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论文【最新9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可以推广经验,交流认识。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如下是爱岗的小编sky给家人们整编的社会心理学论文【最新9篇】,欢迎参考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社会心理学论文3800字 篇1

浅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社会心理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进展,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是接踵而至。就业难致使很多的大学生心理上存在着问题,这样不仅影响大学生的顺利就业及以后的职业规划发展,更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很大的危害。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心理危害;社会心理学

一、前言

现阶段,我国的高校毕业生遇到了很大的就业压力,大学的就业问题已� 大学生的择业求职不止是学生全方位能力的比较,对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也有着一定的考验。有关的调查显示,现今有众多的大学生由于专业、职业的择选而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类问题已� 心理问题分别包含了学习压力、情感困惑、人际关系等,在就业的过程中能不能获得良好的引导及处理,这不止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也会影响到学生本身的健康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主要的心理问题

(一)自我认知不足

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理智仔细地分析自己、真正地感受自己,这是在大学阶段除了学习以外最重要的任务,也是大学生个性发展及健全的基准,是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第一步。因为生活的相关阅历、社会方面的经验、成长的诸多背景太过简单等原因的制约,大学生不能对自己及自己所处的环境客观、充分地了解及认知,进而在自我的评价上存在着一定偏差,这对就业过程与适配职业的择选及获取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自卑及自负也是自我评价偏差大的常见体现。

(二)情绪困扰

从大学的校园再到职场上,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再加上现今的就业压力很大,就使得学生经常处于应激的情况下,进而产生了焦躁、愤怒、抑郁等情绪反差,这些情绪的反应若是过度进展,就会将人的心理平衡破坏,也对人的认知功能有着很大的损害,进而让人们不能对环境及事件进行准确的评价及反应,这样还可能会导致身体或心理病症、轻生等危险问题的出现。

(三)行为表现

1.回避。回避就是知道了什么事情会出现,且在事情发生之前开始尽量地避免这样的事情遇到的行动。比如,大学生经常说的“考研考研,缓刑三年”,其实,回避虽然能缓解心理的应激,不过在诸多时候这是一种非常消极的应对反应,从本质上解决不了问题。

2.从众。从众,指个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或压力,而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有些学生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对主客观的状况考虑不足及判断不准确,盲目地从众。比如几年前的出国、考研。在盲目从众的环境下所做的结果往往不适合自己,最终却还要为此付出代价,致使毕业生的求职出现扎堆的现象,这在客观上就加剧了竞争。

3.攀比。攀比,指不顾自己的具体情况和条件,盲目地与高标准相比。很多的学生在选择职业的进程中会互相比较,不能客观、全面、公正地进行自我评价及对他人的评价,觉得别人找到了很好的工作,就感觉心理不平衡,根本不会去认真考虑这个单位适不适合自己,就盲目地进行攀比。这样不仅让自己的心理失去平衡,而且还会在攀比时失去了适合自己的机会。

4.依赖。依赖是指依靠别人或事物而不能自立或自给的行为。当今社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面临就业的竞争及压力,很多即将毕业的大学生就将希望置于别人的身上,被动地依赖自己的亲戚、朋友、师长、学校等各界的帮助。导致自己深陷被动的择业处境,这样的心理及习惯

三、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一)个体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也是个体由不成熟过渡到成年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呈现着过渡的特性,这也会经常导致青年处在诸多的矛盾中,会受到环境的诱因影响致使出现心理问题;在求职的阶段,学生直接要面临的是从学生转化为职业人,在社会角色上有着重大的改变,若是个体本来的心理行为跟不上外界的步伐,那么众多的心理问题就会出现。

2.自我认知及定位的偏差。大学生的成熟度是非常有限的,并且其经验跟水平也制约着他们对自我的充分、客观的分析及了解;还有中国的大学生是被称为生活在象牙塔中,也就是学生总是对学校以外的生活没有足够的认知与了解。这样就会出现自我认识的不完全、不准确的问题,会导致自我和理想,自我及其他的环境之间存在诸多的矛盾。

3.认知模式的问题。学生存在绝对化、过分概括化、糟糕化等非常不合理的信念,也会形成个体本身的另一个应激源,成为导致学生出现焦躁、抑郁的负面情绪,或心理障碍的诱因。

4.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大学生因为缺乏心理发展及健康教育等,在面对挫折时总是没有合理有效的应对举措及能力,加上自我意识的不断增强,也导致某些学生对外界的支持体系有着很强的预防心理,并且还不愿意跟身边的人讲或不愿意求助于学校的心理专业机构。应对措施及能力不足,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处理就业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及事件,也不能很快地恢复心理的平衡。

(二)外界因素导致就业过程中心理问题的形成

1.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导致就业压力过大。近年来我国的就业形势逐渐地严峻起来,导致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持续增长,这是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出现的主要应激源。毕业生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毕业生及社会间的矛盾加大,并且毕业生还跟我国的社会结构性有很大的矛盾。我国的经济发展及人才需求都有着非常大的地区性差别,大学生的就业结构非常不平衡。

2.大学生个体社会化模式的不足。个体在社会的环境下呈现可以适应一定程度的社会文化,且参加社会活动并为社会所接受,这种进程叫个体社会化。若是个体的社会化没有很好地完成,就会对社会不适应,进而出现心理问题及行为阻碍。校园及职场的距离已逐渐地成为了学生知识到工作能力转化的最大阻碍。   3.外界环境的期许。外界环境会对学生的价值观、认知等的发展形成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很多时候,社会舆论方面及父母是以精英的态度来看待学生的,觉得大学生就应该要有好工作;并且人们对不一样的社会分工及职业还有很大的偏见存在。这些都会对大学生的择选就业有着极大的影响,也会导致更大的就业压力。

四、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有效对策

(一)大力发展生涯教育,帮助学生良好地定位

从大学生的自主就业制度施行以来,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迎接的毕业生,注重讲就业政策及技巧等就业安置方面的众多内容。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求职能力及技巧。应展开专业化、全程化、系统化的全方位职业生涯引导,唤醒学生的职业生涯意识,以达到帮助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及定位、发展职业性的素质,这对就业进程中学生的众多心理情况有着很大的决定作用。

(二)强化就业心理辅导,提升学生的心理调节能力

众多的心理问题及就业问题都是彼此之间交织、相互的结果,这也就要求将心理引导及职业生涯的引导有效地结合起来,以进行部门工作的互通、互动。在心理辅导中要注重就业所导致的有关问题,更要将心理引导及进展体现不能缺少的组成模块与内容进行严格的把关指导。这也能解决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且提升学生的心理适应程度,良好的心理素质及适应程度也是学生以后必须要具备的素质。

