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最新4篇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下是勤劳的编辑给大伙儿整编的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最新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篇1

关键词:膳食;健康;素质教育

随着社会的发展,膳食与人们健康的关系日益密切,已成为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重要影响因素。素质教育选修课作为高等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拓视野和完善知识结构。“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开设,能使更多大学生对膳食与健康有一个系统的了解,掌握一定的营养知识并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改善营养状况、提高体质,促进健康发展。

一、“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的重要性

大学时期是树立健康意识、形成健康行为和增强体质的关键时期,膳食与营养对大学生的健康也至关重要[1]。一方面,大学生担负着繁重的学习任务,有部分大学生还经常参与一些科研活动和社会活动,合理的膳食摄入可满足大学生对营养的需求。另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大都为90后的独生子女,在离家住校后,缺少父母的督促和提醒,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自我约束与管理能力较差,经常凭口味喜欢选择饮食,导致饮食没有规律、形成不良饮食习惯。有研究显示,大学生不吃早餐、偏食、挑食习惯较为普遍,营养不良和肥胖率均较高[2][3]。目前高校中设立的营养学相关课程,主要是针对医学生(如预防医学、护理学和临床医学),而大多数非医学专业学生缺乏膳食与健康方面的知识,尤其不了解营养素的食物来源、不良饮食习惯对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影响[4]。因此,在高校普及膳食与营养教学、增加学生的营养知识、改善学生的饮食行为是改善学生体质的关键。

二、教学内容的安排

“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为全校范围的公共选修课,共32学时,面向的对象基本为新进校的大学一年级学生。我们教学准备时,考虑到大学生的特点,将营养知识与其生活密切结合来制订教学内容,课堂教学主要包括:①基本的膳食营养,介绍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基本功能,以故事的方式引导出各种营养素对健康的重要性;②根据大学生的营养特点,介绍大学生这一社会群体的营养需求,并引导学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饮食误区;③平衡膳食,介绍食物的分类及其营养特点,并以中国营养学会制订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引导,介绍如何做到平衡膳食,并初步学习食物搭配与食谱编制的基本原理。

三、“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选修课与素质教育相结合

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也注重培养学生以现实态度认识膳食与健康的关系。虽然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居民的营养状况有了一定的改善,但目前我国膳食结构仍存在不合理,面临重要的挑战。一方面,在偏远的农村与山区,由于经济水平与农畜牧业的受限,食物资源匮乏,营养不良的问题仍然存在。另一方面,在大多数城市中,饮食结构已逐渐发生改变,动物性食品摄入比例增高,热能、蛋白质的过多摄入与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上升密切相关。本课程以大学生常见的饮食误区和我国目前的主要营养问题为切入点,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互动,来揭示营养相关疾病产生的原因,培养了学生关于膳食营养的基本素养,提高了学生对膳食与健康的认知,并能在将来为促进人类健康问题做出努力。

四、教学形式多样化

在教学上,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如通过故事引入营养素的功能与重要性;通过图片展示食物的分类及各类食物的营养特点;通过动画与影片来讨论生活中的常见饮食误区等。

“现代膳食与人体健康”这一课程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通过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膳食理念、掌握合理的膳食选择及养成良好的饮食行为。这一门课程不仅仅与医学相关,同时还涉及农学、理学、法学和管理学多个学科,课程的学习可让学生清楚了解我国居民的膳食与健康现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能帮助学生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蔡杰铮,张晨铭,杨 猛,刘起硕。北京市大学生营养膳食与饮食行为现状调查[J].科技信息,2013(7):218―219.

[2]张雪莹,秦立强。大学生营养状况及营养教育现状分析[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13):49―51.

[3]罗立娜。广东省某高校大学生营养知识与饮食行为的调查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7).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篇2

【关键词】 武警战士;蛋白质;营养状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61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617-02

合理膳食、平衡营养是机体健康的保障,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2010年颁布的《军人食物定量》(GJB 826B-2010)[1]标准中,明确规定了部队战士的膳食与营养要求。为了解广西部队战士的营养状况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近期对广西某消防武警部队战士进行了营养调查。本文总结了所调查部队战士的蛋白质营养状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西某消防武警部队两个中队战士,合计55名,年龄18-34岁,均为健康男性,伙食供应按部队标准为一类区二类灶,劳动强度为中度劳动。

