“和”在舞蹈中的运用。“和”是内外的统一,是内在意识与外在姿态的统一协调。中国古典舞讲究精、气、神,注重外在的动作、线条,更注重内在的精神状态与外在动作一气呵成,贯穿统一。舞蹈要有梅、兰、竹、菊的精神,就需要肢体语言与这些花卉的精神相符合,因此此类舞蹈的动作多用控制、延伸等动作,外形相似且情感抒发恰到好处,意境也与动作相符。这样才能表现出梅的顽强,兰的空灵,竹的坚韧,菊的傲然。精、气、神完全贯穿其中,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处理,正是中和之美的体现。我国多地出土各朝的舞人画像以及雕塑,像我们展示了当时人们的舞蹈体态。汉代盘鼓舞、巾舞以及袖舞所表现的舞人舞姿婀娜、体态轻巧。而建鼓舞、刀舞的舞人又充分体现了动作刚劲有力、直率豪放。我国古代崇尚儒学,注重礼节,由此可见汉代儒家的中和思想在舞蹈中的体现,即有柔美温婉,亦有豪迈直爽,二者的同时出现体现了一种中国特有的包容文化,一刚一柔的和谐融汇体现了舞蹈之“和”的美学观点。静中有动、动中有静、刚柔相济是儒家中和思想的重要体现。中国古典舞被称为是“划圆的艺术,古典舞中“圆”的运用是古典舞主要审美特征之一。古典舞的动作圆融,无棱无角,体现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核心,圆在古典舞中运用之广泛,与儒家文化崇尚美、崇尚自由、崇尚自然、遵循中庸的和谐之道有一定关联。儒家处世之道是仁义、和谐、中庸,这样的道德精神是一种圆柔、从容。古典舞万变不离圆,以圆为主要动作。圆给人以圆润、团结、和谐的美好意象,“和”之思想亦在圆的变化中相互对立统一。正是因为有了儒家文化对中国舞蹈的长期熏陶,才使中和之美在舞蹈中得以长存,儒家的和谐、和合便是古典舞的处世之道、为舞之道。

二、风乎舞雩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篇》中的最后一节,记述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四人与孔子聊天的情景。孔子主张“乐与政通”,用乐舞教化人、将“礼”、“仁”渗透人心,成为潜意识中的美德所在。这便奠基了古代舞蹈的传统思想,儒家文化与舞蹈动作的结合,形成了中国古典舞典型的审美。儒家思想倡导民族融合、国家统一,因此我国古代舞蹈更是丰富多样,“太平和合”的思想境界促使我国舞蹈包罗万象。隋唐两代继承融合了南朝的汉族传统乐舞和北朝各民族乐舞,如此强大的吸收文化正是因为拥有厚重的儒家思想引导致使,儒家文化的“和”,使唐代文化得以融合、相互交流,促进发展,使唐代舞蹈成为中国舞蹈史上最为兴盛的时期。比如当时健舞和软舞以矫健豪放和柔美温婉而区分,正是阴阳相合,对立统一之和。中国古典舞刚柔并济、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的境界正是“和而不同”“因中致和”的体现。儒家文化将仁、义、礼、智、信概括为五种基本道德规范,这是儒家思想的行为体现。而中国古典舞亦将这五种思想融入其中。中国古典舞注重神韵,“以神领形,以形传神”。其神,正是古典舞中正的神态,中庸、中和是贯穿于舞者内心,是植根于整个民族的思想。唯有心胸常驻“仁爱”,神态才会含蓄而美好,有“爱人”之心,才会舞出古典舞的精髓;中国古典舞受武术影响,其“义”与“信”的精神贯穿始终;孔子的“礼乐”思想实施于当时社会各个阶层,周代乐舞《六代舞》《六小舞》即是礼仪的呈现;古典舞的“闪转腾挪”“提沉冲靠”,都是力的巧妙运用,是中华民族的智慧体现。在儒家文化影响之下,古典舞浸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因此,古典舞是尽善尽美的之舞,是中庸平和的之舞,是朴实唯美的之舞。

三、大美无言

庄子说“大美无言”,此美是自然与人的相融,是和谐、中正之美,也是我们中国古典舞所追寻之美。此美是永恒之美、是无界之美。我国以儒学思想文化为基础,保证了民族融合、共同生存。正是因为仁爱、中庸、中和等思想,才得以让几千年的文化兼收并蓄。未来的古典舞之路,也应秉承着“和”的思想一路向前。顺延古代舞蹈的同时我们也应顺应发展,在厚重的历史上演绎出新的篇章。中庸,不再是一成不变,折中而可。我们古典舞新时代的儒家思想也应重新定义:现代中国文化的中庸、中和的意义更广泛、更多元。中和,是文化的包容与渗透,是传统与时代的接轨与摩擦。中庸,是秉承传统文化底蕴屹立不倒,吸纳更多文化丰富自身。融于时代更应融于自然,现代社会的“天人合一”是人与自然的融合、融洽,是至诚、至善、至美。儒家文化所形成的社会观、自然观、审美观在古典舞中早已成型并运用,中国古典舞与中国传统的儒家思想一脉相承,在舞蹈的学习和创作过程中,唯有将儒家思想形态融于心中,将内在思想化为外在行动,将生活化的体会提升到思想修为的境界才能将中国文化与中国舞蹈完美结合。中国古典舞虽有强大而深厚文化底蕴,但创新往往为我们带来无限种可能。在居于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文化基础上,应创造出符合当代审美、不失传统精髓的作品。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中国古典舞是大美,是难以言喻之美,我们要以传统文化的精髓来滋养这份美,以心灵的感知与智慧使这份美绽放更加灿烂迷人的光彩。

儒家文化论文 篇5

摘要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历史传统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并成为中国体育文化特色的思想源泉。我们有必要对儒家学说中的不利因素进行剖析和扬弃,培养中华民族特有的健康向上的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继承创造有利的发展环境。

关键词:儒家思想 中国传统体育 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儒家思想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或多或少的影响。在数千年体育文化发展史里,中国的儒家文化思想,在传统文化和思想中占绝对的统治地位,同时儒家的文化思想对我国现代的、特别是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现代体育文化的现状,是儒家思想在我国体育文化圈内的一个现实的、根源性的集中反映。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和体育行为都有着根本性的影响,从而使得中国传统体育与西方体育都有着各自的发展方向,中国传统体育逐步在体育思想、体育价值取向和体育体系等方面形成了具有自己鲜明特色的中国传统体育文化。

一 礼、仁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儒家学说的理论核心是礼与仁。礼是一种正统的社会行为规范,“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求人人都要控制自己的私欲,按照自己的社会身份行事。这也是当时人们进行社会活动和社会交往所遵循的通用规范。仁,就是爱他人,爱自己认为应当爱的人。由于过分拘泥于“礼”,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其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体育的竞技性特征被慢慢消磨掉了。正如《礼记・射义》中所说:“古者诸侯之射也,必先行燕礼,卿大夫士之射也,必先行乡饮酒之礼,故燕礼者,所以明君臣之义也,乡饮酒之礼者,所以明长幼之序也。”这里礼射被当成了实践仁与礼的手段和方法,仅仅是为了“明君臣之义”和“明长幼之序”,礼射的最终目的不是培养人的体育竞争精神意识,而只是用以维护礼教和等级伦理秩序。

在礼所容许的范围内,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有自己的发展。如在体育文化里,没有淫秽、怪异和粗野的运动,没有危险、野蛮的体育项目。运动的参与者都懂得遵守规则,合理竞争,实现了“礼”在“艺”先。再如孔子在谈到射箭时说,比赛的目的是提高技艺,锻炼身体,只要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就行了。此外,都要求要加强友谊,比赛双方要互相尊重,讲究礼节、礼貌。这些思想在当今仍是可贵的体育文化思想。