(三)促进学生的社会化进程,提高学生的职业适应程度

良好的社会化环境是学生适应以后职场的基础,也能有效地提升高校的人才培养水平。帮学生架起很好的沟通桥梁,让学生能很好地跟职场的人进行交流,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职场中的环境,并依据职业的环境要求,对学生进行有关素质的培养。因为职业对人的要求是多类型的,学生除了要有专业能力以外还要有综合的素质。学校要关注软能力的发展,以多样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四)发展社会支持体系,强化辅导人员的团队建设

良好的社会体系能够极大地缓解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及不良情绪,对学生进行认知的引导。学校也应该发展专门的辅导机构,开展多种类的学生自主活动,对学生就业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我们应强化心理辅导者的综合知识素养及背景,给学生提供科学的服务,教师要利用自己专业性的知识进行综合引导,及时地处理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五、结语

现今,基本上只要说到大学生的就业现状,人们就会想到是扩招所带来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飞速,让人们得出了这样的简单结论。我国的高等教育根本不是总量供过于求,是结构性供过于求的问题,从而导致众多的大学生就业困难。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职业生涯的相关教育,来帮助大学生做良好的方向定位,强化就业前的心理辅导,提升大学生的心理适应力,同时也提高大学生的职业适应度。进而发展社会的相关支持体系,构建心理援助的体制等策略,这样才能合理、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就业的相关社会心理问题。

参考文献

[1]靳菲,周涛。结合心理学教育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J].科技信息,2013,(27).

[2]白文龙。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J].中国高教研究,2014,(5).

[3]刘小玲,杨琳。当代大学生的择业消极心理及其心理辅导[J].零陵学院学报,2005,(3).

[4]李玉运,贾治辉。高校毕业生心理问题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3):62-63.

[5]陈艳。大学毕业生心理健康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8).

[6]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

[7]杨小琼。谈高校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与优化[J].价值工程,2012,(5).

[8]韩雪。大学生就业心理在性别上的差异及应对策略[J].科技信息,2013,(24).

社会心理学论文 篇2

当前社会对大学生群体的关注度持续高涨,作为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可以说他们代表了最先进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学生心理状况的研究至关重要。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与发展意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崇拜心理的特点与引导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类通过自我意识的一种产物,更是人类的思维和社会历史发展、想象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某种意义上讲崇拜心理是一种人的精神支柱,反应了人们特定的实际需要,可以说对于处在人生旅途转折点的大学生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崇拜心理的根源

许多年来哲学家、思想家、心理学家都对崇拜心理有过讨论。对于唯心主义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义者也讨论过崇拜心理但是由于认识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导致他们对于崇拜心理的论述有许多不足之处。直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发展成熟后才准确揭示出了三种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关于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关重要,人们往往在维持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时候,并且处于缺乏对现实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时候,就可能在心理上产生一种超现实的想象力来催动现实的发展趋势,期望得出一种理想的现实,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认识根源:人类的思维能力必须达到某种高度是崇拜心理的产生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也就是说人类必须把自身与自然区别开来,并且能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等问题。但是人们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思考,总是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还受到本身认识水平的制约。这种水平的制约,使人们对现实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无限的矛盾总是处于一种有限的认识中。那么,如何处理这种有限和无限的。矛盾呢?人们只有借助神灵崇拜、祖先崇拜来渴望灵魂永生,以化解个体生命的无限性和自然无限性的矛盾。

社会根源:崇拜心理在一开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现的,其产生是由于人们在社会生产活动中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恐惧,对强大的自然力量无法解释便把自然当做一种神秘而强大的力量顶礼膜拜。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阶级之间的压迫、剥削、斗争十分激烈,阶级对立给人们带来的灾难和恐惧比大自然还要频繁和沉重。广大劳动者对摆脱阶级压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终形成对带领他们打破压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类社会发展到现在这种因为社会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广泛了开来,产生的偶像也越来越多,大学生这样一个主流而且特殊的社会活跃群体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二、偶像崇拜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意义

积极方面:大学生处于青年期,是一个从准成人向成熟成年人过度的时期,是个人价值的认同和建立正确理想的时期,对大学生而言,他们需要通过偶像崇拜来实现自我的确认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锋就是人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是众多年轻人崇拜的偶像,雷锋精神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可见,正确的偶像崇拜有助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健康发展。不仅如此,大学生对个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恋也常常给大学生带来一种近似童话世界的精神满足,一种自我陶醉似得情感体验。而大学生的自我成长也需要有这样的精神体验来梦幻自己未来的情感生活和事业发展。

消极方面:心理学认为,对偶像人物的神话会导致狂热的个人崇拜及个人的自我迷失。当我们在崇拜某个偶像人物时,我们不能将其在舞台、屏幕、书籍中的形象过分美化或夸张,那样会使偶像脱离生� 一个偶像人物一旦变成了神,则很容易导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热的追逐。结果是不但会情迷于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无比。虽然大学生文化层次较高思维独立性较强,但他们重感情、好幻想、情绪易冲动、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响,再加上他们缺乏社会阅历,认识水平也有限,有时就分不清什么是虚幻的偶像、什么是自己真正应该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恋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内涵,甚至出现超越于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方式。如一些大学生出现性观念激进、故意破坏社会规则等行为。

三、如何对待大学生崇拜心理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在初期就已经有了崇拜心理,这是一种需要的产物,一个人从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经历和自己的期望影响孩子,而学校则以国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学生是在这种环境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对自己该做什么样的人有了丰富的想象,他们需要在现实生活中印证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个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应需而生了。因此我们应该承认偶像崇拜是大学生成长中的一种正常表现并且尊重他们的选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放任,大学生虽然年龄、学历较高但依然处于成长阶段,心理成长并不一定与年龄成长成正比发展而且大学生对涉及自我的认识问题更关心,更希望获得一个比较满意的答复,加之现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归结于市场行为、商业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学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内涵,提高自身修养,科学理性地选择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正确看待大学生崇拜这一现象,走进其内心世界,尊重选择,平等沟通,协助其寻找适宜崇拜对象。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通过科学的分析崇拜心理影响加强思想品行,道德素质的教育给大学生以正面的引导。在社会教育方面:国家和社会有责任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大力弘扬正确有益的社会文化和价值取向帮助大学生增强对社会主流价值的认同感,同时呼吁全社会,特别是媒体要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大学生群体形成科学、正确、合适的崇拜心理营造出和谐良好的社会环境。

