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的各个领域,说到论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论文对于所有教育工作者,对于人类整体认识的提高有着重要的意义。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德育论文5000字【最新5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长期以来,帮助学生矫正不良习惯,培养优秀品质,成为中职德育工作的难点之一。笔者所在学校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探索,以德育“感悟课”为载体,变革德育活动内容,创新德育活动形式,拓展德育活动空间,提升了德育的实效性,开辟了一条中职德育新路径。
一、德育“感悟课”的开展背景及成效
近年来,焦作市教育局在全市职业学校展开了新课堂教育实验改革,其中德育“感悟课”是新课堂教育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德育“感悟课”,就是在班主任(或班干部)的引领下,学生针对近期个人思想、学习、纪律及参加的各项活动,通过写感悟(成长)日记的形式进行自我剖析,然后在课堂上与同学相互交流,以便实现共同提高的德育形式。
德育“感悟课”的初期阶段是随意性反思课,学校没有对其进行统一规定,班主任可根据班级情况自行确定主题。这一阶段德育“感悟课”的特点如下:针对性强,短期效果好,特别是对改善班风班纪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德育“感悟课”的第二阶段是主题性德育“感悟课”,是学校根据学生不同学习阶段,确立每个学期德育“感悟课”的主题,围绕主题开展各项学生感悟活动。通过德育“感悟课”,学生剖析自己在各项主题活动中的表现,从而促使自己在主题活动中升华情感、思想进步、习惯养成、素质提升。
在德育“感悟课”推行之初,学生人人感到新奇,兴致盎然,积极参与。一学期下来,在写写说说中,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都很有长进。更令人欣喜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学生的思想水平也在一点点提高,日常行为慢慢有所改变。
二、突破德育“感悟课”瓶颈的几点做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德育“感悟课”渐渐流于形式,学生也逐渐感到无趣,产生应付心理,德育“感悟课”的作用也在不断弱化。我们感到,任何德育活动开展到一定时候,如果不创新,再持续开展就必然会出现瓶颈,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那么,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变革和创新,进一步调动学生们参与德育“感悟课”的积极性呢?经过实践研讨,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内容创新,增加引力
年轻人都不喜欢空洞的说教。因此,面对大的德育课题,我们化大为小,变抽象为具体,尽量贴合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选择丰富多彩的小课题来进行,并根据社会时事,考虑专业特点,联系班级实际。教师结合典型案例,找准切入点,引导学生参与其中,让他们觉得“感悟课”有意思、有价值,进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如,有的班级开展“拒绝电子烟”“发现身边的榜样”“冲动是魔鬼”等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主题活动,学生们参与积极性很高。在活动中,学生们有表演,有交流,思想火花不断闪现,“感悟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大德育,小课题,增加了德育“感悟课”的吸引力。感悟活动帮助学生解决了心中之惑,点亮了前行之路。
(二)形式创新,激发活力
学校还引导班主任、班干部学习借鉴电视等媒体举办活动的形式,尝试以专题报告、自由辩论、小组竞赛、情境表演(小品、相声、山东快书)等形式来开展活动,使德育“感悟课”呈现出了活力四射、异彩纷呈的景象。比如,在2019年上学期的德育“感悟课”评比活动中,2018级农艺一班采用辩论赛式、2018级汽修二班采用小组竞赛式,2018级数控班、2018级电器班、2019级计算机特色班表演了小品,2019级农艺二班表演了相声,2018级美术班展示了学生自己创作的系列绘画作品。学生们自编自导自演,在感悟中体验,在此过程中思想得到了升华。
活动形式的创新,激发了德育“感悟课”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德育“感悟课”的开展,使学校德育工作进入一个新阶段。
(三)场所创新,开阔视野
思变求新,人之常情。不少德育主题单靠在校内场所进行不仅难以完成,而且效果不佳。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参与德育“感悟课”活动的积极性,我们把视野又放到了活动时间和场所的拓展上。
体验是德育“感悟课”实践活动的基础环节,学校常常将其安排在双休日或节假日。学生家庭、专业实训基地、校外教育基地、社区、公园、企业、农村,处处有德育资源,处处是德育阵地。在班主任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在班干部的引领组织下,或分散,或有组织地开展活动,有目的地让学生去做、去看、去问,亲自实践和体验,鼓励学生随时用手机拍下精彩的瞬间和难忘的片段,然后带回学校与大家分享交流。
走出去,广阔天地成了德育的场所。学生们在社会大课堂中开阔了视野,收获了成长。
(四)组织创新,再增动力