在传统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体育竞争所需的最基本的社会环境是欠缺的。其实在体育活动中所进行的竞争是相当激烈的,有时甚至会发生野蛮的碰撞与冲突,这与儒家学说所宣扬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伦理道德及等级秩序不相融合,是对封建礼教的挑战。在儒家思想观念中,仁是有条件的,超过和违背了礼的仁是不允许的。儒家思想中的这种礼与仁,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从根本上是压制人的个性发展的,个人的独立人格、人的自尊自爱往往得不到尊重和社会的保护,更多的是强调个人的服从,这是对人创造精神的一种压抑。其实,体育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个体充分地展现自己,养成自己的独立人格,用一种永不服输的精神,力争上游,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改进技术,推动竞技项目的发展,这和儒家思想追求的礼和仁是有很大冲突的。

二 中庸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体育运动发展的根本在于竞争。无论什么类型的体育运动都充满了竞争精神。但儒家思想提倡中庸,忽视竞争,与发展体育运动的精神相冲突。中庸所崇尚的是颜回式的准苦行僧般的道德生活模式,强调如何协调宗法人际关系的协调性道德,而不是提倡个人积极向上的进取创新精神。中庸之道强调无原则的调和,安于现状,不为人先,严重制约了人的个性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伸张,同时也泯灭了人们在体育运动中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结果导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缓慢、缺乏生机。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之一,儒家崇尚中庸的思想导致了中国传统体育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从而缺乏体育特有的竞争精神,造成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难于顺利发展。中庸之道的主题思想是教育人们自觉地进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把自已培养成为具有理想人格,高度文明,达到至善、至仁、至德、至圣的理想人物,追求“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太平盛世和世界大同的理想境界。在儒家中庸思想影响下,和谐成为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追求的最高境界,个体和谐、天人和谐,逐步形成了君子之争以和为贵的伦理型体育文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竞争、对抗和有剧烈身体运动的项目在中国传统体育方面的发展。在和谐观点指导下,中庸思想讲究人与人的友善,追求人体与自然的统一,强调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反对人与人的对抗,反对人对自然的独立,挑战和对抗,而强调二者的对立统一,逐步形成了中国特有的体育文化体系。

三 天人合一思想与传统体育文化

天人合一思想是儒家思想文化的另一特色,天人合一思想就是指自然界与人类之间存在一种统一协调的关系。受儒家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中国传统体育文化表现出典型的对立统一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和谐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最终追求。中国传统体育把世界的两大基本要素,即人与自然看作是一个对立统一体,强调天人合一;把生命的两个主要标志精神与躯体看成一个整体,强调神形合一。这种整体的自然观和生命观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在传统的气功、武术和养生体育活动中随处可见。它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主张通过身体锻炼来促进精神升华,从而实现理想人格的塑造。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我国一些以阴柔文化为特征的项目,如中国围棋、气功、太极拳等,都得到了广泛传播,逐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体育的代表项目,进而传播到东南亚各国甚至全世界,成为人们养生、健身、内修和调节身心的体育活动,受到全世界的欢迎,在世界体育史中占有一席之地。

四 重文轻武与重义轻利思想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注重文教的国家。儒家主张礼义修身,认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鄙视体力活动、视体力活动为低贱之事的文化思想,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重文轻武,并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之中,并延续到今天。加上科举选仕,强调文章、品德和门第出身,视武学为下品,这样,重文轻武,蔑视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逐步成为了当时的社会风气。因此,在当时的情况下,很少有人在体育活动上去追求实现自己的价值,甚至有人对自己本身精通的体育活动也不提倡。更有甚者,封建统治者也抛弃了文武兼备的选仕标准,而以“好文学,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为选贤标准,并要求人们以和处世,以静修身,严格按儒家的伦理道德修身养性,把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视为“下技末务”,主张“损人间之末务,息田猎博弈之游戏”。重智力、轻体力,把强身健体、保家习武的体育运动看成“不急之末学”,为封建士大夫所鄙夷。由于封建体育文化受到儒家思想的严重制约,体育运动在中国封建社会遭受冷落。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的体育运动结果从人们的需要中被排挤掉,因此可以说,中国传统体育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中晚期是止步不前的,也可以说是严重倒退的。

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是重义而轻利的,主张“行义,远利;义重于利,义高于利”,认为见利忘义是小人之举。《论语・里仁》中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抑制了人们对个人需要的追求,把义作为一切利的前提,追求利必须是在义的允许范围下进行的。这种“贵义贱利”的思想对我们正确处理人际间的利益关系、养成正确的价值观都有很好的指导作用,这是积极的一面,但这种义利观反映在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中,又有很大的局限性。人们在体育活动中是通过竞争追逐功利的,只受体育活动规则的约束,而不受道德伦理规范的制约,只要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采用各种手段和途径都是可以被认可的。因此,儒家思想中所宣扬的“义”就被抛弃了,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从而“义”的原则也就失效了,这在儒家思想看来是“不义之举”,是儒家思想所不能容许的。所以,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活动也就很难被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封建家长制社会中的上层统治者们接受,带有竞争性的体育活动也就难以找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土壤,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也处处表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响痕迹。

参考文献:

[1] 李力研:《野蛮的文明》,中国社会出版社,1998年。

[2] 谭华:《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体育的影响》,《四川体育科学》, 2000年第12期。

[3] 唐桂黔:《儒家思想对中国传统体育的影响》,《体育科技》,2004年第3期。

儒家文化论文 篇6

隋抱朴的这种儒家形象的发展与当代的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品的发表是在上个世纪的80年代,在80年代人们都有着一种发展的渴望,人们是这样,国家更是这样。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国家的发展也是走向在一种全新的模式,改革开放也在思想上为我们提供了保证,新的事物的出现,人们的思想也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种新的看法。人们开始对社会的发展尽心思考,这也就产生了对社会发展的不同的思想。而隋抱朴的这种儒家的思想就是作者对社会的发展找到的新的答案,也是当时的寻根一派的对社会的不同的看法。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寻找不仅仅是对社会发展的道路的一种寻找,也是对我国国民在思想灵魂上的一种寻找,这是起到了双重的作用的。隋抱朴儒家的思想得到认可,也是读者对种儒家的文化在中国的发展中起到的中流砥柱的作用的一种认可,也在思想上为当时的人们提供一种范本。时代的因素在当时是主要的因素之一。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在深刻的内涵上也是存在于当时的这种社会的基础的,社会已经不仅仅是需要一种新的启蒙,而是在合理的生活的轨道上找到以往合理的生活思想规律,这对于人们来说是相当的重要的。而作者张炜也通过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认可得到新的确立。在当时那个近乎疯狂的80年代,人们的思想经历的是当时最活跃的西方的影响。这对于文学的发展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推到作用。而且我们也看到这种新的儒家的思想与时代的发展也是一种双向的互动的内容,在一方面这种儒家的思想丰富了社会的存在的思想,而在另一面社会的整体的发展也为儒家思想的存在提供了良好的保证。只有一个开放的社会思想的包容的力度才会得到增加,这是在80年代的一种很好的体现。社会的发展是离不开文学的发展的,文学的发展更加的离不开社会的发展。而且社会的思想的力度也深深的制约这文学的这种发展。隋抱朴的儒家的思想的也是在这一层面看到的社会的文化的一种显现。在80年代的寻根文学里我们不仅仅看到的这种对儒家思想认同的一种,这仅仅是当时的一个某方面,也是寻根中对社会的发展进行儒家解释的一部分,许多的作家还把社会的发展的看到的是道禅文化,还有楚文化等等。这些都是对社会发展的合理的解释,这也无疑构成了寻根文学的多元化的发展。