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 篇3

社会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时间比较短,有关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研究时间和投入程度有限,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理论学说、内容体系、以及学科位置、等均未定性,仍需要大量的探索和实践来完善其知识体系。高等师范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需要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使师范生能广泛深入、简洁扼要地掌握社会心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认识本学科在教育实践及个体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获得初步实践体验,发展独立思考、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本文依托高师院校的教学资源和自主的教学环境,在多年社会心理学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探索将社会心理学课程与有效教学理念结合运用,进一步提高社会心理学的教学效果。

一、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及其教学目标

社会心理学是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交叉学科,主要研究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个体或群体对各种简单或复杂的社会刺激所作的反应及所引起的社会心理活动和社会行为,以及各种社会问题和现象的发生机制,从而帮助群体预测和调控其社会行为,帮助个体理解和调节自身和他人的行为。不同群体之间和个体之间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征,但支配着它们的是地位和情景等社会因素、不同的生存方式等文化因素以及生物学的和经验的个人因素,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就是不同行为背后的影响和制约因素,它们共同组成了个体和群体行为的支配系统。

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力求使学生在多维视野下从宏观的社会层面、中观的群体层面和微观的个体层面理解人们在不同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心理和社会或文化行为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其中社会层面包括风俗、国民性、民族心理特征、时尚等,群体层面包括社会影响、群体心理氛围、群体凝聚力等,个体层面包括自我意识、个体社会化、社会知觉、社会态度、社会动机、社会学习、人际交往等。在掌握社会心理学原理及理论的基础上,训练学生将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利用心理学实验设计及测量等间接方法观察和了解人的社会行为,进而在教育实践中更好地把控班集体行为、管理教堂。具体目标有:首先,帮助学生掌握社会心理学知识理论,形成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素养;其次,通过实践和实验课程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运用社会心理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再次,能够设计与社会心理学相关的实验研究,同时具备数据分析和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最后,在教育实践中,能够将社会心理学知识运用于教学和课堂管理。

高师院校开设社会心理学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对社会心理学的有效学习能够使师范生认识自我心理发展特点,了解社会行为的发生机制,并运用所学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优化个体的心理素质,指导自己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同时运用于教育实践,了解、处理和引导学生在班级及其他团体中中的社会心理和行为方式。

二、有效教学理念及其本质特征

有效教学理念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有效教学的教学过程是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的,其“有效”主要是指教师在采取有效教学策略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使学生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强调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之间的合理比例关系。

有效教学的理念主要包括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领者、教师具有效益观念和不断反思的意识、教学目标具有可行性、教学效果具有可测性等。有效教学即有效益、有效率、有效果的教学,具体如下:

1、有效益。指教学目标是具体可行的,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衡量教学有无效益的唯一指标。

2、有效率。指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是简洁、省时、高效的,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成效,教学效率为有效教学时间与实际教学时间之比,学生在同样的时间内获得的进展越大,或者学生获得相同提升所用时间越短,教学效率越高。

3、有效果。指教学效果是量化可测的,学生在学业成绩、认知水平、学习态度等方面有着明显并且具体可见的提升,学有所得。

三、高师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社会心理学既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的学科,又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学科。心理学史家墨菲说:“社会心理学的一只脚站在实验科学的基础上,另一只脚则是处于社会变革的波涛起伏之中。”1要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知识、理论和技能,获得初步实验体验,发展独立研究的能力,需要探索使用有效教学策略进行社会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有效教学策略涉及到课堂教学的全程,包括教学之前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氛围的营造、教学目标的明确;课堂进行中的策略实施与监控、课堂行为的管理、学生注意力的保持、、学习方法的指导、学生参与度的提高等;同时要注重学习结果的反馈及评价。

(一)有效教学准备策略

有效教学准备策略是教师在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基础上,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量化的教学目标为前提,根据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地设计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过程。

1、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明确学生是教学的核心

在“全人”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未来发展的角度,全面审视其所有能力的价值,不能过分关注学生的某一方面的能力而突出某一学科或者高估自己所教学科的价值。教师是教学的主导,学生才是教学的核心。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情感参与和认知参与呈正相关,学生通过认知、行为和情感三种形式参与到教学过程之中,教师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展开针对性教学,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以问引思、以理导思、以变发思、以情激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心向、引导学生的自主活动。

2、关注教学目标的量化,导向教学成果的可测

桑代克认为,凡是存在的事物必有其数量,凡有数量则可以测量。有效的课堂教学目标应是有效的、明确的、具体的、可测的、多层次统一的。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其行为是外显的,能通过学生的表达、操作、演示等具体的活动观察到,并作出可以量化的、分级的、有进步目标的评估,一方面展示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另一方面由此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为进一步的评价打下基础。

3、基于内容的操作性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课程的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的细致的安排和规划。社会心理学课程采用基于内容的教学计划模式,强调内容第一,在制订教学计划时首先关注内容,第一步考虑教学材料和教学资源,第二步是活动方式和策略。这种计划并不仅是指教学日历、教学大纲,而是设计每节课将课程变成学生的活动、作业和任务的实际操作的教学计划。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确定学生的起点状态以及从起点到最终目标之间所需要完成的子目标,并据此安排逐级完成目标的教学活动及其顺序。

(二)有效教学实施策略

有效教学实施策略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力求使其获得生成性进展的一切合理方法和手段,可采用基于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提高其获得进步的效率。

1、关注课堂的生成

在教师的启发与引导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的知识联动、问题驱动及对知识的理解、体验、感悟即课堂的生成,其实质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教师一方面要通过精心的教学准备与情境设计让学生融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积极主动地参与,唤醒学生的情感体验,一方面要因势利导,教学活动不拘泥于原有的思路和教案,在学生的“旁逸斜出”时给予恰当的引导,促使学生在教学中淡化教师牵引的感觉,在自由的氛围中实现对教学知识、技能的主动内化,使学生获得非预期的生成性发展。

2、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教学方式上课采用学生独立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首先要进行教学内容设计,根据设计好的问题情境选择合作的具体方式,安排实施步骤。合作学习的方式很多,如小组讨论、相互训练、个案研究、角色扮演、模拟辩论、团体游戏等。原则是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并负责一部分任务,成员间相互帮助、互促互利。

例如,讲到“偏见”时,抽取两组学生,可采取模拟辩论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提出论题如“农民工子弟应该与城市孩子一起读书”,把学生分正反两方进行辩论模拟,探究偏见产生的根源,使学生加深印象并努力消除自身的偏见。讲“图式对人的影响”时,通过编排传话小游戏,编一段情景故事让学生逐一传下去,最后接到的同学复述情景故事的内容,让学生体会传得面目全非的内容是如何受到了图式的影响,同时也深刻明白以讹传讹、道听途说的信息的不准确性。