1.2 方法

1.2.1 膳食调查 按照GJB1636-93《军人膳食营养调查方法》[2],用称量法和24小时回顾法调查全部调查对象连续3天各种食物和零食的净食量;使用营养配餐系统v1.1―食物成分一览表,计算平均每人每日膳食、能量及营养素摄入量;按GJB826B2010《军人食物定量》[1]中的二类灶标准评价膳食质量。

1.2.2 体格测量 皮褶厚度及上臂围测量按营养师培训教材标准[3];按公式上臂肌围(cm)=上臂围(cm)-3.14×肱三头肌皮褶厚度(cm)[4]计算上臂肌围。

1.2.3 生化检测 所有调查对象早晨空腹抽血,用日本HITACHI70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总蛋白、白蛋白水平,用美国库尔特LH75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红蛋白水平。

1.2.4 诊断标准 正常健康人群上臂肌围的标准值为24.8cm,相当于标准值的80%-90%为轻度肌肉消瘦,60%-80%为中度肌肉消瘦,

1.2.5 数据整理 数据用Excel表格录入和整理,正态分布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描述,比例及构成比用百分比描述。

2 结 果

2.1 膳食结构 由表1可见,甲中队只有粮食摄入达到军人食物定量的二类灶标准,畜肉和禽肉的摄入量接近军标,禽蛋摄入量极低;乙中队粮食和畜肉的摄入量高于军标,禽蛋、植物油和水果供给接近军标。两个中队鱼虾类、大豆、蔬菜的摄入量较低,牛奶、食用菌(干)、干菜类摄入量为0,甲中队每日水果摄入量也为0。

2.2 能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摄入情况 如表2所示,两个中队每日总能量摄入未达到军标要求。从能量来源分布看,两个中队蛋白质来源的能量比例低于军标,脂肪产生能量比例均高于军标,甲中队摄入碳水化合物产能比例达到军标,乙中队的摄入低于军标。

2.3 蛋白质的来源及优质蛋白质的比例 见表3。两个中队蛋白质的总摄入量低于军标,两个中队的动物性蛋白所占比例均低于军标。

2.4 上臂肌围测量 如表4所示,上臂肌围的测定结果表明,甲、乙两个中队各有8.8%及4.8%战士为轻度肌肉消瘦,44.1%和19.0%为中度肌肉消瘦,其余对象上臂肌围在正常范围内。

2.5 生化测定结果 从表5结果看,两个中队战士的血清总蛋白均在正常范围,甲中队有1个战士白蛋白水平低于正常参考值,甲、乙两个中队各有1人血红蛋白值低于正常参考值。

3 讨 论

调查结果显示,该部队战士仍然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的问题。2012年新的《军人食物定量》降低了粮食的供应量,提高了动物性食品、水果和乳类供应量。与军标相比,该部队粮食的摄入达到军标要求,畜肉类摄入量接近军标,其余类别均低于军标。由此可见,该部队的膳食以粮食为主,动物性食物及蔬菜、水果及豆类均摄入不足。动物性食物和豆类是能量和蛋白质的主要来源,摄入不足会导致训练强度在中等体力活动的战士出现能量和蛋白质供应不足。对膳食进行能量和营养素计算和分析发现,该部队战士能量和蛋白质均摄入不足,从蛋白质的来源动物性蛋白摄入比例偏低(表2、表3)。

体格检查的结果显示,按照上臂肌围的分类标准,该部队有41.8%的战士属于轻、中度肌肉消瘦的范围。上臂肌围是反映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的体成分指标之一,体成分的减少提示机体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5]。因此,该部队战士存在肌肉消瘦可能反映其长期活动量大、蛋白质摄入不足。但从生化检测的结果来看,该部队战士的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基本正常。生化检查与体格检查的结果并不对应,可能是该部队战士体内均有较好的蛋白储备,并且血清蛋白水平除受蛋白质营养状况影响外还受其他因素影响,所以尽管膳食及体格指标反映蛋白质摄入不足,血清蛋白水平仍有可能正常[5]。但大比例的调查对象存在肌肉消瘦提示有营养不良的现象,应值得注意。

根据上述结果,建议进一步改善该部队的膳食结构,严格按照军标供给食物,增加动物性食物的种类、供给量和牛奶、黄豆、水果、菌类的供给,使膳食结构更趋合理,并保证足够量的蛋白质摄入。另外,战士的意识对食物的选择同样重要。调查显示,我军战士和餐饮人员营养知识缺乏的现象较为普遍[6-8],因此,同时应在部队普及营养知识,以改善其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 金宏,郭长江,刘民航,等。军人食物定量。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2,30(3):157-159.