二、隋抱朴的儒家思想与自己的深刻的矛盾性

隋抱朴是一个深受传统文化熏染的人。他的名字就来源于“抱扑见素,少私寡欲”的儒家教义。他从小将“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中国传统文化是最不讲人性的,把人的正常的视为消极的东西,把社会的理知规范视为神圣的完全积极的东西。在这样文化背景下的隋抱扑,注定了成为方面的悲剧人物。隋抱朴首先是一个人,就必然有人的七情六欲。妻子桂桂死后,小葵是第一个闯入他生命的女人,也是他一生钟爱的女人。面对小葵的约会,经过激烈的内心挣扎,他最终“突然转身向着河滩跑去了。他像要扑向一个什么东西,没命地奔跑,嘴里同时还发出谁也听不清的咕囔声。”从他的这几个动作,足可以看出他对小葵的情感是多么的强烈。之后,由于被小葵嗅过手掌,常常睡不着觉,要不就做梦有人来捧他的手掌,他曾无数次偷偷伏在小葵的后窗上。小葵经四爷爷点头嫁给李兆路,使得隋抱朴彻底失望,可他内心的渴念一分未减,受尽了折磨。在李兆路外出当盲流的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他抑制不住内心火一般的热情找到了小葵。李兆路的意外死亡,给隋抱朴带来了堂而皇之接近小葵的机会,但是,他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充满愧疚,一直不敢面对自己的内心情感要求。小葵盼望并期待着隋抱朴走进她的生活。一次在蓖麻地里的相见,小葵渴望抱扑能在众人面前堂堂正正地直面他们的关系,然而小葵失望了。正如书中所写的“:那一天,抱扑没有站起来,也许就在也站不起来了。”“爱是人性天国的核心,是这个王国中最活泼、最美丽、充满生命的根本因素”,然而抱扑与小葵的爱却走到了尽头,不是因为不爱,却因为抱扑的特定文化和特定性格。隋抱朴的心灵深处,强烈呼唤一种火一般的爱情。他有时表现出一股勇于进取的力量,一股往着高处涌流的狂奔不息的热血。但是,另一方面,又有传统文化留下的巨大投影,困扰束缚着他,一种儒家的教益充斥着他的内心。他的出身,他的原罪感,他所受的传统教育使他背离了自己的情感要求。他的内心世界充斥着矛盾,充满着各种可能性,使他有时倾向于情感的天平,有时又充满着自责、忏悔的矛盾心态。人类“缔造的文化体系,表现了人类对善的追求,但是,也处处有伪善的部分加在其中,与真实的善的追求形成对抗的力,因此,在人的文化欲求中,总是接受着祖先文化遗产的双重积淀,这种复杂的情况也使人的文化追求体系本身又有两种力的拼搏。”文化的虚伪成分无情地摧残着抱扑的身心,人为地强迫他熄灭自己的欲念。社会理知规范无情地征服了他的情感,这个征服的过程是充满着灵魂的惨烈的战争的。隋抱朴是一个意志力很强的人,他可以忍受形而下欲求的折磨而从形而上的欲求中得到些许满足,如苦思冥想。他有一种大爱之心,这使他往往陷于有所爱而不得所爱的深刻矛盾之中。闹闹,一个洼狸镇最妩媚的女人,她心中一直爱恋着抱扑。闹闹对抱扑的火热感情,抱扑这个充满大智慧的男人,他不可能感觉不到;但在几次心灵的颤动后,他以冷静的面孔,不敢直视的目光,面对这位活力四射的姑娘。小葵的再嫁,能否给他一次机会,做一次自己情感的主人,使闹闹不再成为第二个“小葵”呢?传统文化在隋抱扑的世界中,好象一个无处不在的幽灵,这个幽灵断送了他一生的爱情,一生的个人幸福;但同时,也因为这个幽灵,使他怀抱“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知识分子情怀。从这一点上来看隋抱朴也是具有常人所没有的毅力,这也是儒家思想在内在的赋予他的坚毅的品质所在。

三、隋抱朴的儒家文化思想具有的现实的意义

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对现在的社会具有着广泛的现实的意义。在现在的社会发展的今天,隋抱朴这种儒家的思想是我们所应该具有的,这有利于我们现在的社会的会更好的发展,因为儒家思想主要的行为是与人为善,这样我们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才能看到社会的发展的有利的一个方面。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社会已经改变得太多,这样的社会可能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人们的深层次的交往,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的善良是我们的榜样。眼看到了自己家里的不幸,也看到了社会的不幸,这样在隋抱朴的身上就埋下下了善良的种子,看的不幸的事情多了就得到了自己内心的净化。这在巴金的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这这方面无疑与巴金存在这很相似的方面,巴金在城墙上每天看见杀人,心中也就有了对社会更加深刻的了解。所以从这个方面来看,隋抱朴的这种不幸的发生也为其带来了观察社会的机会,也是一种心灵上的沉淀。人的生活经历这许许多多的事情,这种磨练也是对隋抱朴这种儒家思想形成的关键的因素,也让我们的心灵得到启迪。作家张炜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画面,我们看到了时候的残忍,也看到了的无情的存在。这些深重的苦难都被隋抱朴所承受下来,善良背后的儒家思想的存在。此外在书中还有隋见素、隋含章、赵多多、四爷爷、隋不召等人物的描写,更加衬托了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情怀。也是作者要深刻表达的一种文化上的认同。粉丝厂的继续的发展,隋抱朴的接管也是一种儒家思想上的胜利。而且这种现实的意义上还表现为那种特殊的大爱,我们可以看出抱扑有一颗大爱之心,普度众生的大爱。而且除了大爱,他还深深地爱着自己的弟弟妹妹。作为长子,他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爱心,在弟弟见素在城里得了绝症后,他来到弟弟身边的第一句话就是“见素,我来晚了,我该早来看你。我是老隋家的长子,不该让你一个人出来闯荡。我没有尽到一个大哥的责任。”一股浓浓的兄弟之情流淌出来;这些都为现在的人们的生活提供了良好的范本。

四、结语

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文化思想的形成的因素与时代文学的发展有着很深的因素,我们在对其发展的过程要给予重视,看到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意义这些都是在现代的社会发展的所需要的,但是在《古船》中隋抱朴的这种儒家的思想与文学的发展的关系的表现的是复杂的也是多元的存在。我们看到了《古船》中的隋抱朴的这种文学与时代的关系不仅仅包括了作者张炜本人的因素也包括的儒家思想在千百年来存在的一定的基础所在。隋抱朴的这种儒家思想的表达充分的看到了《古船》所表现的儒家的含义,随意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在现在的社会中我们再来读读作品,感受作品中的隋抱朴的儒家思想的表现会使我们现在的人们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的竞争中得到良好的沟通的基础。隋抱朴从一次次的扶缸的过程中,我们在前面有很多的不理解,但是用这种深层次的儒家的文化思想来解释就不难发现这之间的是隋抱朴的浓浓的儒家思想的表达。然而正是这种儒家思想也使最后隋抱朴有接管了自家的粉丝厂。我们对隋抱朴的逐渐的理解的加深的这种变化也恰恰表现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儒家的文化。从文化意义的深层面上来看,隋抱朴已经完全的超越了自己作为一个隋家长子的形象,而是儒家文化的深刻的符号,有着一种特殊的社会的文化的意义。隋抱朴的儒家的思想的表达也是作家的合理的对社会的一种探讨。在这种社会探讨的背后是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好的向前发展一种文化的心里的表达。

儒家文化论文 篇7

儒家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主流文化,其管理思想中的精髓在今天依然熠熠生辉,本文就儒家的人本思想、修己安人思想、中庸思想、和谐思想等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谈几点看法。

1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儒家思想重人生,讲现实,强调个体德性修养,由个体推及整体社会国家,把道德与政治管理创造性地联系在一起,实现团结、稳定、和谐的政治统治。所以儒家管理特别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成为儒家管理的核心。荀子云:“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天论》)即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所以说人是管理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组织管理活动的实质在于对人的合理的调配、使用,实现组织内部能量的积聚。儒家有“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上》),所以管理活动必须以人为本。馆员是图书馆的灵魂,是连接文献服务与读者的纽带,是图书馆组织中最积极、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馆员的素质、积极性决定图书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决定图书馆事业的前途。所以图书馆管理应充分调动馆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以人为本,和谐管理。以人为本就是尊重人、依靠人,开发人的潜力,提高人的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业内人士都知道图书馆在高校中的边缘地位,而各高校45岁以下的馆员多为女性且多有高等学历,这些知识女性迫切希望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自我实现需要尤其强烈。所以图书馆管理层应为这些馆员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实现自我的平台这一最深切的人文关怀,比如业务培训、业务交流、学历提升、学术交流等。图书馆管理只有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给馆员以最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关怀,才能充分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使之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从而实现图书馆组织的进步发展。反之,图书馆整体的发展也会带动个体的完善,实现图书馆组织系统整体的绩效目标与个人目标的双赢。