另外,对于一些理论性知识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可借鉴以下模式: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个学小组抽出一人组成若干个“专家”小组;把所要学习的内容划分为若干学习单元,每个“专家”小组接受一个单元的教学任务,深入学习,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写出较高质量的教案,在课堂上作为“教师”向全班同学讲解本单元知识并答疑释惑。每个学习小组必须学习所有单元的内容,其每个成员同时是专家、教师和学习者,依据不同学习单元进行角色转换。

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其一是指导,即根据问题设计的需求和学生的需求进行指导;二是调控,即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反馈信息采取的调控措施;三是测验,结束后的测验用以检查每个学习小组对任务的完成情况,评估教学效果。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篇4

《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群体性事件多发,方式日趋激烈,对我国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知识对群体性事件的起因、参与人群的社会心理进行细致分析,反思具体原因,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以期促进社会稳定和良性发展。

关键词:群体性事件;社会心理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101-02

近几年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呈现多发的趋势,方式日趋激烈,群体性事件日益成为影响我国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不良因素。突发性群体事件严重威胁到国家的稳定,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给正常的社会秩序带来严重的破坏,社会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本文拟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进行阐述,对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机制、过程与不同参与者的心态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化对群体性事件的认识,把握群体性事件参与主体的社会心理,促进社会稳定,保证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一、群体性事件起因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界定,是我们研究问题的基础。利用社会学的知识来说,对概念的澄清和界定是研究问题的首要原则。通过查阅资料,关于群体性事件的定义目前还没有达成一个广泛的共识。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群体心理就是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下形成的心理活动,群体心理因心理共性或共鸣而具有感染性、鼓动性、动员性和集体性。因而群体性事件基本可定义为:一种个人或团体组织在为保护其特定利益而采取的自发的、以情绪发泄为主要特征、不受理智指导和控制的群体行为。群体性事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并且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的大背景下是不可避免的,但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之大、破坏性之深是可想而知的,因此,从其定义下手对其进行准确分析并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是当务之急。

从客观上来看。按照社会心理学的分析观点,群体性事件的起因需要有一定的社会事件的发生,并且这一事件具有某种令人愤怒的种子,这一事件便理所当然成为导火索。这种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的无指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多人的狂热行为在社会心理学上称为集群行为。集群行为是社会心理学事件的主要原因。总而言之,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往往伴随着社会上一些不公正、令人感到愤怒的事情的发生。

从主观上来看。1)自主人格消失导致的从众心理。根据社会学的理论来看,从众心理指的是个体在群体的舆论、气氛和压力下,在直觉、判断和行为上不知不觉地改变自己的观点而与群体多数相一致的现象。从众心理的产生可谓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往往在特定的场合下,人的心理在其舆论和气氛的压力下,为保持与群体的一致性而采取与群体一致的行为而不至与群体相背离,许多人就出现了思想上的无主见、行为上的随大流。2)信息泛滥导致的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并不是所有的信息都能够迅速、准确地传达给大众,故而群体性事件中出现谣言是不可避免的。在群体性事件中,矛盾的激化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于信息的泛滥造成的。谣言的泛滥在一定程度上会扩大事态、激化事件的发展。在四川“瓮安事件”中,一位14岁的女孩在贵州瓮安县西门河溺水身亡。而这起事件的导火线正是一名初中女生的死亡导致的信息泛滥和谣言纷乱。3)去个性化导致的集群行为。群体对个人会产生促进作用,使个人在群体中做出他单独时所不敢做的事来。在群体的保护下,个人甚至会违反在正常社会情境下的社会准则,做出时候感到惭愧和后怕的事情来,这种行为叫作去个性化。去个性化行为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匿名性、丧失了责任感和群体淹没性造成的。个人在群体中的去个性化往往容易导致集群行为的发生,进而造成大规模的社会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因而,个体需要认识去个性化的危险,有意识地避免这种状态,特别是在大规模的群体中,要注意行为的自我控制。而作为社会来说,要加强对群体特别是大规模群体的监控和引导,减少因去个性化而导致的侵犯和攻击。4)事件图示的推动作用。图示是指围绕某个认知主题而形成的认知结构。图示具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其中消极影响之一便是由图示引起的社会认知偏差,往往导致一定的心理定式,使人们难以客观地对待人和事,以至对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和扩大造成不良影响。事件图示是指人们对社会情境中会出现何种情况的一半预期的认知表征,是对社会事件的心理分类。事件图示影响人们对社会信息的感知、记忆和理解,如果在新事件输入的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误差或故意制造的谣言,就会导致个人形成刻板印象,影响到对与之关联的其他的人或群体做出不恰当的评价或反应,进而使人们理所当然地参与其中,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二、群体事件参与者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1、一般成员的心理。伸张正义。参与 这类人往往认为自己参与的群体事件完全正确,自己毫无过错。如在“湖北石首事件”中,发生了酒店厨师蹊跷坠楼身亡事件。不明真相的群众在该市东岳路和东方大道设置路障,阻碍交通,以表达对死者的深刻同情,导致现场秩序混乱;从众心理。当群 由于共同关心的某一话题容易造成思想和情绪上的一致。同时也容易在群体中产生情绪失控现象。这就为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奠定了基础;追求刺激。群体性事件的产生往往引起较大的社会轰动,并且可能会出现一些疯狂的举动。一些人参与群体性事件可能仅仅是因为在平淡的生活中寻找一些新鲜感和刺激;对社会不满的宣泄。参与群体性事件的普通人群一般都是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长期以来受社会贫富差距以及社会地位高低的影响,会出现对社会的不满情绪,群体性事件正是他们宣泄情绪的途径;对社会认知的偏差。在认知者对认知对象本身的特点不是很了解以及受认知者本身心理和情绪的影响,认知者可能会对社会产生认知偏差。如在由钓鱼岛所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中,群众的示威游行大多数是由于个人对事件不甚了解,并且受长期以来民族仇恨带来的愤懑情绪的影响而导致的恶性群体性事件。