[2] 刘继鹏,王喜生,王宝武,等。军队膳食营养调查方法。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1995,13(6):424-426.

[3] 葛可佑。中国营养师培训教材。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95.

[4] 糜漫天,郭长江。军事营养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1,19-20,31.

[5] 郭长江。蛋白质营养状况评价方法的研究一问题与挑战。中国营养学会第九次全国营养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2004:97-99.

[6] 胡晴晴,曾光,蔡东联。驻港澳部队换进干部饮食营养KAP现状调查分析。中国医药指南,2012,10(5):161-163.

[7] 崔艳杰,潘承法,张玉涛。部队餐饮人员营养烹调知识调查。实用预防医学,2010,17(6):1112-1113.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篇3

[关键词]病人;膳食意识;临床营养;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的膳食模式和饮食行为发生了较大变化,更多的是根据文化传统和饮食习惯选择食物,很少有人从营养角度考虑日常膳食,以至疾病谱随着膳食结构的变化而变化,营养过剩或不平衡所致的慢性疾病增多。病人由于环境的改变以及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以至口味改变、食欲不振,更影响了对食物的选择,对饮食要求的随意性很大,饮食行为存在着许多不合理的方面,往往从个人口味而不是从营养价值来选择食物,出现了营养师科学配置的膳食却比不上医院外小食店的膳食受欢迎的情况。我们对本院普通饮食120例病人和治疗饮食的52例病人进行调查,现将调查情况分析如下:

一、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1、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对象

2010年10―12月先后3次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普通饮食病人120例、治疗饮食病人52例。普通饮食组:男68人,女52人。年龄:15-8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上73人,初中以下47人。来自主城区71人,各区县城镇及以下49人。治疗膳食组:优质低蛋白饮食11例,糖尿病饮食23例,低盐低脂饮食18例。

2、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方法

经过反复讨论,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力求简单易懂,由配膳员逐个对病人进行调查,一般由自己填写,不会填写者由配膳员询问并代替填写。

二、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的结果

1、120例普通饮食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了解什么是均衡营养46人,占38.3%;知道营养不足或过剩会不利疾病康复55人,占46.3%;知道所患疾病适合吃什么40人,占33.3%;选择食物的标准上,合胃口(好吃)112人占93.3%,价格101人占84.2%,方便93人占77.5%,对疾病有好处52人占43.3%,安全卫生41人,占34.2%;认为患病后需加强营养108人,占90%;常增加的食物是,肉汤类102人占85%,保健滋补品66人占55%,蔬菜水果类43人占35.8%;认为患病后要“忌口”68人,占56.7%;“忌口”食物,豆类及制品77人占64.2%,鱼类70人占58.3%,蛋类49人占40.8%,鸡鸭肉60人占50%,牛奶38人占31.2%。

2、46例治疗饮食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了解所患疾病需控制饮食28人,占60.9%;知道控制饮食的具体方法13人,占28.3%;知道不控制饮食会加重病情16人,占34.8%;难于接受治疗饮食28人占60.9%;难于接受原因,难吃(口胃不合)31人占67.4%,吃不饱15人占32.6%,营养不够13人占28.3%,品种单调25人占54.3%;进食治疗膳后又另加食物22人,占47.8%;另加食物的品种,肉汤类18人占28.3%,小吃类13人占28.3%,保健滋补品16人占34.8%,蔬菜水果类15人占32.6%;出院后能坚持控制饮食12人,占26.1%。

三、病人膳食意识调查结果的讨论分析

1、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病人的膳食意识中营养概念非常淡薄。只有不到40%的病人对营养知识有所了解。大多数人是以自己的饮食习惯来选择食物,而只有不到一半的人会考虑食物是否对自己的病有好处和是否卫生。有90%的病人认为患病后要加强营养,但盲目的增加肉类,盲目地追求保健滋补食品,认为只要吃得好就会健康。而对于豆类及制品、鱼、蛋、牛奶等食品却认为是“发物”,易上火。据近期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膳食不平衡导致了严重的健康问题,一些慢性病如: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与营养有关的慢性病近年来急剧增多,我国成年人的高血压患病率已达18.8%,糖尿病患病率已达2.6%,血脂异常为18.6%。因此提高人们对膳食与慢性病,饮食与健康的认识,科学的选择食物已经变得非常迫切。