实践证明,组织形式的创新,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德育“感悟课”的动力。活动刚开始进行时,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准备、都参与,有的班级采取抽签方式来确定主持人和发言人,有的班级按教室的座位安排“感悟课”的发言顺序。到后来,组织形式开始变化,有时候以小组为单位,有时候以寝室为单位,有时候扩大范围开展班际甚至专业之间的交流。组织形式的不断创新,不仅让学生对德育“感悟课”保持了新鲜感,同时也让学生在交叉变化的团队合作中,增进了友谊,培养了团结协作能力。
以变求新,以新求活。思维开放了,内容、形式和场所创新了,新的德育“感悟课”活动又轰轰烈烈开展起来了。
三、结语
从长期的德育实践可以看出,班干部的引领是我们开展“感悟课”的关键。随着“感悟课”活动的开展,不少班级把活动主题的策划和落实分配给各小组、各寝室。组长和寝室长很自然地成了活动的牵头人。有责任,就有了压力和动力,也就有了成长锻炼的机会。班干部、组长、寝室长中的不少人,经过锻炼,升华了思想,学会了表达。这些学生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说,逐渐成为德育“感悟课”活动的主力军,也往往是感悟课活动的最大受益者。当一大批学生在“感悟课”活动中迅速成长起来以后,我们就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平时游离在活动边缘的学生,让这些学生逐步走入舞台中央,成为活动的主体。
教育没有旁观者。人人參与,是教育的宗旨;让每个学生都进步,是教育者的追求。我们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交流分享、点评总结,引领学生在德育“感悟课”中快乐成长,帮助学生成长为有技能、有道德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
近年来,大学生创业问题受到越来越多社会群体的关注,从国家部属到各地方政府、各高校均鼓励有志青年创业并给予一定培养扶持,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热潮中,而创业本身也成为一条重要的就业和发展之路。然而,由于创业学生自身素质的不完善、学校教育的缺失、市场经济的制约等许多因素,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诸如价值观片面、诚信缺失、社会责任感缺乏等弊端,既影响大学生自身的创业积极性,也对社会发展存有隐患,形成对大学生创业的不信任问题,使得大学生创业出现德育层面的难题。本文基于伦理观视角,挖掘对于创业教育中伦理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实践层面,伦理为道德的外化,表现在大学生创业群体的规范性、道德性和品质化过程中,采用伦理观视角来剖析创业德育教育的现实问题,是价值判断的客观呈现,透过系列现实问题,探寻隐含要素,科学有效分析论证,探究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途径,并对高校及社会教育机构有所启示。
一大学生创业德育问题现状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2010届到2014届全国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变化趋势,五年中从到不断攀升,根据麦克斯调查研究,2014届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比例为。以教育部2014年发布的全国大学毕业生727万测算,2014年时有约21万大学生做出创业选择。大学生创业趋势渐高,在数量与质量的联动提升要求下,开展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凸显,大学毕业生创业成功率长效促进机制的实现需要越发迫切,除社会客观因素外,立足大学生创业个体存在以下问题:
(一)诚信思想缺失
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刻阐述了价值观在指导人们行动上的重要地位,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多数大学生创业者为追求利益,放弃原则,抛弃品行,将财富汲取等同于社会地位和他人尊敬的共性拥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尚的个人品行以及对社会的崇高责任感、民族荣誉感被分阶段、分层次的忽略,个人价值的实现出现狭隘化和极端化特征。诚实守信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市场经济中的良好信誉是企业和个人的生存根本。
(二)法制观念淡薄
市场经济虽有其独特的自我调控机制,但法律约束必不可少。刚刚走出校门的创业者绝大部分是没有受过完善的法律教育,法制观念还没有根植于其思想之中,准备不足便踏上战场,一旦使用不正当竞争方式,损害他人利益,触犯相关法律法规,结果则无法挽回;而当自身利益受到非法侵犯时,也会因为不懂法知法,而没有使用法律途径进行自身权益的维护,法制观念的淡薄使大学生创业者易陷入单兵作战的困顿之中。
(三)心理问题涌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一直是教育热议问题。很多创业者在学生时代未能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便匆匆走上创业的艰辛道路。大学生在校期间出现心理危机问题,学校专项人力、物力帮扶机制会积极开展疏导工作,但进入社会,走上创业道路的大学生多数需靠自我梳理和调节解决社会适应性、人际交往和应激性等心理问题,自我调控成为创业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疏导方式,不健全的人格和尚显稚嫩的心理素质将会在此过程中反复出现,影响创业成效。