2、骨干成员的心理。报复社会的心理。群体性事件的发生一般都是由于骨干成员的恶意挑起。他们往往都是在现实生活中遇到挫折,他们行为的目的主要是给国家、集体和个人造成损失,扰乱社会秩序,对社会或他人进行报复。在“湖北石首事件”中,少数不法分子借机制造事端,在停放尸体的酒店内纵火滋事,并煽动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袭击前来灭火的消防战士和公安民警,造成多名警察受伤,消防车被掀翻砸坏。这些不法分子主要是利用群众不明真相,肆意制造事端,扰乱社会秩序;趁火打劫的心理。有些人参与群体性事件的目的往往和事件发起者的目的不同,更多的是带有自己的私立,从而恶意的对群体性事件进行煽风点火、制造混乱。但是,他们一旦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利益,就会全身而退;以乱为乐的心理。以乱为乐心理的人主要指那些玩世不恭的富家子弟,他们以制造混乱为乐,喜欢看到人们的慌张和社会秩序的混乱,这一部分人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是很大的。

三、社会心理学视野下群体性事件的处理

以政府为主体。1)积极预防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党和政府要牢记群众安危无小事,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密切联系群众,把安抚群众情绪作为处理群体性事件的首要地位。同时,要做好实时了解和确切掌握群众的心理状态,一边对群众做一定的心理辅导。2)时刻保持信息的准确、畅通。党和政府要做好实时的辟谣工作,时刻保证信息的准确无误,让群众全面了解整个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及政府对待此事件的态度和政府的解决措施,有效地阻止不良图示作用的发生。3)深入开展排查工作,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党和政府要展开深入的排查工作,把引起群体性事件的骨干成员搞清楚,把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重点问题搞清楚,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地把不稳定因素扼杀在摇篮里。4)切实做好现场处置工作,有效控制局势、平息事态。党和政府要深刻吸取“云南孟连事件”的教训,慎用警力和武器,防止因使用警力和强制措施不当而激化更多发的矛盾。因而要事先制定有效的措施,尽量控制事态的发展。5)党和政府要做好宣传和教育。党和政府要在可能导致的群体性事件中积极做好宣传和澄清工作,使人们全面认识事件的前因后果。同时,政府还要做好充分的教育工作,教育人们遇事要保持冷静不偏激的心态,最大程度上避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以个人为客体。1)理性对待事件的发生。个人要时刻保持冷静,对事情做出理智的判断,不盲目加入群体性事件。同时,个人通过积极参加社会性的体育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达到发泄情绪的目的,这样也就不 2)积极配合党和政府的行动。个人要相信政府、支持政府,在突发性事件中多一份责任与担当,积极配合政府行动,为社会的和谐发展贡献力量。

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对群体性事件的原因、机制、过程以及不同参与者的心态进行分析,为更好地理解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一般规律进而为突发性群体性事件的解决措施奠定稳固的学理基础。为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贡献力量,消除这些导致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麻彦坤。情绪智力研究的两种取向[J]。教育心理学报,2010,(6)。

[3]俞国良。社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参考文献: 篇5

[1]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肖旭。社会心理学[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

[3]陈大柔,丛杭青。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5.

[4]孙时进。社会心理学导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

有关社会心理学的论文 篇6

《浅谈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学分析》

摘 要:腐败是当前较常见的一种社会现象。本文从社会心理角度透视腐败现象,运用社会心理学理论分析腐败现象产生及泛滥的原因。腐败心理的形成是腐败主体内外因素相互作用和转化的结果,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部分质变到心理结构总体质变的过程。

关键词:腐败现象 社会心理学 分析 心理救治

中图分类号:D926.2 文献标识码:A

1产生腐败的社会心理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人性的全面张扬和“解放”既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一些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发生变化的动因。腐败从心理上说,其根本原因还是人性的非善良因素的恶性膨胀。心理的形成,既不是与生俱来、后天无法改变的,也不是完全由客观环境决定、个人无力抗拒的。它是腐败主体内在动因和外在诱因相互作用、转化的结果。外在诱因包括微观社会环境,即与腐败主体在各个方面保持着长期而密切联系的家庭环境和工作环境;中观社会环境,即以腐败主体的交际圈为范围,包括亲戚、朋友、同学、同事、同乡、邻居等;宏观社会环境,指一定时期的党风、民风和社会风气。比如在一些地方和单位,由于风气不正,监督机制乏力,使得少数腐败分子得不到及时查处,即使查处了也是不痛不痒,有的甚至边查处边升官;而一些清正廉洁的干部却往往吃不开,被斥为没本事。

1.1贪婪心理

有些人从小打小闹开始,贪污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后,贪欲已无法控制,有的受贿多达数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仍感到不满足,聚敛金钱已成为一种习惯性心理。违纪违法金额高达100多万元的浙江省台州市原市长孙某一次收受一笔美元后,竟与妻子两人坐在床上一张张地数着、欣赏着。

1.2失衡心理

许多现职领导干部认为收入与贡献不相符,有的甚至与企业主、大款、外商、发达国家公务员盲目攀比,心态严重失衡,认为通过手中权力谋取一定利益“是合情合理的”,尤其是一些过去曾取得过“政绩”的领导干部,认为自己得到的太少而失去的太多,想趁自己还有职有权时捞一把。

1.3集体安全心理

在近几年查处的领导干部腐败犯罪案件中,串案、窝案越来越多,关联犯罪的规模越来越大。在参与串案、窝案的腐败分子中,有一种较普遍的集体安全心理。往往以某个企业为核心和纽带,当地一些党政领导和海关、边防、公安、税务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与一些非法运作的企业经营者结成一个相对稳定的利益集团,或称之为“圈子”,圈内之人对“圈子”有一种安全依存心理,认为只要大家相互保护,上不怕组织调查,下不怕百姓举报。

1.4侥幸心理

一些人在腐败犯罪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侥幸心理,认为法不责众,东窗事发者是倒霉,撞在枪口上了,或者“大意失荆州”。相当一部分犯法犯罪的领导干部自认为天知地知,你知我知,组织不知,群众不知,风险小,保险系数大。一旦事发被查处,不从内心反省忏悔,而是自认倒霉。

1.5消极从众心理

随波逐流是引发腐败较为普遍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尤其是处在中层领导岗位的领导干部,在集体腐败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腐败的危险性,主观上并不想参与,但因种种利害关系,“无可奈何”,混迹于腐败分子之中,同流合污。一些行贿者在给某些领导班子成员送红包时,一旦遇到拒收者,就声明“其他领导都收了,就看你的了”,拒收者往往因担心班子其他成员对自己不信任,只好随大流。

1.6尊敬心理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通过送礼的方式来表示尊敬。这在普通的人际关系中,本无可非议。但一旦这种活动介入政治生活,界限就模糊了。如果拿国家、集体的钱财来表示尊敬,就不是一般的送礼问题了;即使拿个人自己的钱财来对领导干部表示敬意,弄得不好也会形成不正常的人际关系,甚至违纪违法。