2、对需膳食治疗及营养支持的病人缺少人性化管理。往往是医生开了治疗膳食医嘱,病人床前也挂了膳食标志牌,但病人并不知道治疗餐的含义,吃不吃治疗饮食对疾病有什么影响等。从调查显示虽然有60.9%的病人知道要控制饮食,但却只有28.3%的病人了解控制饮食的具体方法;只有34.8%的病人知道不控制饮食会加重病情,因对治疗膳的不了解,60.9%病人表示对治疗饮食而难于接受,47.8%的病人进食治疗膳后又另加食物。

3、目前临床营养工作大多偏重于病人的营养支持,而忽略对病人的健康教育。病人在医院住院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没有教会病人饮食自控技能的话(从调查显示只有26.1%的病人出院后能坚持控制饮食),营养支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起的效果也是有限的。我们知道,饮食对人的影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作为医院临床营养专业工作者,了解病人的膳食意识,可以启迪我们怎样去校正临床营养专业的工作方向和工作重点。

四、加强病人膳食意识管理的对策性措施思考

由于饮食习惯、环境改变以及疾病和药物的影响,使病人口味改变、食欲不振,影响了病人对医院膳食的认同。作为营养专业工作者,如何根据病人的膳食意识,使病人吃得好、吃得饱、吃得健康呢,建议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做好病人营养膳食宣教工作。从发达国家和香港各大医院营养工作看,他们既重视营养支持,同时又花了很大精力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针对各种疾病在各病房定期举行健康教育讲座,帮助病人建立适合自己疾病的饮食习惯。由此看出营养宣教和营养支持一样重要,把对病人进行营养与食品卫生的健康教育工作开展起来,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科学的、适宜自身的饮食习惯是营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营养膳食教育的内容,我们可以主要以《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为基础,宣传合理、平衡膳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患者掌握合理、平衡膳食的基本内容与常见方法,掌握饮食治疗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营养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上,可采取举办营养知识讲座、发放营养保健知识宣传小册子、布置营养知识专栏橱窗、与同病种的病人交谈、为病人提供现场营养咨询及指导营养制作、开设营养门诊、提供住院期间和出院后的饮食指导等,从而使病人获得健康饮食知识,提高营养认知水平,建立适宜的健康饮食习惯。

2、提供多样化的适宜于病人健康需求的营养饮食服务。充分考虑病人的个体现状及疾病的特点和疾病谱的变迁,“以病人为中心”重新设计医院新的饮食模式,制定出台暨符合营养治疗与保健要求,又适合个性化饮食需求的膳食食谱,规范各种菜肴主、配料比例及烹调用料用量的标准,做到食谱制定和菜肴供应之间科学化、规范化,在保证营养治疗原则的情况下,注重不同地方、不同口味的结合,满足不同民族、不同地方饮食习惯及有特殊饮食嗜好的要求,进而使病人能愉快的接受,提高治疗饮食的依从性。增加对营养工作的认同和理解,配合完成营养支持和治疗,提高治疗饮食的就餐率及营养治疗与支持效果。

3、加强医护人员及营养食堂人员临床营养知识与技能培训对临床医护人员,要普及临床营养和食品卫生知识,增强科学的营养意识,协同做好病人的营养卫生知识宣教,共同努力把临床营养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提供病人膳食营养工作的营养科要加强科室的自身建设,科室管理人员、营养师等有关人员要自觉进行营养学、食品卫生等知识的学习,积极参加学术培训与交流,对医院营养学科的发展趋势,现状和进展以及医院营养膳食种类、营养配膳原则等要有所把握和了解,从而有效地加强医院营养膳食、食品卫生安全的管理。营养食堂要提高烹调技术,多使用易保持食物营养成分及易消化的蒸、炖、煮、烩等烹调方法,使烹调出的菜肴既具有色、香、味、形,又符合营养要求。

综上所述,了解病人的膳食意识,重视病人膳食意识的管理,帮助病人建立健康的、科学的、适宜自身的饮食习惯是医院临床营养工作的方向和重点,也是我们营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病人也只有得到了康复要求的营养支持,才能增强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药物的副作用、降低医疗缺陷的发生率;病人满意舒心康复快,学到防病治病的营养知识,这也就提高了医院的服务水平和医疗质量。同样,营养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也就提高了医院的实力和知名度,进而也就为医院的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有力条件。我们有责任让病人了解营养与食品卫生知识,科学的、合理的选择食物,消除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慢性病发生的基础,运用营养与食品卫生这门科学为病人提供一种新的、更全面的医疗服务。

参考文献:

[1]陈应军,梁菀,马文芳。病人膳食满意度与医院膳食管理。中国医药导刊,2009,11(2).