2以修己安人为目的的管理原则

管理是“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最终达到“安人”的目标。修己包括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其中更强调管理者自身的道德修养,正所谓正己正人,“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管理者的表率作用不言而喻。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最有效的管理行为是以双方约束为前提的,组织内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以自己的道德修养和行为控制推己及人,以合理的思想和行为来从事管理、参与管理,就会创造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管理活动就会达到预期的目的。管理者的修己包括“德”、“才”两个方面,“才”包括业务素质和管理能力。首先,作为图书馆领导要一身正气,具有端正的人格品行、宽阔的胸怀和气度、坚定执著的工作信念和远大的事业抱负,还要勤政廉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正所谓“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次,图书馆领导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管理能力。业务能力是从事管理的先决条件,不管是流通部、期刊部还是技术部的工作图书馆领导都要精通,成为既有艰深业务知识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彰显图书馆领导的“修己”魅力,也只有如此才能起到垂范的作用。立足于“修己”的自我管理,自然也达到组织管理“安人”的社会效果,所谓“内圣外王”。

3以礼为原则的管理控制

“礼”是传统儒家保证管理活动达到预期目标的有效手段之一。儒家主张德治,德治即礼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是儒家管理的至理名言,即通过道德教化提高人们的道德自觉和自律,通过“礼”来约束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使管理达到和谐有序。《左传?隐公十一年》曰:“礼,经国家,安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这是从经营国家、安平社稷、百姓信从、利后代的角度阐述礼的作用。古代的“礼”具有政治法律制度、道德行为规范、礼节礼仪的功能,在现代的组织管理中,“礼”是对人们思想行为的约束、规制,是人们日常行为的规范、准则,包括礼貌、礼节、礼仪,准则、规章制度等。礼存在于家庭、团体、社会中,承担着社会成员的道德素质教育、文明行为的规范,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的责任,是维持良好社会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的有效管理手段。“礼”在儒家的管理思想中不仅仅是一种内在自觉的约束,更是一种外在的行为控制,要求做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第一,馆风建设。良好的馆风能融洽领导层、管理层、操作层之间的关系,增强图书馆组织内每个成员的主人翁意识和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意识,形成一种团结、奋进、拼搏、进取的积极力量。馆风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公开公正。图书馆的馆务、政务、财务公开。对购书经费使用、设备添置、人事调动、职工福利、评优等群众最敏感问题都采取公开透明的办法,给馆员一种家的归属感,就会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工作关系。(2)团结协作。图书馆各部门的工作是另一部门工作的延续或补充,哪个环节出现不协调的现象或失误,都会影响图书馆工作的进展和质量。所以在明确分工的前提下,各部门各岗位互相理解、相互支持,互相协调。比如大批量图书的采编、著录、上架,期刊每年的装订、倒架,图书馆扩建后的搬家等等都需要大家通力合作。(3)优质个性服务。树立“读者至上、服务第一”的服务理念,在图书购置、期刊征订、信息检索、服务便捷等方面征求读者的意见。数字图书馆可采用MyLibrary和My-Gateway系统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还可将因特网上相关的节点按某一主体进行归纳、分类,引导用户到特定的地址获取信息进行信息导航服务。(4)虚心学习。图书馆工作是一项学术性很强的工作,但这种学术性要通过对读者提供服务才能显现出来,这就决定了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不断地学习、总结、科研,撰写学术论文,提升自己的学术水平和服务水平。

第二,规章制度建设。高校图书馆在规章制度建设方面大多不够完善、有序,往往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规章制度或残缺或缺失或无序。高校图书馆应从实际出发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系统、合乎管理规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并大力宣传,使人人知晓,人人理解,使组织内的每个成员的工作行为都有章可循,有则可依;因为现代管理的有效控制是靠科学的规章制度来实现的。比如岗位职责、绩效考核细则、奖惩条例、考勤细则等等。规章制度必须具有约束性,但绝不是为了约束而约束,约束的目的是为了规范人的行为,达到人的行为的自觉性以及人与人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的有序和协调,从而创造一种和谐的工作环境,更好地服务于读者。在规章制度的实施方面,领导首先要把自己纳入组织管理运行机制中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不搞特殊化,不搞不正之风,坚持原则,遵守规章制度,不以权谋私。#p#分页标题#e#

4以中庸为度的管理原则

中庸之道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人为人处事的原则和方法,它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并已固化为中国人的文化基因,所以至今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现实工作中、生活中仍产生极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人们对中庸的认识有失偏颇,认为中庸就是折中、调和,不讲原则。孔子所谓中庸,意即适中,适度,中平,中常,核心思想是无过无不及,要求人们待人处世恰如其分,谦恭敦厚,着重控制过头或偏激行为。孔子云:“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意思是说,中庸作为促进人际和谐,实现良好道德的一种法则,是再好不过的了。朱熹解释:“中、庸只是一个道理,以其不偏不倚,故谓之中;以其不差异可常行,故谓之庸。未有中而不庸者,亦未有庸而不中者。惟中,故平常。”(卷六十二)“中”就是不偏不倚,“庸”就是平常。“中”强调的是凡事要掌握恰当的分寸,“庸”强调的是凡事要甘于平淡无奇。“中庸者,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而平常之理”是朱熹对“中庸”含义最简洁最完整的解释。冯友兰则用“极高明而道中庸”一句概括中庸之道的实质。说到底,中庸就是合理主义,是极高明的处世哲学,是营造和谐人际关系,创造和谐人文环境,避免、克服片面性与极端主义的基本原则和方法。现代图书馆管理如何掌握“中庸”这个度呢?首先,在用人方面,要遵循德才兼备、知人善任、合理组配的原则。德才兼备是用人的永恒标准,但现实中往往德者不够才,才者德不够完美。所以用人应用其长避其短,不求全责备。另外,用人要知人善任,用者不疑,疑者不用。按照中庸的原则综合考虑各种用人因素,做到因德、因才、因能、因信而用,坚决杜绝任人唯亲。其次,在图书馆工作目标制定方面,应遵循以下原则:(1)全局原则;(2)主次原则;(3)可行性原则;(4)可评性原则。再次,规章制度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具有明确的目的性、鲜明的政策性、严格的科学性、较强的可操作性、广泛的群众性、形式的稳定性、内容的连续性和发展性。中庸就是合理主义。管理者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只有不断探索、试用、调整、修改,使以上三个方面达到最佳适用状态——“不偏不倚、无过不及”,达到合乎事物内在的发展规律,才能最终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健康发展。

5以和为目的的管理目标

和谐是任何一门管理科学追求的理想境界,儒家管理思想更是主张“和为贵”。“和”,原指笙或排箫之类的乐器。各种乐器演奏需要和谐,所以“和”本就有协调、和谐之意。《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喜怒哀乐之情在表现出来而又没有违礼的情况下为和,这是从人的情绪角度解释“和”。作为管理目标的“和”,指人际关系的适度、自然、无过无不及。总之,“和”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也只有承认事物的差异性、多样性,矛盾双方或多方通过彼此力量的消长来推动事物的发展、变革,矛盾统一体才可能和谐并充满活力。儒家提倡“和为贵”“和而不同”,“不同”指不随意苟同。“和而不同”就是承认事物多样性,表现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就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和睦相处,小事讲协调、讲和睦,大事讲原则,不苟同。即和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图书馆管理中的“和”主要指人际和谐,即领导层之间的和谐、领导层与馆员之间的和谐、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图书馆领导成员之间应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勤政廉洁,形成一支团结、进取、勇于奉献的组织力量。馆员之间应遵从“君子贵人而贱己,先人而后己”(《礼记•防止》)。奉公忘私,信奉吃亏是福,以达到馆员之间的人际和谐。读者是图书馆的终极关怀,在秉承平等、开放、自由理念的前提下,以人为本,服务创新,为读者提供细致、周到、个性化的服务,实现馆员与读者之间的和谐。