1.7寻求保护的心理

行贿者的基本动机是寻求保护和支持,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一些行贿者或为了寻找靠山,背靠大树好乘凉,或为了在竞争中获胜,以求出人头地。“怕吃亏”的心理。一些领导干部原本靠自己兢兢业业的工作,干出了一定的成绩,但看到那些跑得勤、送得多的平庸之辈比自己升得快,心中失望,于是也耐不住寂寞,加入跑官买官者的行列。

2腐败的社会心理救治

腐败个体的心理历程,大都有一个从启蒙、试探到被动参与再到主动出击甚至疯狂的渐进过程。在启蒙阶段,每个腐败分子都有无形或有形的“引路人”,耳濡目染,由看不惯到渐渐习以为常。在试探与被动参与阶段,由于有人试图用不正当手段来交换他的权力,千方百计与他“联络感情”,其计之巧,简直令人防不胜防。他也被动地参与一些请客受礼或收受少量金额,大打“擦边球”。当然他内心是战战兢兢、惶恐不安的,但只要一直“平安无事”,则慢慢心安理得,甚至不如此反而不习惯了。这是一种心理的适应过程,一旦适应,就

2.1理想信念救治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追求,以及对理论真实性和实践正确性的确认。理想信念一旦形成,就 我国国家公职人员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对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实践的确信。人一旦在理想信念问题上发生怀疑和动摇,就会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精神支柱,就可能以物质上的满足来填补精神上的空虚。因此,我们必须深入、持久、扎实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首先,应加强理论学习。通过深化理论,提高认识,以坚定公职人员的崇高理想信念。为重实效,理论学习必须抓紧、抓实、抓牢,要正规化、制度化、定时定点定人集中学习。要将政治理论水平的考核作为公职人员晋升、评职、奖励的硬指标,要改变理论学习形式化、业余化、不稳定化的缺点,使其牢固树立公仆观念,掌权为公、用权为民、发扬民主、主持公道、廉洁奉公、勤政敬业、遵纪守法、依法行政。

2.2品格意志磨砺

品格意志是人自觉地确定行为目的,并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其作用在于促进个体完成行为动机的斗争。如何处理行为的动机斗争,反映了一个人的品格意志水平。品格高、意志强的人解决动机斗争的原则是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坚强的品格意志是抵抗不良行为的重要心理屏障。心理学家范德尔(Funder)研究发现,抗诱惑力的强弱与性格特质有关。抗诱惑力强,其性格特质主要有慎重、注意、理智、合作、专心,由此可见,在塑造公职人员的性格时,要注重培养其积极的性格特征,以明确其目的性、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自制力、英勇、镇定、纪律性等,从而增强其抗诱惑力。

2.3自我教育复苏

自我教育是一种对自己品行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监督、自我克制、自我改正,以不断完善自身素质的教育方法。其心理基础是心理素质中自我意识的发展与成熟。它具有自觉性、自主性、自教性、内控性等特点。是以高扬主体自律精神来塑造完善自我,在反腐倡廉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国家公职人员腐败现象屡禁不止的深层原因就是自我教育力度不够。自我教育的复苏,是防治腐败的治本之策。公职人员的自我教育包括:自重,即尊重自己人格,珍惜自己名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坚持为“官”之德,掌权为公,服务于民;自省,即按照社会要求或模范人物的言行经常进行理性反思;自知,即严格解剖评价自己,发扬优点长处,克服缺点错误。

2.4个人需要调控

需要是有机体对客观事物的需求反映,是产生行为的原动力,即有机体的活动总是被某种需要驱使着,欲望的不满足是激起有机体活动的普遍原因。当合理需要得不到满足,或因极度贪婪时容易产生腐败行为,所以要防止和消除腐败,必须对个人需要进行合理调控。首先,要支持和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合理需要。其次,培养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一种内化了的优越标准的成功需要。

参考文献

[1] 罗大华。新编犯罪行为心理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227.

[2] 王锐。犯罪心理学导读[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10.

[3] 张保平,李世虎。犯罪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2)。

社会心理学论文3500字 篇7

论社会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的意义

[摘 要]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研究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广告策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自我概念 社会文化 群体心理 广告策划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就人们如何看待他人,如何影响他人,又如何互相关联的种种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学科,包括社会中的自我、社会信念与判断、行为和态度、社会文化、性别、从众心理、说服、群体影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奥格威说:“在广告活动中,消费者是我们的上帝,而消费者的心理则是上帝中的上帝。”消费者是社会中的人,“我们的行为可能千差万别,但受同样的社会因素影响。”(美?戴维?迈尔斯)因此,研究社会心理学在广告策划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以下重点就社会心理学中自我概念、社会文化、群体心理这三个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自我概念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自我概念又称自我意向,是个体对于“我属于哪种人”的自我观念, 是个体对自己的社会角色、性格、能力、身体等方面的认识。它建立在人们对自身个性特征的感知、态度和自我评价的基础上。自我概念是个体在社会环境中逐步形成的:通过自我评价来判断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社会所接受的标准,并

自我概念的组成要素:实际的自我概念,指我实际上如何看待自己;理想的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如何看待自己;实际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感到别人是如何现实的看待自己;理想的社会自我概念,指我希望别人如何看待自己;期待的自我概念,指我期待在将来如何看待自己。

自我概念作为影响个人行为的深层个性因素,对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有着深刻的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概念与所购买的商品之间有着特殊的联系。一是所购买的商品具有象征性:帮助我取得了我想拥有的身份,帮助我缩短了现在的我和我想成为的我之间的鸿沟,是我身份的中心,是现实自我的一部分,使我获得了一些自我认同。如“夏奈尔”品牌,上世纪20年代,时装界出了一个传奇人物――可可・夏奈尔,她创造了享誉世界的时装和香水。1923年,她推出了最具代表性的香水――“夏奈尔5号”。 夏奈尔品牌所象征的文化征服了全世界,拥有“夏奈尔”成为女人一生的美丽“梦想”,夏奈尔的名字和“夏奈尔”品牌成为优雅、高贵、时尚的代名词。二是成为象征性的商品具有使用可见性,具有禀赋差异性, 具有拟人化特质。如“露华浓”品牌,露华浓出售香水的时候,它出售的不仅仅是一种有形的产品。它同时也在出售香水所代表的生活方式,自我表现和别具一格;成就,成功和地位;温柔,浪漫,激情和幻想;回忆,希望和梦想。因此在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对消费者的自我概念进行研究。