[2]蒋志雄。住院患者的膳食营养管理。柳州医学,2007,20(4).

膳食营养与健康论文 篇4

【关键词】养老院;高龄老人;膳食营养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数量正在以每年5.4%左右的速度增长,预计2020年将达到2708万[1],高龄老人的养老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养老院作为一种社会化的养老方式正逐渐为人所接受,越来越多的高龄老人选择在养老院安度晚年。良好的健康状况是老年人在养老院幸福生活的关键因素,合理营养是保证老年人健康的基础。为了解养老院高龄老人的膳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量,制定有效的营养改善措施,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我们对养老院高龄老人进行了膳食营养质量调查。

1资料与方法

1.1对象某养老院居住一年以上,生活能自理、能进行沟通、自愿参与调查的年龄80岁以上的老年人72名,其中男36人,年龄:84.5±3.8岁;女35人,年龄:85.5±3.8岁。

1.2方法

1.2.1膳食调查用称重法进行连续3d膳食调查,称量食堂每餐各种食物烹调前的生重,烹调后饭菜的熟重以及吃剩的重量,计算每份饭菜中各种食物重量,记录每餐每种饭菜的进餐人数,调查人员记录老人每餐所进食的饭菜名称,同时记录每日水果及饮品的摄入量。

用LKAT软件计算平均每人每日食物、能量及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量,并与《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IRs)》[2]、《中国老年人膳食指南》和《中国老年人平衡膳食宝塔》[3]进行比较评价。在食物归类时,豆类摄入量是各类豆制品按蛋白质含量折合成黄豆计算,乳类摄入量是将乳制品按蛋白质含量折合成液态乳计算。

1.2.2状态检测采清晨空腹静脉血,测血糖、血脂和血红蛋白。同时测量身高、体重和血压。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3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尽管该养老院提供了较多种类的食物,但高龄老人的膳食结构仍不尽合理,尤其是鱼虾类、奶类和水果类严重不足,与有关报道较为一致[4-6]。无锡市福利机构老年人膳食调查结果显示,老年人鱼虾类、奶类和水果类摄入量分别为6.4g、24.6g和15.7g。可见上述食物缺乏是养老机构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由于鱼虾类食物刺较多,按常规烹调老年人进食时容易受到伤害,而特殊烹制老年人又不愿意接受。为保证安全,食堂很少提供鱼虾类食物。奶类和水果为养老院老年人自己购买的食物,由于养老院地处偏僻,老年人很少外出,导致该类食物摄入量少,进而也导致了老年人膳食钙、维生素A、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摄入量均远低于推荐摄入量。本调查中老年人膳食纤维摄入量仅为推荐量的1/3(推荐量为25g/d)[3],3d膳食调查期间养老院食堂没有供应粗粮。养老院老年人群中慢性疾病患病率高,苏冠华等[7]调查武汉市某养老院,80岁以上高血压的患病率为61.3%,而且治疗率和控制率低。本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41.9%,患一种及以上慢性疾病者占82.3%,可见高龄老人健康状况较差。

为改善养老院高龄老人膳食营养健康状况,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3.1进行营养宣教活动根据高龄老人的接受能力,制定营养健康教育方法,提高其营养知识水平,逐步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

3.2完善膳食制度以老年人为本,改进食物加工方法和烹饪技术,提供多种老年人食用安全的杂粮类和鱼虾类食物。

3.3提升服务质量监测研究影响高龄老人营养健康的因素,采取措施改进服务。如为开展定购奶类和水果的服务项目等,确保合理营养平衡膳食。

参考文献

[1]李小珍。我国高龄老人养老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8(2):14-15.

[2]孙长颢。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3]中国营养学会编著。中国居民膳食指南[M].拉萨:人民出版社,2007.

[4]诸芸,黄春华,吴涌兴。无锡市福利机构老年人膳食营养调查[J].职业与健康,2007,23(23):2176-2177.

[5]顾福萍。湖州市红丰老年公寓居民营养调查[J].现代实用医学,2006,13(12):610.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