儒学文化论文 篇8

1

儒家思想在前现代社会所居的正统、广泛、绝对的是和宋元以来王朝统治的支持推行、制度以及家族制度提供的社会基础分不开的。也就是说,历代王朝赋予了儒学以正统意识形态的地位,规定了儒家经典(包括宋明儒学的解释)作为科举的,这种制度的建构是宋元以来儒学大盛的基础和教育基础。而家族宗族制度以及由此形成的乡治秩序是儒学根深叶茂的1个更深的历史社会基体。所有这1切构成了儒家文化或儒教社会的整体。

但自19世纪中叶以还,中国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遭遇了西方近代文化的强烈冲击。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对中国施展了以近代资本主义为背景的文明的先进特长,古老的传统中国文明在帝国主义的船坚炮利面前1败涂地,被迫变革。经过洋务运动到,近代及工艺制造已开始引进,近代西方合理主义的政治结构也已为先进知识人所介绍,清政府也开始渐进的改革。但甲午战争的挫折使得儒教中国的危机更加深重而未得缓解。19世纪末儒学的状况是,儒家的知识体系和政治制度受到了巨大挑战,但这种实质性的挑战并未在名义上指向儒家,儒学的制度性基础并未根本解体,儒学的危机尚未表现出来。

这种情况到210世纪为之1变。本来在洋务运动后期,维新派在各地已经开始兴办新式学堂,即使在1些旧式学塾中,课程亦开始新旧并存。1899年清廷下诏废8股、诗赋,1901年清政府《兴学诏书》,正式要求全国广设学堂,这些已经是对传统科举服务、为制造儒生的旧式教育体系的根本挑战。由于自1899年来各地书院已渐改为学堂,至1905年传统“儒学”(学校)已无形中取消。更为决定性的是,1905年,清政府正式决定废止科举,规定所有学校除保留经学、修身之外,皆教授自然科学。无论在上还是事实上,儒学在传统教育的地位终于完全倒塌了。

不过,1905年的《教育宗旨》仍特立“尊孔”1条,并规定学校在春秋入学及孔诞日应“祀孔”。这些措施及保留经学等,显然旨在谋求在改革中维持精神权威和伦理秩序,特别是孔子的伦理权威。但辛亥革命后,又对清政府的教育宗旨加以革正。1912年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主持教育法令的的讨论,提出在法令中“去尊孔”,在学校中“废祀孔”,在课程中“删经学”,使得从小学到中学不再设置经科,儒家典籍作为整体被排除于教育之外。儒学不仅再不是教育的必要内容,更不是仕宦进身的必要途径,制造儒生的产业基础完全被消解。1到辛亥革命后短短几年,儒学已整体上退出了政治、教育领域,儒学典籍不再是意识形态和国家制度的基础,不复为知识人必读的经典,中国人的精神生活和政治生活2千年来第1次置身于没有“经典”的。

然而,儒家经典从政治、教育领域的退出,还不代表固有的孔子的精神权威的自然失落,还不等于儒家的伦理价值的说服力已彻底丧失。民初梁启超等人1面反对读经,1面仍主尊孔,就是明显的例子,在它们看来,孔子的道德教训乃是中国几千年立国的道德基础和民族的精神、文化的核心。2因此,儒学虽然从政治和教育的领域中退出,但仍然保守于伦理、精神的领域。

但在梁启超主办的《大中华》上,虽然虽然提出了“孔固当尊,经不必读”,却也同时反对以尊孔复辟帝制,甚至出现了“改良家族制度论”的呼吁。几个月后创办的《青年》而后更名的《新青年》则更进1步以“新思想、新文化、新道德”全面批判旧文化旧道德,新文化的锋芒直指孔子的精神权威和儒家伦理的价值,几乎就是1场批孔批儒的运动。陈独秀把儒家伦理归结为“3纲”,认为“主张尊孔,势必立君”,高倡“伦理革命”,3实际是要革孔子与儒家伦理之命。易白沙以《孔子评议》为文,指摘孔子学术的弊病。吴虞更与鲁迅呼应,谓“孔2先生的孔教讲到极点就非杀人吃人不可”“盗丘之祸遗及万年”,大呼“儒教不革命,儒学不转轮,吾国遂无新思想、新学说”。4后来人们把新文化运动的口号概括为“打倒孔家店”,并不是没有理由的。新文化运动对文化与社会领域的思想解放起了巨大的作用。从近代中国的儒教兴衰史来看,新文化运动正是把辛亥革命前后放逐儒学的运动进1步推展到伦理和精神的领域。从废止科举到新文化运动不过10数年时间,儒学在现代中国文化的格局中遭到全面的放逐,从中心退缩到边缘。

2

经过本世纪初210余年,儒教文化已全面解体,经历过新文化运动,儒学在青年中更失去权威。但是,国民政府时代儒学的困境并未进1步,其原因是中山先生坚持以“4维8德”发展民族精神,赋予了传统儒学德目以新的精神。在南京建立政权后,也明确主张以“礼义廉耻”为立国之本。在1929年国民政府的《教育宗旨及其实施方针》中明确指明以“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国民道德的教育内容。1934年蒋还推行过“新生活运动”,要求把礼义廉耻落实到每个人的衣食住行,对于传统道德的重要德目都给予了新的解释,同时又增入许多现代社会的公德。尽管新生活运动未能配合以推广知识教育和技术发展,在政治和土地未解决的情况下,其成效有限,问题不少,但其社会伦理意义亦应实事求是地加以。无论如何,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实践和社会运动在相当程度上自觉保留了儒家伦理的内容。5

值得注意的是,1937—1945的8年抗日战争中,政府、知识分子和全民对儒学的态度与民初相比有了1个明显的变化。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抵御外来的横暴侵略,国共两党、国民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动员各种力量来振奋军民的精神、意志,以反抗侵略。儒家伦理砥砺德行、变移风气、鼓舞士气、增益爱国心和树立自信心的功能,使得儒家伦理成为抗日战争时期重要的精神资源和道德力量。尤为重要的是,这也成为这1时期国共两党与知识分子的共识。1939年国防最高委员会颁行《国民精神总动员纲领及实施办法》,明确提出以“8德”为救国道德,“对国家尽其至忠,对民族行其大孝”,共产党立即表示用拥护此纲领,号召其党员发扬、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6儒家伦理道德学说既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各科教育的重要内容之1,也是抗战后国民政府建国方针所肯定的民族精神和根本德行。

早在民国初年,围绕宪法中是否应有尊孔条款及是否定孔教为国教,曾经历多次讨论,由于1915、1917年的两次复辟帝制都举出尊孔为旗号,最终使宪法中未能肯定儒教的地位,儒学未能取得政治上和国民教育上的指导地位。国民政府时代特别是抗战时期,在1定程度上以某种形式恢复了儒家伦理在国民精神与国民教育中的指导原则的地位,却无力使儒家原则在社会层面实现。1949年以后,情况又为之1变,儒家的命运在政治、社会、思想方面遭遇了1次更大的曲折。

国民政府时期虽未明确提倡孔子和儒学,但把儒家伦理的道德原则视为中华民族的固有德行,把4维8德作为中国立国的纲维,实际上是把儒家原则作为3民主义的根源。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以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姿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明确宣布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儒学在大陆悄然从民国时代占有的舞台退出。710年代与4人帮发动全国性的批孔运动,全面继承了54新文化运动批孔的激进主义而更远过之,使孔子的精神权威荡然无存,儒家伦理在社会层面受到了210世纪最大的破坏。