二、社会文化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我们每个人都处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极为重要的。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来看,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这种相似形使得每一个人能稳定地处于整个文化形态之中。从其中不同的人群来看,社会文化又表现出内在的多样性。消费者处于社会文化环境之中,必然受到社会文化的制约,因此进行广告策划时必须研究文化相似形与文化多样性对消费者心理的影响。

文化相似性的影响。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制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中国传统文化是经过世代累积而形成的,对人的心理和价值观有很强的规定性,一直影响至今。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伦理道德,直到今天,中国社会的关系仍然建立在亲缘、礼仪、友情、诚信等文化情感的联系上。

现在许多广告很注重这方面的诉求,如“苏泊尔橱具”电视广告:场景一,酒宴上,儿子在忙于应酬;场景二,家中厨房里,母亲在忙碌地烹调;场景三,家中餐桌上,母亲看到儿子狼吞虎咽的样子露出欣慰的笑容;画外音:“这世上有一个人永远记得你最爱吃什么,为你尝遍了酸甜苦辣,你狼吞虎咽的样子就是她最大的满足。爱是天下最美的味道。”整个广告不具一字产品性能、用途的说明,而是紧扣一个“爱”字,将母子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打动消费者的心。

文化多样性的影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有其文化的相似性,但也存在着各种亚文化,如地域差异、族群差异、年龄差异等导致文化的差异,从而构成了内部的文化多样性。消费者由于年龄的不同,职业的不同,出现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移动通讯”的“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就是针对不同消费群体推出的:“全球通”针对的是商务人士,“神州行”针对的是中年人,“动感地带”针对的是青年人。“神州行”的形象代言人是葛优,他的形象家喻户晓,尤其受到中年人喜爱;“动感地带”的形象代言人是周杰伦,他是年轻人的偶像,深受时尚青年的追捧。“全球通”、“神州行”、“动感地带”将志得意满的商务人士、脚踏实地的中年人、时尚个性的年轻人区隔开来,针对其文化特征进行广告诉求,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三、群体心理研究对广告策划的意义

群体是指彼此认同,有相同的目标,相互依赖的一群人。群体的特征是:群体成员明确意识到自己是属于某个群体的,以及群体的界限;群体的成员有共同的价值观。群体心理对个体的作用,主要表现在群体归属感、群体认同感上和群体的促进和干扰作用。

消费者分属于不同的群体, 不同的消费者都有着各自的群体归属感和认同感,有了归属感,消费者就会以这个群体为准则,进行自己的认知和评价。而在认知和评价上保持一致的看法和情感,就形成了群体的认同感。广告策划者应根据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首先对商品进行市场定位,然后在进行广告策划。如网络广告的投放,目前有搜索、门户、社区、博客四类最大的网站,其中社区网站的比例相当高,社区网站的优势就是互动性高,而成长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新人类正成为社区网站的主人。

社区网站的受众不以收入、阶层、地域等为区分,而是基本以爱好、兴趣、个性化需求等作为区分,这对于广告策划者来说,是能够更准确地捕捉到适合自己的目标受众的,因为这些社区网站用户都是引领时尚的,年轻、受教育程度高的先锋一族,最容易形成潮流带动和用户互传的营销效果。但是,这一群体固有的特点,及其在网站上的密集分布性,广告策划者在传统媒体甚至门户网站所采用的广告形式,很可能是社区网站用户所排斥的。

此外群体心理中的从众心理对消费者也有很大的影响。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人们之所以从众有两个主要理由:规范影响和信息影响。规范影响来自于人们希望获得别人的接纳,信息影响来自于他人为自己提供事实证据。消费者或多或少都会有从众的心理,广告策划者应分析消费者的从众心理,利用这一心理特征进行广告策划。

如规范影响,消费者会根据自己的社会地位经济状况向社会某一阶层或群体靠拢,希望被此阶层或群体接纳,因此在消费上也以此类人群的消费为准则,如房产广告,除户型、面积、地理位置外,更强调环境、文化、品位、小资生活的浪漫、上流社会的尊贵等,以引起消费者的趋同购买。再如针对年轻人的消费品的广告,以新潮时尚

再如信息影响,在两种情况下信息源的可信赖程度对消费者影响较大:一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所知不多时,他们会信赖这方面有专业知识的人;二是当消费者对信息内容不想花心思去判断或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判断时,他们希望有一个公正、客观的人给他们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名人广告可起到较好的推荐作用,用名人做广告代言人,可借助这些人较高的社会声望来增加广告的可信度。因为这些人做广告是以自己的信誉做担保的。消费者认为,出于对自己社会形象的珍视,这些人不会做虚假宣传。

通过上面三个方面的分析可见,研究社会心理学,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对于广告策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美)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6

[2]江 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二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 篇8

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社会心理学中动机和需要、情绪和情感、人际关系、归因等理论的应用上。

(一)个体的动机和需要理论是思想工作的出发点

思想工作的出发点就是在了解个体政治历史、思想觉悟、道德品质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基础上,把人的思想和行为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这里的思想和行为的出发点也就是社会心理学所说的动机。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引起和推动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前进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人的各种活动是在动机的指引下,并向着某一目标进行的。动机具有激活和指向功能,懂得动机产生的本质和功能运动机制,有助于思想工作者深入了解和分析人们活动的各种诱因,从而根据正面引导的方针,采取不同方式,帮助人们建立良好的动机,使活动收到预期的效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社会心理学认为,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需要是人对某种客观要求的反映,它可以来自个体内部,也可以来自个体周围的环境。需要是人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产生的重要源泉。思想工作者只有准确的了解了教育对象的需要,才能从源头上杜绝教育对象不良动机的产生,从而实现思想工作在尊重教育对象需求、得到教育对象认可和支持的状态下,引导教育对象在符合社会要求的动机下产生行为。

(二)情绪和情感理论对思想工作的及时性引导

在思想工作中成功的实现对教育对象的社会引导总是与有效的情感激发相联系的,它表现为从情感的角度唤醒对象,并运用情感的力量感染对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富于情感的沟通最容易产生积极的效果。富于情感的沟通方式首先要求思想工作者对自己所传播的思想信息有着真切而强烈的感情,这就使被引导者在情绪上受到教育者的感染,从而使自己的思想逐渐向社会要求的方向靠拢。情绪感染是人际间情绪同化的反应,它是情感低级的、简单的表现形式,具有情境性和时效性,是情感产生的基础,受已经形成的情感的制约,并在一定条件下和情感相互转化。

情感和情绪具有信息交流和影响心理状态等功能,所以,思想工作者要注重对教育对象情感、情绪的影响。比如消除心理屏障,找到思想上的“切入点”。就是要注重消融受教育者的防御、抵触情绪,能在对象倾向方面找到共同点。其次要注重情感感化,即主动观察、寻找和教育对象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的地方,以便使教育对象情感发生微妙的改变。还可以通过对教育对象性格特点的了解进行相应的情境和事件感染,以此来达到对受教育者教育的目的。