二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自全国各高校实施全面扩招以来,大学生的数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学生超量,岗位有限,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发展需求逐年增加。自主创业不仅事关大学生自身发展,更关系着社会稳定和全民族的进步和发展,立足国家高度来看,创业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显得更为重要。针对上述大学生创业德育现状,本文从伦理观的视角进行了三点分析:
(一)创业德育教育力度不足
目前,国家和地方政府均有针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相关优惠的明文政策,但多侧重场地的优惠、项目的竞选、多次的座谈等方面,而针对创业者德育开展教育方面,却没有被提上重要的实践层面。教育者多看到创业所需的理论和行动配备,高校常邀请社会名流给大学生们做创业讲座或报告,激发学生创业热情,而高涨的热情对于创业是远远不够的,培养学生正确的创业理念、创业精神才是创业教育之源头、之根本。
(二)创业德育教育深度不够
高校课程开设层面,国内较多高校开始开设创业教育类课程,方式主要围绕商学选修课、单设“精英班”等模式,多数难以真正覆盖全体学生,更无法将创业精神、品质与法制深入其中,更无法形成系统的创业教育培养体系。无法覆盖,则很多有志青年无法接触创业德育教育;不能深入,则学习者无法获得最深刻的感悟;不成体系,则有志者无法获得完整的创业德育指导。社会创业绩效侧重层面,社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高涨的热情作用在大学生身上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急于求成,而急于求成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而这又不得不归根于创业基础德育教育的不完善甚至是缺失。
三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路径
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创业科学化之路,有利于减轻社会就业压力,更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学生创业教育(enierpriseeducat()ion),是培养大学生进取、开拓、冒险等精神的事业型教育,是以挖掘和提升大学生创业综合素质为目标的发展性教育,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从属于大学生创业教育,包括对创业者个人品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法制观念、健康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为完善大学生创业德育教育,各高校可尝试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立足专业德育教育,形成系统课程体系
社会公德是道德生活领域的重要的范畴。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规范和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大力提倡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的社会公德,约束和制止不文明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扬善惩恶的社会风气。
在当今社会,我们熟悉的生活情形是:在一些超市购物,保安必得通过查验购物小票,来证明你不是贼;去博物馆参观,中午想出来午餐,你手上要被敲上一个醒目的章,你得举着它吃饭,还不敢洗手,才能据此回来继续参观;去用人单位求职,他要怀疑你的文凭会不会是假的;就连轰轰烈烈评出的"百花奖",选票居然也很有水分;水货一词就要进《辞海》了!更要命的是--想把日子过踏实,你还得是方方面面的"专家":重阳节你要学会验证阳澄湖大闸蟹的"金毛银爪白肚皮";中秋节你得掰开月饼,学会辨认馅子是否隔年,菠萝馅是不是冬瓜冒充的;去修车你必须认明修车的会不会偷换你的好零件,……
为了这些生活中的小事,难道真的必须走过许多部门,校验诸多证件,填写无数表格,才能证明真实?可见当今社会的一个巨大欠缺就是社会公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接班人的当代大学生,就必须注重社会公德的学习。同时,学生党员、优秀团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必须起到先锋模范作用,以点及面,以自身的榜样力量来影响一个宿舍,一个班集体,从而建设校园的诚信大环境,并将在学校中所受的影响在社会上加以推广。
社会公德建设需要整体协调发展,也离不开个人自律。在校园中,每个人的行为、习惯、思想都不尽相同,所以应该采取新颖多样的形式,除了加强理论教育,还应多组织一些像爱心募捐、骨髓捐献和义务家教等有意义的活动,让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生动的教育。逐步减少大学校园中诸如上课迟到、浪费粮食、不尊师重教、公众场合搂搂抱抱等不文明和不道德的现象。