另1方面,辛亥革命以后,乡村的社会结构发生畸变,传统的官僚—教育制度的瓦解、军阀间的混战、乡村土地关系和阶级关系的紧张、乃至国共之争,使得传统的农村社会传统的自组织功能遭到破坏,代之而起的是土豪劣绅与功能低下的基层村保人员。梁漱溟曾想通过“乡村建设”恢复农村的礼俗机制并导入科学技术,以造成儒学复兴的社会基础,但不可能成功。1949年以后,经过、合作社到,整齐地建立了“队为基础、3级所有”的集体所有制的全新的社会组织结构,宗族的力量经和阶级斗争彻底分化,党的政策通过公社、大队、的行政和党的组织1直贯彻到村庄,社会组织的脉络上下打通,亲族之外,传统主义不复存在。尽管人与土地的技术关系未变,固有的社会组织结构已起了根本的变化,造成了近代化的基础。除家庭之外,传统儒学在社会基层结构上也失去了依托。

3

列文森曾说:“儒家思想在产生它并需要它3社会开始解体之后,变成1片阴影,仅仅栖息在少数人的心底,无所作为地被象古玩1样珍爱着。”7然而,儒家思想在近代化的社会是否仍有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并不完全依赖于前现代化社会的制度基础,如科举制以前儒学已经经历了千年发展的历史,又如日本有儒学但并没有科举制度。从春秋到6朝,儒家思想的存在并非以王朝的推崇为前提;在传统中国社会,宗族与宗法制也并非在每1时期或每1地区、每1阶层都占支配地位。尽管古代中国的社会组织、生产方式乃至政治制度的安排影响了儒家思想的表达方式和结构,但儒家伦理的价值具有超越特定政治制度和社会组织的普遍性。所以,正如杜维明所说:“虽然从发生学上来看,儒家与农业、官僚制度、家族社会有密切关联,深深扎根于传统中国的经济、政治和社会,但既不能把儒学简单还原为家族主义、、反商主义,而且也不能认为社会根柢被摧毁,儒家思想就因此丧失了它作为人文关怀和伦理宗教的意义,这些关切和意义与现代世界仍然相关。”8

早在洋务运动后期张之洞已提出中体西用,他的解释是“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9。可见他所谓中学为体室指治身心的传统伦理不必因在应世事方面西方而发生根本改变。与张1时先后的先进之士多是如此。帝制以后社会状况使得这种呼声更多,“中华立国,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为人道之大经,政体虽改,民彝无改”,事实上是当时相当1部分人的看法。康有为要求立孔教为国教的主要根据也是“又经大乱,纪纲扫地,法律全废,廉耻弃绝,道德衰蔽”,10以对治转型时期的道德危机为己任。陈焕章的主张是:“孔教既废,人之道德心尽亡”“中国之道德,1言以蔽之,曰孔教而已矣。”11与基督教面对“上帝死了”所发出的惊呼如出1辙。所以梁启超民初起草《大政方针宣言》明白地主张:“1面既尊重人民信教之自由,1面仍当以孔教为风化之本”。12这些都是着眼于风俗教化而肯定儒家思想的积极面。后来在宪法草案的讨论中,孔教方面也仍集中于主张在宪法中明定“国民教育以孔子之道为修身大本”。13

新文化运动的东西文化论争,围绕儒学发生的争论,从所谓“保守主义”的方面来看仍在坚持儒家道德伦理的适用性上。章士钊的所谓新旧调和论继续张之洞以来的主题,要“物质上开新,道德上复旧”,14这并非反对个性独立解放,而是着眼于社会正常伦理秩序的维持。张君劢在科玄论战中也反复强调,科学之新学并不能解决人生与道德的问题,内心修养的精神文明“唯在新宋学之复活”。15杜亚泉在陈独秀的猛烈抨击下仍然坚持:“确信吾社会中固有之道德观念为最纯粹最中心者”。16特别是,他们对西学有相当多了解,政治和社会改造方面的主张决不能说是保守的,但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伦理革命、儒教革命始终加以反抗。

不仅如此,1般看来对伦理关切似不显著的文化保守主义者也往往包含着这个方面。梁济1918年自杀时人多谓以殉清之故,但他自己已说明:“其实非以清朝为本位,而以幼年所学为本位”。这里的“所学”当即指传统伦理而言。他的自杀乃是要以1死以警醒世风。王国维自沉颐和园,时清华校长称:“盖先生与清室关系甚深也”,但吴宓则说:“若夫我辈素主维持中国礼教,对于先生之弃世,只有敬服哀悼而已”。17稍后陈寅恪所撰挽辞序更说:“吾中国文化之义具于白虎通3纲5常之说,其意义为抽象理想最高之境,犹希腊柏拉图所谓IDEA者。”18饱受西方教育的吴宓与陈寅恪所钟情的“礼教”“3纪纲5纪”显然是指普遍性的儒家伦理原则和价值理想。在道德生活的态度上,偏于西化的知识分子亦不例外,傅斯年1929年曾承认,虽然在思想方面已完全西洋化,但这这并没有妨害他在安身立命方面仍是1个传统的中国人,他所说的安身立命之处显然也是就伦理准则和人生态度而言。19而以“新文化,旧道德”著称的胡适又何尝不是如此。

民国时代的主政者与正统派知识分子在兼求道德性与现代性方面是1致的,孙中山赋予“8德”以新的解说,如忠于国、忠于民、始终不渝、博爱守仁等,很注意对传统道德的发扬,故蔡元培认为孙中山是“1方面主张学习外国之所长,另1方面主张恢复固有的道德与智能,是为国粹与欧化的折中。”20孙中山死后的国民政府更明确把4维8德列入《教育宗旨》,主张赋予5伦新的涵意而继续其精神。后来《中国之命运》1面认为工业化为中国之急需,另1面在文化上主张保守道德伦理精神,与冯友兰、贺麟的看法相1致。冯友兰在抗战初所写《新事论》中,1方面主张工业化为中国通向自由之路,另1方面认为传统道德中“不变的道德”仍可用来组织社会和调节精神生活。他说:“组织社会的道德是中国人所本有的,现在所添加者是西洋的知识、技术、工业,则‘中体西用’这个话是可说的。”21贺麟的主张在410年代的新儒学中最富文化意味,他不仅着力结合现代生活重新阐释3纲和5伦,对新文化运动对宋儒理欲之辩的抨击给予了哲学家的辨析,他主张吸收西洋哲学、宗教、以发挥儒家的、礼教和诗教,谋求儒家思想的新开展,他甚至提出“以儒家文化为体,以西洋文化为用”的口号。22从民初到抗战结束的这些呼声,决不表示这些思想家企图全盘搬用先秦或宋明儒家的道德来解决近代文化危机中的道德衰落,对传统道德伦理根据时代加以调整、批判、补充对这些饱学中西的学者来说乃是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共产党内的刘少奇在30年代末提倡道德精神与修养时,自然地和无可避免地大量援用了儒家文化的资源,这使得他的书50—60年代得到青年及大众的高度认同,甚至使其影响在60年代前期1度超过。80年代以来,在中国大陆积极致力于肯定和阐扬儒家伦理的现代价值的学者中,多数基于强烈的人文道德关怀而有见于儒家道德资源的现代意义。近年来政府方面致力改革和主管经济、贸易、教育的领导人也开始务实地注意到这1点。所有这些都说明,现代对于儒家思想的有分析的肯定并不是出于对社会改革的排斥,而是出于对社会转型过程中伦理秩序的破坏的关注和对儒家德性伦理普遍价值的认知。