(三)人际关系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顺利开展

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关系,包括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学关系等。”人际关系有多种类型,就思想工作者而言指“教育者团结和协调受教育者以及教育相关的受众群体,以实现共同目标而进行活动的能力”。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取得教育对象的信任和支持,顺利开展思想工作的前提条件。如果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关系紧张、情绪对立,任何形式的思想工作都不会取得积极效果,反而会使教育对象产生抵触心理,进而发生消极行为。这就要求思想工作者首先要坚持真诚原则。即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以“真正的自我出现”,没有防御式的伪装,做到表里一致、真实可信;其次,要坚持尊重原则。尊重原则包括对自我尊重、对他人尊重、他人对自己的尊重。在人际交往和处理人际关系中,自尊、人尊和他尊是紧密联系的:只有首先尊重自己,对自己负责任的人,才可能尊重别人,别人才可能尊重自己;再次,要坚持宽容原则。宽容是一个人自信、魅力和勇气的表现,尤其是在现实生活中,错误明显在对方时,如果能表现出“有理让三分”的宽容态度的人更是如此。宽容是一种美德,通过宽恕别人而得到别人的信任,从而建立起人与入之间和谐友好的桥梁。   (四)归因理论促进思想工作的进一步完善

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人或自己的所作所为进行分析,指出其性质或推论其原因的过程,也就是把他人的行为或自己的行为的原因加以解释和推测。了解原因之后就可以� 思想工作者需要预见教育对象的行为,通过控制周围环境,以便使教育对象在行为发生前对其行为的适宜性有清醒的认识。归因理论可分为外在归因和内在归因两类,外在归因主要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在归因是把事件的原因归咎于自身的主观因素上。思想工作者既要注重从外在归因出发,了解和分析外部环境对教育对象思想的影响和制约,预测对象思想的变化动向,寻找时机展开思想工作;又要注重从内在归因入手,根据对象对即成事件中自身因素的总结来制定相应的思想工作策略,从而以恰当的方式和气氛开展思想工作。

综上所述,社会心理学作为思想工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其理论成果还是其研究过程在思想工作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思想工作者首先应以社会心理学个体动机和需要理论为出发点,从而对教育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教育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是影响思想工作成败的重要因素,充分关注和分析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情绪能够对思想工作进行及时性的引导 。人际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思想工作的效果,人际关系理论能够帮助思想工作者正确处理和教育对象之间的关系,和谐的人际关系必然促进思想工作顺利开展。人总会在一定事件和事实发生后产生思想的波动和变化,不管是积极还是消极的,积极主动的对其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强化对对象的思想和行为的预见性,从而实施符合教育对象需要的思想工作,这就要求将归因理论运用于思想工作当中。总之,社会心理学在思想工作中的有效应用是创新符合时代发展需求思想工作方法的必然要求,以社会人自身的心理为出发点,思想工作定能取得积极的成效。

社会心理学相关论文 篇9

【摘要】

文章主要介绍了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理由,表现为:一是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二是留守学生有严重的厌学心理,三是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严重自卑心理,四是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易形成失落感,结合这些理由,我们提出了要有针对性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

【关键词】

农村 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 教育

引言

中国的社会经济从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封闭的农业经济社会,向现代的、发展的、开放的工业经济社会转变的速度加快,大批的农村劳动力开始向城市转� 长期孤独无助的内心世界,影响了孩子的生活学习,也形成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理由。

1.现今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理由

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到城市中工作,也就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方面存在的理由也目益凸显出来,具体说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

在生活方面,由于留守儿童很难得到来自父母方面的关怀与照顾,因此在遇到生活困难时,往往首先想到的是向同伴进行求助,这就导致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

1.2留守学生有严重的厌学心理

在学习方面,农村留守儿童往往缺乏较强的学习兴趣,存在比较严重的厌学心理。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祖辈对于他们的管理又比较松散,没有形成对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的有效监督与辅导,这就逐渐养成了他们对待学习的懒散态度,甚至还存在不按时完成作业、上课迟到等理由。

1.3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严重自卑心理

在自我评价方面,较城市儿童而言,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严重的自卑心理,对自我的评价也比较低,他们往往看不到自己身上的闪光点,而是过多地关注自己的不足之处,对自身的能力缺乏一定的信心。

1.4留守儿童内心深处易形成失落感

在情感需求方面,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远离父母,难以感受到来自家庭的温暖,逐渐在内心深处形成了一种失落感。除此之外。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再加上父母长期在外工作,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生活经济压力,而且还非常担心在外打工父母的安全情况。所以,农村留守儿童非常希望能够同父母一同在经济条件比较优越的环境下共同生活,表现出对城市生活的期待与向往。

2.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策略

2.1有针对性地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对每个留守儿童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进行摸底调查,建立档案。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

2.2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建立了留守儿童帮扶制度,给留守儿童配备帮扶教师。每个老师帮扶若干名留守儿童,在生活上照顾他们,为他们生活上、学习上提供关心。比如,在学习上关心他们,经常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情况,平时给他们辅导作业,还为他们购买学习资料和学习用具;在节� 帮扶教师还随时与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并认真填写留守儿童追踪调查表,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

2.3开设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活动课

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 我校提出了“亲近自然,养真尚志”的校训。对学生进行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教育,感受家乡的自然美,激发热爱家乡之情。并提出“发现属于自己的美”办学理念,让每位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长处。而每月“阳光男孩、阳光女孩”的评选,更让孩子们在“说真话不自卑不放弃爱自己爱他人爱自然会学习会自理会合作会感恩”的教育中,树立了自信心和责任感。

2.4加强对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推动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针对留守儿童家长都是年迈文化水平不高的情况,我校曾多次聘请有关部门专家为留守儿童的监护人作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报告,指导家长用正确的策略教育孩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结语

作为学校,我们不能总是责怪留守儿童难管教,也不能一味责怪他们的父母外出打工不管孩子。应尽最大努力为他们营造一健康和谐的成长环境。创设人人关爱孩子的良好社会氛围,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关爱留守儿童的成长,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健康快速的发展,才能使我们的社会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金英良,吴秀娟,张训保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10,26(10):1224-1225.

[2]张孝义。社会干预对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留守儿童之家”社会干预实验数据[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3(1):46-51.

[3]杨洁。湖北省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特征及综合干预效果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2.

一键复制全文保存为WOR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