另一方面要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拥有比以往更广大的思想空间,因此,大学生的思想也更自由,更解放。当今社会,国人睁眼看世界,大学生通过电影、电视、报刊、网络、旅游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接受来自全球的信息,感受了世界形形的文化,并由此产生文化的碰撞与冲突。在碰撞与冲突中,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都受到挑战,大学生将根据自己的实际和需求来审视和筛选,因而在当代大学生中没有"一统天下"的主流思想,一时间拜金主义、功利主义等各种资本主义的颓废思潮相继泛起,有人惊呼--当代青年可能是"跨掉的一代"!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因为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还不强,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失误,进而在自身的各个方面出现问题,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首先要加强历史公德教育。由于公德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广泛深入人心,并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对大学生形成追求高尚、力争先进的风气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大思政视域;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1大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现状
德育工作渗透指的是将学科教学与思想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正确三观,达到教师教书育人的目的。而从目前来看,虽然高校的学科内容多、思维广、意欲深,但是民办高校的学生学习的都是自己感兴趣的专业内容,大部分专业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学习的比较少[1]。
德育管理重视不足
德育内容有待拓宽
德育管理形式单一
作为一个极有内涵的教育内容,流于形式的简单说教并不能起到真正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反而会加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厌恶程度。其中,从目前来看,德育管理局限于课堂仍是大多数民办高校普遍存在的通病,而对于德育管理工作来说,其不应由专任教师负责,而是应在辅导员、政工干部的引导下通过构建良好的德育管理环境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当代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融合价值,在创新德育管理形式的基础上,以学生喜爱的方式开展德育管理工作,仍是现阶段民办大学德育管理工作改革创新所面临的关键问题。
2大思政视域下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的改革策略
在大思政视域下,高校大学生德育管理不应仅停留在以《形势与政策》《^v^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本思政课程为核心的思政教学,而是应该将工作重心放在以思想政治活动来提高民办高校大学生德育素质的角度,以全方位立体式的角度融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氛围,全方位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从而提高德育水平。
融入时代特色发展,拓宽德育管理内容
对于大学生来说,其正处于价值观、思想观正在形成的重要发展阶段,因此,相比于高中阶段的思政教育,大学生德育管理的重要性更高,不仅影响到大学生价值体系的形成,并且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德育管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的管理者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能力的培养上,在以实践为基础的活动中拓宽思想政治素养,就民办高校而言,通过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引领,是非常重要的。强硬的思政教育教学方式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只有通过引导的方式才能够让实践活动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德育学习中,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关键词:慈善文化;大学生德育;耦合
慈善文化代表着传统美德与现代文明,在当今的21世纪,由于慈善文化在满足个体对精神成长和心理调适需要的同时,也积极顺应了和谐社会建设与公民社会发育的要求,因而不断得到丰富与发扬。国务院于2014年12月的《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就明确提出要着力推动慈善文化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弘扬中华民族团结友爱、互助共济的传统美德,可见慈善文化在全社会的弘扬已经得到中央的高度重视。当前我国慈善事业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就是如何为社会培养大批慈善意识良好的高素质人才。高校是高等人才培养的基地,承担着传承文化理念与思想的重要使命,培育慈善文化的优势独具。因此,我们应将慈善文化作为高校德育的新课题,以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实现有效结合,促进奉献、友爱、互助的校园新风形成和大学校园人文关怀精神凝练,进而培养大学生的慈善意识,全面塑造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素养并提升其人生境界。
1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必要性