正因为儒学的价值世界与现代世界的相关性并没有因传统社会的巨变而消失为无,也因此,在210世纪中国的社会文化变迁中,儒学仍然是1个不断受到关注的问题。而社会每处于道德危机时对传统价值的呼声愈高。所以辛亥以后,不仅有康有为等坚持孔教,即使在新文化运动中也梁漱溟这样要为孔子作发挥的人。410年代贺麟对儒家礼教和3纲5伦的诠释和张扬,在54时代是很难想象的,而冯友兰不仅在410年代不反对“中体西用”,在510年代依然坚持主张“抽象继承”的意义。有关儒家价值体系的争议1直是文化论争的中心之1。不仅54前后是如此,810年代中国大陆文化热的中心课题依然是如此。而理解这1现象,现有的20世纪中国文化的模式,无论是“革新与复古”“启蒙与救亡”“激进与保守”都尚未能恰当地于210世纪的儒学论争,对理解210世纪儒学论争的深刻根源多只具有形式上的意义。“文化认同”或“文化心理结构”的提法注重文化心理而忽略了客观性的社会需求。事实上,如果仔细体察20世纪处于弱势而始终不屈的维护儒学价值的呼声,便可理解,儒家伦理所以在近代社会转型后仍每每处于焦点话题乃是理有必然的,其必然性即根于现代化转型过程中“道德性”与“现代性”的分裂以及对克服此种分裂的要求。

因此,210世纪历程中儒学价值的不断被肯定

,本质上并不是所谓后殖民话语在中国的1种表现,更不是什么全球资本主义霸权话语或对于资本主义现代性的意识形态意义的肯定,23而是理论上对多元文化价值的肯认和实践上对现代化过程的,是对价值理性深切关怀的表达,对理想人生与理想人格锲而不舍地追求的体现,在中国还是对民族文化认同的强烈要求。同时也是对启蒙叙事的道德的人文反思。

$False$

4

210世纪文化史表明,儒学的危机除了转型必然带来的基础之改变外,主要来自于国人在功能坐标中判定儒学不能富国强兵、救亡自强,以及知识分子在启蒙思潮下已不再认同儒家伦理的价值。因此,210世纪儒学的危机归根到底是文化的危机、价值信念的危机。从这个观点来看,像马1浮、熊10力、冯友兰等人的儒家,虽然在学术和哲学层面可以看作儒家在现代文化中的存在,但马、熊、冯等未真正面对54以来儒学的文化的危机。他们的哲学是在54以来激进主义反孔运动的遗产未得清理的情况下,在民族危机特殊的氛围中产生的。而儒学的文化危机则本质上是“近代化”所带来的,只是抗战使得这1根本主题暂时淡化而已。因此新文化运动对孔教的批判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儒学及其价值传统在近代化社会文化中究竟有无意义,这些不解决,儒学就只能存活在少数思想家的头脑之中,不能落实在社会文化的空间与个人的精神人格,而无法改变反传统主义和反儒思潮带来的社会失序与价值混乱,这也正是我们不仅在810年代经历而且910年代仍然面对的儒学的困境。而这不仅是儒学的困境,也是中国文化的困境。

因此,“作为哲学的儒学”,不同于“作为文化的儒教”,前者是学术思想的存在,而后者则是社会化、制度化、世俗化的整合的文化形态。马、熊、冯及近年在大陆介绍较多的当代新儒家的哲学贡献相当可观,在这个意义上,“作为哲学的儒学”在210世纪不仅不能说是衰微,反倒可以说是较为活跃的。但是这样1种儒学对社会文化的影响与宋元以来的儒学根本不能相比,这除了制度性的基础已经不同之外,主要原因是缺少“作为文化的儒教”以为基础。而由于知识分子拒绝儒家价值,民众及青年缺乏稳定的道德权威和价值信念,无法形成“刚健有为、厚德载物”的统1的国民精神,文化病症与道德危机在市场和社会转型时期变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拨除中国近代因习用富有岐义的“体用”概念造成的讨论上的混乱,就现代化过程中主体应当或是否需要从传统保留什么、从西方吸取什么来看,20世纪造成有关儒学的论争的最强有力的根源,可以说始终围绕在现代社会的公民道德与伦理秩序和人生理想的问题。无论佐久间象山“东洋道德西洋艺”,或张之洞“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乃至前述冯友兰、贺麟的思想,都决不是1种文化情感上的对传统的怀恋,而是基于对传统道德性之普遍性格的信念及对现代化经验对道德害之提防。所谓文化保守主义或道德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分歧并不在要不要社会改革,要不要吸收西方近代文明。而是,文化激进主义和自由主义要求彻底摈弃传统以拥抱市场工商业、城市文明、个人主义、自由、民主、资本主义竞争性、功利主义等为的现代性。而所谓保守主义则始终认为、民主、市场经济、民主都不能自发产生公民道德或导致共同体的伦理秩序,不能满足人生价值的需要,并认为近代社会抑制不力的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适足以危害群体生活和社会道德。现代性是现代社会之所以不同于传统社会的要素,但实存的现代社会并不能仅靠现代性而存在。近代以来主张正面理解儒学价值呼声1致认为,现代社会中公民道德与伦理秩序的维护和贞定决不能采取反儒批孔的方式,必须守护价值传统和道德权威,从而体现为各个时期各种形式的对儒学普遍性道德价值的肯定和呼唤。这1切是在哲学层面上发展儒家哲学的社会—文化的基础。

在中国大陆,长期以来,妨碍正确理解儒学的价值与现代意义的力量,不仅来自于自由主义对儒学的激进否定,极左的假马克思主义在近几10年的批判儒学的运动中扮演重要角色。这种批判在批林批孔时代4人帮的提法中表现得最为典型和充分。而批林批孔时期的极左文化观在后并没有得到彻底清理,以至其影响在今天仍可常常看到它的表现。如果说80年代的全盘反儒思潮主要来自于以自由主义为背景的文化激进主义,而90年代中期,1个正在兴起的、小规模的批儒运动主要来自教条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他们认为孔子学说是1个非常封建的学说,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孔子的教义,无论如何是两个对立的体系,认为马克思主义和儒学的关系应该是批判性的否定关系,把儒学仅仅看成1种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为了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对立起来,用虚幻的手法提出“如果我们天真地以为从‘国学’中可以找到立国之本或重建民族精神的支柱,而马克思主义作为外来文化可以置之1边,那么未免太迂腐了”,“不排除有人企图用‘国学’这1可疑的概念来达到摈弃社会主义新文化于中国文化之外的目的”。24教条主义和假马克思主义无视中华民族的历史主体性,无视民族利益和民族前途,无视历史转型中的现实困难,假意识形态的威权,把赞成正确理解儒学和要求善用传统资源以对治现实问题的主张扣以“复古主义”的帽子,企图以政治化的话语打击不同的学术意见,这无疑是90年代改革开放潮流中的1种倒退的表现。同时,也可看出,在把儒学视作“农业文明”、“专制意识形态”方面,教条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是是受同1种启蒙话语所支配的。

儒学并未死亡,它在离散之后作为文化心理的传统仍不自觉地以隐性的方式存寓于文化和人的行为之中。但是也正是因为它是支离的、隐性的,其表现便不能整全和健康,当前中国世态与文化的病症悉由于此。只有在去除儒学不合时代的内容的同时,理直气壮地正面肯定其对于现代社会生活有价值的精神和原理,使之合法化地作用于国民和文化建设,才能重建统1的国民道德与稳健的国民精神,走向合理的现代社会。而排除政治化的干扰,克服1元化的思维方式和片面的启蒙心态,辩证地理解道德性与现代性的互动,在文化层面纠正种种对儒学的偏见,是健康发展儒学积极精神的基础与前提。

注释:

1.参看陈青之:《史》下册,第6编,商务,1938年。

2.参梁启超:《孔子教义实际裨益于今日国民者何在?欲昌明之其道何由?》、《复古思潮平议》,分载1915年《大中华》1卷2期、7期。

3.陈独秀:《复辟与尊孔》,载《新青年》第3卷第6号。

4.见其《说孝》等,载《吴虞文录》,亚东图书馆1929。

5.参看宋仲福等著:《儒学在中国》,第206页,中州古籍,1991年。

6.中共中央书记处1939年4月《关于精神总动员的指示》,引同上书。

7.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命运》,此处译文用自杜维明《探究真实的存在》。

8.杜维明:《儒家传统的现代转化》,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年。

9.张之洞:《劝学篇》,大连出版社1990。

10.康有为:《中华救国论》,汤志均编《康有为政论选》下册,中华1981。

11.《民国经世文编》卷410,上海经世文社编。

12.同上卷2。

13.见1913年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宪法草案19条。

14.章士钊:《新之青年》,《东方杂志》,16卷11号。

15.张君劢:《再论人生观与并答丁在君》,《科学与人生观》,亚东1923。

16.杜亚泉:《战后东西文明之调和》,《东方杂志》14卷4号。

17.见孙敦恒:《清华国学院纪事》,《清华汉学研究》第1辑321、322页。

18.引自《陈寅恪诗集》页10,清华大学出版社,1993。

19.见中国科学院近代史所编《胡适的日记》1929年,中华书局1985年。

20.蔡元培:《中华民族与中庸之道》,《蔡元培全集》第6卷,中华1985。

21.冯友兰:《新事论》,《3松堂全集》第4卷。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

22.贺麟:《文化与人生》,页6—17,商务印书馆,1988。

儒家文化论文 篇9

一、中和节制的人生态度

与西方文化重视个体的自由发展不同,中国儒家文化更加强调群体的和谐生活,追求节制、中和、雅正的美,同样追求节制、内敛、贞固的人生。在儒家的世界观体系里,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因和谐而共生,“天地合德,万物资生”;宇宙间的各种声音因和谐而悦耳,“宫商集比,声音克谐”,只有“克谐”之音才能够达到“至和”的完美境界;生存于其中的人类,亦应该效法天地万物,和谐地共同过着群体生活。如此一来,作为群体中的个体的生存,就要相应地有所为有所不为了:“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故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使哀不至伤,乐不至淫。”如果个人不加节制地恣情极欲,势必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他人的生活。一个“知”字,表明这是人们心目中不容怀疑的观念认识。于是从维护和谐群体的共同利益出发,要求个体对自身的情感抒发和欲望追求加以限制,并且将这种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自我节制始终如一地加以保持,“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无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即使变起仓促,即使乱世流离,也要始终保持固有的平和温润的品格。这就是中国儒生人格塑造的理想,是儒家中庸之道在个人生活中的体现。这种中和节制的人生,需要社会的行为规范加以固持和引导,于是“可奉之礼”与“可导之乐”就被用来从外部约束和内省修养两个方面维系中国士人的生存模式。“于是言语之节,声音之度,揖让之仪,动止之数,进退相须,共为一体。君臣用之于朝,庶士用之于家,少而习之,长而不怠,心安志固,从善日迁,然后临之以敬,持之以久而不变,然后化成,此又先王用乐之意也。”这段话描述的就是中国士人的生存范式。试想一位言谈举止彬彬有礼的君子,外表谦和安宁,仪态端方,不骄不躁;内心明晓进退,持中守节,贞固不移,这样成长起来的从善修身的士人,对邦国家族而言都是栋梁之才。标榜典范若此,则向慕效法者众多,士人的人生观念渐有定式,朝野家邦可以长治久安,温厚朴质的民风滋养亦有所成就。由此可见,绵延千载的礼乐教化不仅成功地促进了君子人格的培育和社会风俗的移易,也促进了平和节制的生活方式的形成。与温雅礼让的君子人格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士人温润中和的审美理想。即使他们曾经聆听过典范的韶武雅乐和时尚的郑卫之音,了解了音乐具有或激昂、或低徊、或跳跃、或缠绵,以至于变化无穷的旋律节奏,但仍然坚持地甚至没有前提地认为,“声音以平和为体,而感物无常”,“曲变虽众,亦大同于和”。他们认识到世间的声响为物态所激感呈现出千姿百态的样貌,但其根本体象却在于平和雅正,如同那些节拍舒缓、端庄有度的四言诗一般。虽然在何为“体”、何为“变”的执念上颇有武断之嫌,但这并不妨碍儒者对于中和之美的景仰之情,因为这是最符合中国士人审美习惯和审美期待的艺术状态,可以给他们带来审美体验和道德体验相统一的审美感受。这种“尽善”方能“尽美”的审美理想,不仅体现了古人对于艺术美的观念认识,也包含着他们对于建立在道德完善基础上的完美人生境界和社会境界的向往。

二、推类辨物的研究方法

中国先秦诸子中有名家一脉专事名理之辩,其余诸家则在不同程度上吸收了名家理论的某些思想,譬如儒家讲求端正名分以为教化之途,后来的玄学家也喜欢分辨名实以作清谈之资。与西方哲学家崇尚逻辑思辨不同,中国的哲人喜欢使用类比论证,即所谓“推类辨物”的方法去讨论问题,例如著名的以“薪火”、“刀刃”类比“形神”的论辩。这种推辨方法在思想研究领域的普遍使用也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特征之一。例如在《声无哀乐论》里嵇康说:“玉帛非礼敬之实,歌舞非悲哀之主也。”“酒醴以甘苦为主,而醉者以喜怒为用。”这里嵇康用玉帛与礼敬、歌舞与悲哀、酒醴与喜怒这几组范畴,类比音乐和情感的关系,说明事物的本质和事物的作用是不同的,藉以阐明声无哀乐的论点。接着,他还从审美的角度进行类比,“今以甲贤而心爱,以乙愚而情憎,则爱憎宜属我而贤愚宜属彼也。”“譬犹游观于都肆,则目滥而情放;留察于曲度,则思静而容端。”贤和爱,愚和憎;都肆和放滥,曲度和静端,分别反映的是审美对象的本质特征和由此引起的审美主体的情感活动,这里也是作为类比的例证,来阐明音乐的品质表现与听者的情感投射的关系。类比论证方法的优点在于显豁通俗,易于理解。但是种种譬喻即使再恰当,也有先天的理论上的缺陷,因为譬喻的本体和喻体毕竟是性质不同的事物,譬喻这种方式本身并不能代替严密的逻辑分析和科学实验。同样是推类辨物,嵇康并不纯粹使用譬喻,有时候也兼用接近于自然科学的方法去探究事物的道理。“夫食辛之与甚噱,熏目之与哀泣,同用出泪,使易牙尝之,必不言乐泪甜而哀泪苦,斯可知矣。何者?肌液肉汗,踧笮便出,无主于哀乐,犹簁酒之囊漉,虽笮具不同,而酒味不变也。声俱一体之所出,何独当含哀乐之理也?”从生理学的角度上讲,身体在受到外物刺激和情感刺激的时候,眼泪或汗液将会流淌出体表,但是体液的物理特性是有常性的,不因为刺激它流出的是外物或者情感而有所改变;同样的道理,酒浆在过滤压榨过程中,因为工具、外力以及榨漉方式的不同,产品的清浊浓淡会有所不同,但是却不会从根本上改变它的物理属性;一段乐曲虽然旋律节奏千变万化,但是都出自于同一架乐器,“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完美的音乐发声于金石管弦这样的乐器,虽然声音各有不同,但是都是出自没有思想情感的物质形态的乐器,由此推类得出声无哀乐的结果。嵇康声无哀乐论最主要的论据,一为强调声音及其发音器具所具有的物理属性,赞叹其原始素材性的美;一为区别声音的表现形态与听者的情感反应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尽管嵇康在文章中有意识地混淆声音与音乐这两个范畴,忽略音乐创作者和演奏者的情感倾注与音乐作品艺术表现的关系,使其声无哀乐论受到当时以及后世学人的或温情或严厉的批驳,但是嵇康的这两个论据是符合现代自然科学原理和美学思想的。儒家思想浸染溉泽中国社会两千多年,其中不乏陈旧落魄的观念意识,但是一些优秀积极的成分,譬如担当社会责任的入世态度、温润坚贞的君子品格、直面人生的理性精神、大同至和的社会理想以及格物致知的科学态度等等,这些最值得珍视的儒家文化精神,不仅存在于那些已逝的高文典册里,更重要的是,它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掘、传承和创新我们的民族文化,对于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实现伟大的中国之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