慈善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主体为募捐对象,属于一种人文性鲜明的价值文化。慈善文化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作为核心,其内涵综合了基于爱心、尊重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利他主义、理性财富观、志愿精神等一些理念。教育是弘扬慈善文化的主要途径,学校是开展系统教育的最最重要场所。高校作为知识的殿堂和人才的摇篮,在慈善文化的培育与传播之中,作用非常重要。高校是德育这一系统工程中的一个关键性节点,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对于培养出懂慈善、爱慈善和行慈善的高等教育人才很有必要。
1.1 能够培养大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意识
衡量公民素质的一个最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当前,在以95后为主体的高校大学生中,属于“独二代”、“独三代”群体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社会责任感的缺失是这一群体最显著的特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的高校德育引入慈善文化教育,就能够为当代大学生群体良好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提供重要平台。通过德育对大学生开展慈善文化教育,可以让大学生从关爱他人出发,主动去关注社会现象和推动社会和谐。高校德育还可以与一系列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慈善活动作为载体,让大学生的关注点从家庭、学校的相对封闭的成长环境向火热的社会现实延伸。通过扎实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深刻感受到自身成长与社会进步的重大关系,进而使自己的社会责任感得到有效培养。
1.2 能够培养大学生具有主动关爱他人意识
社会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对一个人的人生图景起到决定性作用。对当代大学生来说,掌握好与人相处的本领,使促进自己更好地适应并融入社会的关键性生存技能。与人为善是与人交往的基本前提,任何人只有做好这一点,才可能尽量扩大自己的社会交往范围。处于18~22岁左右年龄的大学生,这是学习人生经验的一个极为关键的阶段,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拥有一份真、善、美的心态,能够倾其所能和全部力量去关心和关爱他人,这对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交往观非常有利。结合德育开展“义卖”、“助学”、“慰老”、“济困”等一系列慈善活动,能够将青年大学生内心深处埋藏的“善端”激活,进一步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善良情感,从而对当下社会“冷漠症”的负面影响产生一定程度的矫正作用。
1.3 能够提升大学生的人生境界
个体生命的厚度与长度是由高尚的道德境界所决定,而服务他人与这一境界密切相关。当代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由于追逐利益是市场经济的特性,这就需要置身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的大学生,必须在对商场的厮杀和利润的增长能够关注的同时,更应秉承与恪守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宗旨。只有做到以合法合理、知止适度、回馈社会为基础实现财富的合理增长,才能够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高校德育只有善于通过深厚的慈善伦理教化当代学生,才能促进其道德境界的不断提升,为以后引领社会走向文明和谐奠定基础。
2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主要内容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可以通过将两课内容有机融合传统慈善文化的精华,从而做到传统慈善文化与时代精神在德育中的自然衔接。具体来说:
2.1 培养大学生慈善意识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就应将慈善内容加入到学校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培养计划之中,进行慈善通识课程的开设和专门慈善研究教师的培养等。也可采取将慈善理念注入现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方式,如,把慈善教育内容补充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中,在教材之中实现慈善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的有机统一。可以与历史课程结合,使大学生对有关慈善的历史、现状、事业与社会保障、慈善组织概论等方面内容有所了解,增强大学生的慈善认知能力,从而将慈善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树立起来,以便将来能让大学生从理论上具备发挥慈善主体作用的基础,使德育教育的慈善文化成为对现代公民人格培育和塑造的重要思想资源,并奠定思想政治教育的坚实基础。
2.2 培养大学生经常性慈善行为
人们经过慈善文化的长期熏陶,就可以将自己的慈善体会发展为自觉的道德意识和慈善品德,然后转变为积极自愿地参与社会慈善活动。对大学生来说,促使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主要是培养学生“奉献爱心,服务社会”的志愿精神,这与普通慈善活动的捐款捐物和其他慈善活动有着本质区别。由于最好的体验只有依靠积极参与才能获得,在参与之中,自觉去追求慈善并承担起社会责任。要借助于慈善捐助和慈善服务等相关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新的社会公共精神的培育和确立,让他们对公共生活更加关注,并能将公共责任承担起来,让大学生能够自觉追求社会公共价值和主动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就本质来看,大学生的发展是个体性发展与社会性发展的有机统一,在大学生中弘扬慈善文化,就是要求他们能够自觉关怀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并对人类同伴满怀同情洗,能够尊重、关心和帮助他人,将自我存在与人类发展进步紧密联系起来,使自己的幸福与他人的快乐息息相关。同时,促使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通过让大学生对人的全面发展内涵有足够认识,将慈善作为自己自觉选择的人生价值和绝对使命。当他们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就可以把在学校累积的慈善意识转变为经常性的慈善行为,从而成为一个能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并全面发展的人。
2.3 推动全社会形成人人慈善的新格局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是慈善文化教育与慈善事业的有机对接与融合,可以让那些掌握一定慈善文化的大学生来对慈善意识不强的人产生影响,特别是那些事业有成的人,可以积极参与到慈善事业中去。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均处于不断成熟阶段,其慈善意识也面临着积累的过程,具有比较强的可塑性。通过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的有效结合,能够对大学生的慈善行为进行有效引导,促使其有积极向上和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反哺功能产生,在带动和影响他人的过程中,逐步在全社会形成人人慈善的新格局。
3 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耦合的基本途径
促进慈善文化与大学生德育有效结合是一个系统性工程,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3.1 德育教师应具备慈善知识和慈善素养
传播与培育慈善文化,高校德育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这就需要高校将慈善文化与教师职业文化有机结合,使之成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一项重要内容。要组织德育教师研究慈善文化教法,比如,要选择学生身边有关系的素材作为慈善课程内容,采取体验互动等教学方法,使大学生提高学习和参与慈善的积极性。在学校的考核、评优等激励机制中融入慈善文化,使那些具备善举的教师,就可获得社会声望、荣誉以及成就感等非物质性的精神回报。在学校人事管理制度中,要对善行和道德价值的肯定在德育教师职务提拔、职称晋升等方面充分体现。
3.2 编写适合大学生的慈善教材
可以由学校教务部门组织相关德育教师,对国外慈善教材的成功经验给予充分借鉴,比如,美国慈善教材所具有的一些特点:运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形式和自主、合作与研究的学习方式;对学生亲自动手动脑进行鼓励;注重培养能力,尤其是创造能力等等。系统地编写出一本有效的慈善教材。
3.3 增设慈善课程与慈善实践并举
可以采取慈善教育专题课、选修课等形式开设慈善教育课程,由专人指导学生,围绕慈善问题,从个人、学校和社会多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让学生在对慈善事业相关知识系统了解的基础上,激发出为慈善事业献身的热情。此外,可以情景模拟、角色体验、实地训练、志愿服务等形式,组织一些慈善方面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内容多结合学生身边问题,并对各级各类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加以充分利用,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受教育,长见识。
3.4 借鉴德育方法进行体验式慈善教育
道德范畴包含着“爱心”“利他”“感恩”,而“参与”体则为道德准则下责任行为的体现。所以结合上述内容开展教育,其实质就是将其纳入到德育体系之中,对有效德育方法进行借鉴,并在爱心教育、利他教育、感恩教育和参与教育过程中实施,将取得良好效果。德育与情感体验教育在本质上一致,其对认知学习和行为学习进行有效连接,达到言行一致,说与做的统一,以情贯穿才拥有整合言、情、行的德育方法。对这一整合方法的借鉴,就要求多将特定情境创设出来,达到引发体验和慈善认知,在整合慈善情感和慈善行为的基础上,使大学生的慈善品德得到培育。
3.5 大力开展慈善教育理论研究
这一研究内容主要有编写教材、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以及如何使学生慈善行为具有可操作性和有效性等,以理论研究带动高校慈善教育进入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的轨道。同时,将专家学者的作用发挥出来,及时总结和推广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经验,广泛借鉴国际社会慈善事业发展的新理论和新经验,加快发展慈善组织,不断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慈善事业之路。
参考文献:
[1] 陈东利。青少年慈善意识培养与校园慈善文化[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3).